单位名称 |
澄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澄城县卫生监督所)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和卫生监督保障。负责辖区内疫情信息收集与上报、流行病学调查、隔离防控等疫情防控日常工作,负责开展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巡查监督,统一承担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等监督执法工作。 |
住所 |
澄城县古徴街七路南疾控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安东黎 |
开办资金 |
1487.4万元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举办单位 |
澄城县卫生健康局 |
资产损益情况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1529.59万元 |
1451.04万元 |
网上名称 |
澄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2024年12月25日办理了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办资金变更,名称由原澄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变更为澄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澄城县卫生监督所);宗旨和业务范围变更为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和卫生监督保障。负责辖区内疫情信息收集与上报、流行病学调查、隔离防控等疫情防控日常工作,负责开展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巡查监督,统一承担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等监督执法工作;开办资金由原584万元变更为1487.40万元。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专控。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建立并完善各类重点传染病应急处置方案,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控“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开展各类法定传染病的监测、处置、分析、报告及管理,制定各项防控措施,提供技术支持。定期指导辖区学校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控措施,开展专题讲座及培训;定期对全县各医疗单位和村卫生室传染病防控工作情况进行指导、督导及考核。强化人员培训及应急演练,提高人员流行病学调查技能,提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实验室检测能力,健全预警监测机制。(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实施项目管理,指导基层单位落细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开展项目培训及考核。预防接种、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置7个项目高质量推进,年度指标任务如期完成。(三)积极履职尽责,完成慢性病、地方病防治、卫生监测检验工作。慢性病、地方病防治工作通过落实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及高危人群筛查干预、地方病监测及医疗救治等综合防治措施,成效显著,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病媒生物防制、食源性疾病等公共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卫生监测检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PCR核酸实验室、HIV初筛实验室、尿碘实验室、水质实验室等均顺利通过国家、省、市质控能力考核,为疾控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四)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稳步推进。我县共有各类公共场所270家,日常监督全年共出动监督员916人次,出动监督车辆200台次,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130份。开展了公共场所卫生安全、消毒产品、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文化娱乐业、游泳场所、艾防、眼镜专项监督检查,共监督检查公共场所162家(四小行业95余户、消毒产品销售单位42家、消毒产品生产企业1家、文化娱乐场所16家、游泳场所2家、眼镜店6家),出动监督员278人次,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162份。(五)依法开展医疗卫生监督工作。召开医疗机构信用监管和医疗卫生人员信用监管档案管理启动会,并完成辖区57家医疗机构信用监管和医疗卫生人员信用监管档案管理统计。检查49家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传染病防治、医废处置、中医药管理、预防接种、放射诊疗、医疗废水等工作,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良好就医环境。(六)认真开展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召开校园传染病防控工作培训会,通过培训落实了学校传染病防控责任,提高了学校传染病防控意识。今年对全县学校及托幼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对学校消毒消杀、饮水卫生、各类管理制度等内容进行了规范,落实了校园责任,提高了学校卫生管理水平。(七)加大生活饮用水、现制现售水卫生监督力度。召开全县生活饮用水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会,并对所有参加培训人员发放了卫生培训合格证;对全县4家集中供水、25家二次供水及4家现制现售水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卫生。每月对城区十个点的末梢水进行快速检测,经检测,均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八)扎实推进医疗废物卫生监督工作。一是组织召开了医疗废物(废水)规范化处置培训会,针对医疗废物、废水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二是监督指导乡镇卫生院对废水进行检测;组织全县医疗机构医废从业人员统一进行健康体检;三是对医疗机构的医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现场进行指导,确保医疗废物得到规范处理,防止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九)强化职业卫生监督工作。对我辖区的41家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出动监督员120人次,下达监督意见书41份;完成了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及年度更新88家;新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企业1家。我县纳入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共17家企业,去年已完成治理14家,今年对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剩余的3家企业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目前已全部整改治理完成。通过职业卫生监督工作推动用人单位积极改善工作场所和劳动条件,减少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坚决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大健康理念,统筹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免疫规划、慢性病管理,传染病、地方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卫生监测检验以及卫生监督执法等工作,做实做细基本公卫服务项目,筑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全面提升疾控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同时建立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质量,推行柔性执法,切实减轻了被监督单位的负担,面向群众大力开展“法律九进”普法宣传活动,引导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维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基层工作人员更换频繁,影响工作长期持续开展;2.非法行医的隐蔽性强,流动性大,增加监督难度。(二)改进措施1.对各医疗卫生单位有针对性的督导和培训,对存在问题认真分析,要求限期整改,将工作内容细化,层层落实责任;2.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组织开展联合执法,重点打击非法行医行为,特别对在打击过程中死灰复燃的“黑诊所”一查到底,坚决予以取缔。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持续做好重点工作。深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主动应对各类新的挑战。进一步加强十种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专控,降低发病率,不断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能力。(二)加强行业监管,进一步规范我县从业人员行为。继续开展卫生监督执法能力提升活动和各领域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4年12月5日-2029年12月4日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