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岐山县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建设信息化平台,为政府电子政务网络提供保障服务。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县政务公开工作。建设和管理电子政务网络;建设信息化平台,组织协调信息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应用,电子政务建设推广等。 | |
住所 | 岐山县凤西路49号 | |
法定代表人 | 段鹏辉 | |
开办资金 | 94.0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岐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4.47万元 | 251.4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业务范围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目标,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发展数字经济1.摸清数字经济发展底数。一是对省市反馈的宝鸡岐正香食品公司、宝鸡邦威电气公司等8户重点企业开展调研,全面掌握企业存续状态、产值及税收等情况,二是对县农业农村局、教体局、商务局等重点部门进行走访,详细了解数字政府建设、数字经济运行、基层数据治理效能等情况,推动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2.完善政务数据共享目录。优化政务资源共享制度,完善我县政务资源共享领导小组,细化2024年政务数据共享目录,完成县卫健局、水利局、民政局等9家单位政务信息更新上传。并对全县32家单位的业务应用系统开展摸排统计,共细化梳理各部门管理或使用的业务应用系统209个,其中上级统建应用系统205个,县级部门自建应用系统4个(含涉密系统1个),平台新增目录4条。3.深化“互联网+监管”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监管事项认领944项,检查实施清单梳理填报639项,地方事项目录新增6项。4.推进数字乡村建设。2024年投资70余万元,建设完成了蔡家坡水寨村、零胡村数字乡村平台,因地制宜选取结构板块,有效助力乡村实现智慧治理、决策、服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后续还将启动建设数字乡村平台两处。5.打造信息化特色亮点。在数字政府建设中,“12345”市民热线办理工作喜获群众锦旗。数字乡村平台先后被人民日报(人民数字联播网)、中国农科新闻网、西部网、陕西头条等媒介以《“数字之花”绽放岐山绘就乡村振兴数字新画卷》刊发及转载。嘟嘟农机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2024年获得农业农村部全国智慧农业建设典型案例,多次被新华社、陕西省电视台、陕西日报等以《网上叫农机,种地更方便》《岐山县用微信小程序打通农机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网约平台签订单嘟嘟上门来干活》等为题进行报道。(二)智慧城市建设1.及时印发纲领文件。结合我县实际,在前期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印发了我县《2024年新型智慧城市及数字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明晰工作任务,狠抓工作落实。2.推动政务外网基础提升改造。一是政务外网线路千兆全覆盖。骨干网千兆到镇、部门,百兆到行政村(社区),互联网出口总带宽达到2400Mbps。政务外网覆盖率达到100%,政务外网链路运行平稳。二是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步伐。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办公区域无线网络实现一号登录、各个办公楼区间无缝衔接,安全性和稳定性大幅提升,全面实现服务无线办公、移动办公、掌上办公,为机关工作人员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用网环境。三是做好镇、部门千兆线路提升。顺利推动雍川、青化、益店镇政府、县人大政务外网线路提升改造,政务外网百兆线路及设备均已升级到千兆标准,项目高标准高质量通过验收。3.精心做好中心机房安全提升。对县中心机房实施安防、消防升级,该项目于11月初顺利通过验收,提升后,机房消防、安防、动环等设施进一步增强。4.加强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管理。一是严格落实《岐山县电子政务网络管理办法(试行)》要求。成立中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建立网络安全故障排查台账,提升IP地址管理水平,坚持日巡查、周检查、月排查,高效处理政务网络和机房设备故障。二是及时修订完善制度方案。年初修订完善机房出入、安全保密等8项制度,并完善了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全年发布防范漏洞预警通知3期,网络安全培训2期。邀请气象局专家对中心机房、智慧服务大厅进行防雷检测,并出具防雷电检测报告。三是提升应急预警能力。开展机房应急演练8次,网络安全大检查3次,督促各部门开展网络安全自查60次;同时,组织全县48家单位开展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并邀请省网络与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市数据局、县公安局网安大队等专家对机房设备、网络进行安全监测和指导,切实保障了电子政务机房运行安全。5.数字政府建设中期评估及“秦政通”推广。完成我县数字政府建设中期评估。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加快推进“秦政通”政务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完成了各镇、各部门68个单位“秦政通”组织架构搭建及2507名公务人员录入激活工作,实现了全县公务人员全覆盖。6.强化“12345”热线办理质效。全年共转派12345市民热线各类诉求工单8439件,已完成办理8439件,办结率100%。全年共下发各类文件(通知)5件,季度通报4期,提醒函1次,热线问题线索专报2期,报送各类数据资料20余件(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我县未发生一起网络不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了电子政务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高效性。确保了电子政务网络和党政机关互联网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由于县级政府财力有限,部分信息化项目推进较慢;2.信息化专业人才较少,难以满足信息化建设发展需求。3.数字经济项目建设及安全设备优化资金缺口较大。(二)改进措施1.继续提升政务网络管理水平;2.对单位人员进行信息化建设知识培训;3.加大数字经济项目建设资金的争取;4.加大信息化项目推进力度。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编制数字经济规划。系统谋划2025年工作思路和政策举措,做好“十五五”数字经济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形成一批数字化发展的有力举措和标志性成果。(二)聚合数据共享互通。督促各行业部门开展智慧应用建设,丰富“智慧岐山”平台服务内容,实现智慧化项目共建共享、互联互通、集中展示。(三)加快推广智慧应用。加快数字乡村、数字化网络管理平台建设,科学谋划新型智慧城市项目、数字技术场景应用,打造岐山智慧应用新亮点。(四)规范自维项目管理。持续推进政务云平台建设,提供统一的云计算、云存储、云网络、云安全、云管理等云服务,为各行业部门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的信息化云服务等,为全县智慧城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五)加快项目谋划与建设。2025年谋划重点项目3个,一是投资2.6亿元的宝鸡智算副中心项目;二是投资400万元的蔡家坡需求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三是投资150万元的智慧人大建设项目,并按照时序进度推进项目建设。(六)提升政务网络和热线管理水平。多措并举,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梳理受理、备案、稽核、溯源等工作流程,尽快建成集中统一的管理平台,提高IP地址备案准确性、溯源时效性。(七)加快推广办公平台。推进“秦政通”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的应用,继续优化全县“秦政通”组织架构和公务人员录入激活工作,推进“秦政通”平台与协同办公平台的整合工作。(八)加快探索和学习步伐。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为突破口,“坚持‘走出去’以拓视野,‘学回来’以活思路,‘用起来’以谋发展。”不断学习借鉴,提炼总结先进经验和方法,夯实工作举措,推动队伍素能全面提升,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