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国共产党眉县委员会党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在职干部提供教育服务。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多渠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 |
住所 | 眉县首善街道办城投大厦北边眉县县委党校新校区 | |
法定代表人 | 赵小斌 | |
开办资金 | 56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眉县县委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28.25万元 | 3445.87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中国共产党眉县委员会党校.公益 | 从业人数 2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眉县县委党校能认真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规违法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年来,县委党校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坚持党校姓党原则,牢记“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主要目标,为全县干部教育培训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圆满完成了2024年各项工作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组织和业务范围,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聚焦主业主课,充分发挥党校干部教育主阵地作用1.突出主业主课。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课比重,实现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训“三育并举”。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县全委会精神,聚焦活力眉县、实力眉县、幸福眉县、美丽眉县、清廉眉县建设,开发教学专题,打造具有党校特色、满足干部培训需要的课程体系。2.强化干部培训。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坚持把对全县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重要课题和培训重点,扎实推进各项教学工作,不断增强培训的广度和深度。今年以来,截止目前共举办主体班次15期,培训党员干部1466人;为县级部门、基层宣讲主题教育34场次,宣讲人数3600人次。3.规范各类培训。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和统筹协调,县委党校狠抓落实,将乡村振兴、应急管理、民族宗教、团干妇干、优化营商环境、社会综合治理、机关普通党员轮训等专题培训全部纳入党校培训计划,充分发挥了党校主阵地作用。(二)坚持科研创新,发挥党校咨政作用一年来,我校聚焦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明确了科研工作定位。围绕学习贯彻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从实际出发,确立了“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的科研思路。坚持科研咨政,充分发挥参谋智库作用,将其作为党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建立校长亲自抓、分管副校长具体抓、班子成员一起抓的机制体制,围绕“县域经济发展”这一中心,突出“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两个重点,学术研究筑根基、理论研究强内功、对策研究出点子。既解决理论层面“是什么”的问题,又回答实践层面“怎么办”的问题,与县级部门密切联系,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非公党建、依法治县、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精准选题,共交流撰写理研文章14篇,获省市委党校理研奖共计2篇,获得市级调研课题三等奖1篇,形成了一批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咨政报告,充分发挥了党校职能作用。(三)狠抓师资培育,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坚持“党校姓党,党校教师姓党”的原则,建立教师学习交流培训制度,常态化落实听课评课机制,定期组织师资开展能力提升培训,选派1名教师参加全市党校系统青年教师讲课竞赛获得二等奖,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强化监督管理,把开发课程、宣讲授课、课堂效果和学员反馈评价作为教师年终个人考核的主要指标,统筹个人理研、调研成果等,精准评价、科学定等;对教学效果好、学员反响好的教师,优先选派外出培训,优先安排宣讲授课,激励教师积极研究课程、研究教学,有力提升了党校教学科研水平。同时进一步转变思路,拓展师资力量提升渠道,借力省市委党校及省内高校师资资源,有计划地邀请高层次学者教授来眉授课,提升县级培训格次,带动促进本校教师能力素质提高,综合提升了党校办学水平。(四)解放思想、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新时代县级党校发展新途径今年以来,坚持解放思想、守正创新,充分利用优越的办学环境和教学设施,坚持“开门办学”思路,用“眉县故事”树好眉县形象。对接省市和周边县级党校,承办党校系统培训班次3场次;联系西安交大、西工大、西农等省内高校,承办培训班次5场次;争取省社科院、省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等省市级部门培训班10期。通过“开门办学”的有效开展,宣传了眉县的红色资源、传统文化、猕猴桃产业和工业发展等方面,提升了眉县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新时代县级党校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共举办主体班次15期,培训党员干部1466人;为县级部门、基层宣讲主题教育34场次,宣讲人数3600人次;共交流撰写理研文章14篇,获省市委党校理研奖共计2篇,获得市级调研课题三等奖1篇;全面完成了年度招商引资和争取上级资金任务。同时,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建设、人才工作、平安建设、统战宗教等工作均取得优异成绩。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师资队伍结构不优。干部整体年龄偏大,对年轻干部的培育储备不足,结构不够合理。2.建言献策水平不高。聚焦地方经济转型升级、聚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不多。3.教学科研能力不足。课程体系设置上,对于政治理论研究较多,能紧切县域发展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较少,不能完全满足全县党员干部培训需求。(二)改进措施:1.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围绕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教学专题开发。2.把做优做强主业主责落到实处。系统谋划课程体系,办好各类主体培训班;加强对外联络,扩展眉县党性教育红色基地的品牌声誉和影响力。3.把深化智库建设落到实处。加强相关政策研究,拓展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基层党建、基层治理等科研智库建设,提高科研与决策咨政能力水平。4.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到实处。充分运用好党校师资人才支持政策,加大对专职教师的培养力度,提升师资队伍专业化、科研化水平。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坚持“党校姓党”,自觉服从发展大局。坚守“为党育人、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坚持把讲政治贯穿党校工作的全过程,把政治建设的要求体现在党校工作的各领域,不断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把准政治定位,自觉找准党校工作与全县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比学赶超,在新征程上不断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二)坚持质量立校,提升干部培训实效。全面贯彻落“质量立校”的重要指示,切实提高主体班次培训质量。树立“课比天大”的理念,深入挖掘教学科研人员潜力,建立教师全员备课、全员搞科研制度,开发系列精品课、优质课,提供“菜单式”教学服务,讲全讲准、讲深讲透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三)坚持问题导向,履行为党献策职责。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下决心解决科研人员不足的问题,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激励奖惩等制度,实施结对帮带、名师培养、优质课评选等活动,激发教师参与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服务全县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按照“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的要求,紧盯县委县政府关注重点、群众期盼热点、工作推进难点,把准科研主攻方向,加强与县级部门的联系沟通,组织教研人员走出校园“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开展具有前瞻性、政策性、对策性的调查研究,形成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更好地发挥科研咨政“智库”作用。(四)坚持从严治校,推进校风学风建设。遵循严格的政治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管理,让学员一进党校就能感受到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充分发挥不正之风“净化器”、党性锻炼“大熔炉”,全面从严治党“风向标”的作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严格落实讲稿审查报备、随堂听课巡查等制度,做到党校讲台论坛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着力把党校办成正气充盈的学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宝鸡市党校系统第28次理论研讨会征文组织工作先进单位。(2024年7月宝鸡市委党校)2、全市党校系统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优秀组织奖(2024年7月宝鸡市委党校)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