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信访接待中心

宜川县信访接待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2-27 16:02
单位名称 宜川县信访接待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群众信访活动提供服务。处理人民群众来访、网上投诉、来访接待工作;组织县级领导预约接待群众信访活动;对信访事项进行转办、交办、督办并对落实情况进行反馈;综合调研、研究信访工作情况,及时向上级领导提供决策信息。
住所 宜川县迎宾大道93号一楼
法定代表人 李晓春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万元 7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信访接待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实施细则》,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未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政府办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业务开展情况。围绕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工作安排,严格按照“五化四到位”要求,有条不紊地推动各项工作。1、加强领导,为营造良好信访秩序提供坚强保障持续实施好县级领导干部坐班接访制度,制定安排了县级领导接访日程。一是每天落实一名县县级领导进驻信访大厅,面对面接待上访群众,确保群众见到想见的人,说出想说的话,有效遏制了初信初访、一般矛盾纠纷上行的信访趋势;二是县信联办召集人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安排部署信访工作,对全县20件重点信访案件和“四大群体”中的重点人员稳控化解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落实县级领导包案的“五包一”化解稳控措施,有效将重点人员稳控在当地;三是依托网格体系,组织网格员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综合运用分流交办、联合调处、“周解忧”等多种方式调处化解;四是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约访、接访、下访,全县30名县级领导下沉到7个乡镇、街道办村组(社区)每月至少1天的基层调研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控减在源头,化解在早在小。今年共落实县级领导坐班接访203次,接访群众35人次,现场协调化解案件12批次,落实领导包抓化解3件次,使大批信访案件及时化解在县域内,有效遏制群众外出越级走访现象。2、健全工作制度,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围绕信访工作法治化工作目标,按照“五化四到位”工作要求,一是成立了信访工作法治化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专班,以信访法治化“路线图”为工作指南,梳理了职能部门权责清单,织密织牢了责任体系;二是制定工作手册。细化了5个工作规范及流程、38个文书模板、6项推进机制,形成了“事前—事中—事后”环环相扣的规范指引,让“群众明白怎么合理表达诉求,干部知道怎么正确处理信访事项”;三是强化“首接首办”,坚持调解优先,将县综治中心、一站式矛盾调处中心与县信访接待中心整合在一起并实体化运行,规范设置群众来访接待登记受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窗口,实现了矛盾纠纷和群众合理诉求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3、做好化解稳控,确保重大活动时期信访安全保障在全国两会、省委巡视组在延、省市巡察组来宜、中央军委在延召开政治工作会议、中央二十届三中全会前夕以及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全力做好矛盾排查化解工作。一是在全县范围开展5次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共排查出25件次重点信访案件,全部落实了化解和稳控责任;二是启用战士机制,按照“内紧外松”的原则,全力将人员稳控在当地,真正实现了“北京不去,省上不聚,网上不炒”的目的;三是全力做好稳控化解攻坚工作,有效实现了重要节点“零”走访的工作目标。4、加强长效机制,提高信访工作整体合力一是建立健全综合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信访联席会议和信访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健全上下联动、左右协调、运转高效、综合整治的工作机制,今年共协调疑难信访案件5件次。二是夯实督查工作,深入乡镇部门单位督查信访案件5批次,有效规范了信访案件办理规范化,案件化解力度大力的到提升,切实把督查督办工作贯穿于转办交办、责任落实、问题解决、案结案反馈的全过程。5、夯实工作责任,确保信访工作落实落细一是建立了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督查室、县信联办协调衔接工作机制,联合交办、联合督办,落实分层级监督机制,完善县镇村三级书记抓信访工作责任制度,将信访工作法治化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严格落实信访部门“三项建议”职责,对2个单位发出了“工作改进”建议函。二是广泛宣传《信访工作条例》和信访工作法治化相关知识,严格落实省级制定的维护信访秩序法治化《指导意见》,制定了《宜川县处置机关办公区域非正常上访工作实施方案》,引导群众知法守法,依法逐级走访,理性表达诉求。6、强化能力建设,提高信访干部工作能力水平结合信访工作法制化工作要求,为全面提升全县信访干部的业务能力,一是先后分两批进行,在县信访接待中心对乡镇信联办主任和业务员及部门单位信访业务干共43名,从网上受理、办理和接访工作方法和技巧、提升综合能力和素养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二是将《信访工作条例》纳入党性教育主题,县委党校纳入干部培训提纲,在全县干部培训当中讲条例,在全县干部当中掀起人人知晓,更进一步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合理表达诉求,有效营造良好信访秩序。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2024年,群众来县访80批401人次,同比上升53%和99%,其中集体访25批312人次,同比上升63%和116%;上市访5人次;赴省访2人次(杨山、代教人员张永平);进京访5人次(杨山1次、梁文义1次、谢吉霞、兰彩群2次);来信、网上投诉51件,按期受理率、办理率均为100%。我们围绕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工作安排,严格按照“五化四到位”要求,有条不紊地推动各项工作。及时就地解决群众矛盾,化解信访事项,一方面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另一方面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存在问题虽然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面临着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一是个别部门单位的领导对信访工作的认识仍不到位,不重视信访工作,缺乏积极性,导致信访工作敷衍应付,信访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导致矛盾激化,导致越级访和重复访。二是时有不重视初信初访,对交办件案件落实不力,不想办法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致使重复越级访发生。整改措施与下一步计划一是全力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紧紧围绕“权责明、底数清、依法办、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工作要求,推动信息化建设,全力推进信访法治化,确保“五化四到位”落到实处。二是全面深化源头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切实依法依规、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三是强化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努力提升基层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树立“基础业务是根本”的观念,加大学习力度,将信访工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持续不断地强基础、促规范、上水平。四是全程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查找责任落实中的薄弱环节,强化工作责任,推动压力层层传导、工作层层落实,实现良好工作格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