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林业工作站(渭南市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渭南市林木种苗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林业技术推广应用与指导。林业适用新技术推广应用及科技培训;林木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检疫;森林资源和自然保护地规划设计;全市飞播造林技术指导。 | |
住所 | 渭南市朝阳大街西段林业大厦 | |
法定代表人 | 郭军成 | |
开办资金 | 17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9.07万元 | 68.7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渭南市林业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纪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紧扣全市林业中心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具体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持续加强林业重大有害生物防控。扎实安排部,署夯实各级责任,严密防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截至目前,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16.05万亩,其中轻度15.45万亩,中度0.6万亩,成灾面积为0,防治面积15.78万亩,其中无公害防治率96.64%,全市未发生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疫情。2.做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监管工作。指导各县市区按照国家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监管平台要求,认真做好日常巡查、数据统计工作;重点督促秦岭4县市区及时完善基础数据,实时录入工作数据。3.及时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严格执行应急周报制度,及时上报病虫害监测调查月报,持续做好病虫害监测预报。针对华州区、华阴市中华松针蚧发生情况,及时组织指导两区(市)开展了针对性防治工作,防治面积1.72万亩。同时,指导国家中心测报点制定了2024年监测预报工作历和工作方案,做好国家级测报点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完成了全国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数据审核工作。4.严格实施检疫封锁。联合市公安局、渭南海关严格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严厉打击违法调运行为。依托市政府批准设立的40个临时检疫检查站,组织各县市区重点对高速出口及国省道重要路段关口持续开展检疫封锁。对所有林区和植树造林地块全面排查,严格实施检疫复检。全市检疫复检苗木878.21万株,种子21吨,木材3140.63立方米,木制品1127.638立方米,花卉278.52万株。查处违规调运案件2起,劝返违规调运车辆8台,有力地防范了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入侵。5.多措并举确保种苗安全和涉林“双打”工作实效。认真开展苗木生产情况、花卉产业基本情况调查。组织各县市区分别对县域内苗木生产情况、花卉产业现状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据统计,全市持证苗木生产者135个,生产面积24401.07亩,产苗量1743.93万株;花卉市场3个,花卉企业25个,经营门店165个,生产栽植面积13109.5亩,产值6157.5万元,其中观赏苗木1252亩,盆景盆栽植物53.5亩,鲜切花64亩,食用药用花卉11240亩。6.积极做好种苗基地项目需求申报。对申报的白水县林木种苗管护站、渭南市兴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苗圃、渭南市华州区腾辉苗木花卉有限公司苗圃进行严格审核,督促指导其补充完善资料后及时上报省林业局。7.积极推动林木良种选育审定。鼓励引导国有林场、育苗企业及个人积极开展良种选育申报,有序推进林草品种选育工作。今年组织选育的大荔七月黄柿品种通过省级良种审定,‘金潼’连翘品种通过省级现场初审。8.全面开展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今年8月已全面开展普查收集工作,并将我市2024年度收集计划任务进行分解下达。完成上传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样线120条、样方222个,登记古树名木1330株;完成1748号5122份凭证标本、32份DNA样本及24份种子采集工作。截至10月底,白水、大荔两县收集系统APP端采集录入物种数据信息35条,其中经县级鉴定审核后上传15条。9.严格落实种苗质量监管。对飞播使用的17个种批15558公斤侧柏、油松种子进行检验,所抽检种批质量均达到飞播要求。组织各县市区安排人员到重点造林工程现场开展种苗质量监督检查,落实种苗许可、标签、检验等制度。组织人员重点对白水、澄城、富平、蒲城、合阳5县2023年固沟保塬项目造林地苗木质量检验检疫情况进行市级监督检查,共抽查苗木使用单位37个,涉及57个苗批,侧柏、油松、山杏、山桃等6个树种;同时按照作业设计及文件要求,对各项目县良种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均未达到人工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要求。10.深入推进涉林“双打”工作。组织各县市区结合专项行动对各类苗圃、花卉经营门店等进行调查摸底,共调查涉林重点场所108家,未发现未经品种权人许可生产或销售林草授权品种繁殖材料、种苗领域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打击侵权假冒线上线下宣传活动。据统计,今年全市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5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700余人次,利用网络媒介推送相关法律规定等信息20余条。目前全市未接到侵犯林业植物新品种权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林木种苗的投诉举报信息。11.全力推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推广示范。“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全面完成。各县市区紧密结合当地林业主导产业提质增效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需要,优化整合技术资源、创新建设,不断提升科技服务的参与度。今年全市完成科技示范点建设24个,示范推广面积6.47万亩,培养林农技术骨干或业务能手16名,分别占省级下达任务的109.1%,107.8%和160%,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12.科技宣传培训效果明显。广泛宣传普及经济林丰产栽培技术,并借助农业技术网络直播开展经济林丰产栽培专题讲座,有效解决我市经济林管理粗放问题。捐赠《四大经济林病虫害防治图谱》《渭南市科学绿化指导手册》等技术手册200册,为广大林农提供科学指导和宣传,现场发放柿子苗木1000株,各类技术资料300余份。全市累计开展林业科学技术培训130余场(次),培训林农群众6100余人(次)。13.举办了2024年度渭南市林业技能比武大赛。4月18-20日在华州区,来自全市各市县区林业系统10支代表队30名技术人员参与比赛,提高了林业职工的专业技能及服务水平。14.完成申报陕西省乡土专家工作。按照县级推荐、市级审核、省级确定的程序,我市白水县陈书明、富平县王建国、华阴市孙元、大荔县董绒叶、张娟;华州区杜选、吴林林;潼关县张斌等8名同志荣获“陕西省林业乡土专家”称号。15.积极开展2025年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储备。我站承担的中央林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大荔困难立地造林综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顺利通过了省级现地查定。今年全市申报中央财政储备项目7个,内容涉及花椒、柿子、核桃等提质增效技术推广项目及软籽石榴标准化栽培与储藏保鲜技术示范项目。16.发挥基层林业站及生态管护员的作用。64个乡镇林业站,现有职工4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79人。全年参与造林189585亩,育苗14065.5亩,森林抚育面积43140亩。全市共选(续)聘生态护林员2603人,做好日常巡护管理,人均年管护劳务补助7223元,管护森林面积162.45万亩,人均管护面积624亩。17.顺利完成飞播造林工作任务。2024年全市实施飞播造林8454亩,涉及白水县粱家播区4232亩、马咀播区4222亩。采用法国空客AS350直升机实施作业,期间派专人现场指导,共计飞行作业15个架次,飞行作业805小时。二、业务工作特点及社会效益1.有效发挥示范点带动作用。技术推广面积6.25万亩,辐射带动周边群众提高生产经营理念与技术应用水平,提升全市营造林科技含量,推进林业重点工程提质增效,在全市生态改善、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加强培训,以点带面。通过科技宣传和培训,对广大林农在林业生产中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参考以及实用性的技术服务,为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3.严把种苗质量,净化种苗市场。按照双随机检查要求,市县两级不定期组织人员加大对无证、无签调运苗木、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等行为的稽查力度,有效扼制林木种苗的违法行为。目前,全市尚未接到侵犯林业植物新品种权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林木种苗的投诉举报信息。4.严密防控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危害,持续筑牢全市生态安全屏障。加强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确保渭南市秦岭区域森林资源安全。5.加强检疫执法力度,确保种苗流通市场有序、安全.6.飞播造林成效显著,提高了困难山地造林覆盖率。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科技带头示范作用发挥不高。2.工作方法有待创新。面对新困难、新问题时,研究不深入,闯劲不足。3.各县市区技术交流不够深入。整改措施:1.加强内部技术培训,发挥帮传带作用。2.做好技术人才潜力挖掘,建立激励措施,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3.加强全市林业科技交流,开展科技示范点观摩,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充分发挥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继续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式,为单位吸收高学历技术人才,充实技术力量,以老带新,老技术人员做好传帮带工作,使各项业务工作持续良好开展。2.创新林业科技服务多种形式。运用现代网络平台,将林业技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短视频、科技故事等方式,使林农在观看过程中学到林业管理方法和增产增收技术,并开展技术人员包联合作社等经济实体,让造林大户和经济林合作社加入到项目建设中来,感受到技术带来的变化和提高。3.加强全市林业科技交流。开展科技示范点观摩,加强各县之间的技术共享,鼓励支持县级技术人员走出去,多学多看,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更好的开展林业科技推广和服务群众。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