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国土空间勘测规划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及所有者权益方面的政策研究;承担全省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监测评价、自然环境和国土空间开发重要控制线统筹划定;承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考核标准及资产保护、规划编制及全民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统计过程中的工作;规划行业及注册规划师中的管理事务性工作。 | |
住所 |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金虎 | |
开办资金 | 785.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自然资源厅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16.3万元 | 242.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是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省级检查和数据汇总分析任务如期完成。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与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穿插展开、首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调查结果事关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首考”等空前压力,我们不等不靠、迎难而上,组织200余名核查人员加班加点、连续作战,历时8个月240多天,累计检查图斑313.8万个,如期完成了核查任务;开展成果数据汇总分析,形成了《陕西省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集》《陕西省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分析报告》,为省厅业务提供了数据支撑。二是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成果省级检查如期完成。按照国家审查标准,采取集团化作业方式,集中攻坚、连续会战,如期完成对全省103个县区(除莲湖、碑林、新城、雁塔4区外)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成果技术审查,并向国家报送了相关成果;在完成国家任务的基础上,还按照我省特殊要求,专门针对一般耕地中的非耕地开展了核实处置,完成了对全省104个县区(除莲湖、碑林、新城区外)一般耕地核实处置成果的审查;围绕粮食安全责任考核,依据2023年“一上、二上、三上”三个阶段提交国家的变更调查成果,对标耕地保护目标,对核实处置后的永久基本农田、耕地流量变化等情况进行了专项分析,为上级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三是省级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相关工作圆满完成。年初,国家批复省级规划后,我们配合省厅及时完成了文本、说明的修改和校核;按照国家更新的《省级数据库汇交要求》及质检规则,对应规划修改内容,对数据库中的图件、表格和矢量数据进行了更新;尤其对涉及的3513个重大建设项目信息进行了收集整理、反复校核并全部入库;依据国家更新下发的质检软件,对数据库进行十余次质检更新。目前,数据库已上报国家并顺利通过部信息中心质检。四是陕西省耕地恢复专项规划(2023-2027年)征求意见稿编制完成。该规划时间紧、任务急、指导性操作性强,能否如期优质高效地完成,是对我院规划编制能力水平的直接检验。受领任务后,我们紧前筹备、积极动员,组成专门的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迅速编制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开展省内、省外座谈调研,进行全省耕地恢复潜力调查评价,经集中精力编制、反复修改完善、政技合力攻坚,如期完成规划大纲、文本初稿、征求意见稿、规划说明及规划图件的编制,首次交稿即获厅、省领导充分肯定。近期,配合省厅征求了相关厅局和市级政府意见,对文本和说明进行了再修改再完善。目前《规划》已报厅待审。五是陕西省矿产资源规划区块调整工作如期完成。根据自然资源部和省厅要求,及时抽组专门力量,研究政策、精心组织,在推荐上报、梳理汇总,套合分析、筛选论证,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如期形成了《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区块调整方案》及相关成果,并顺利通过省厅审议和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系统质量检查。六是陕西省矿产资源规划实施动态监测工作顺利完成。按照部、厅工作部署,收集了全省基础地质调查、地质勘查找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数据,以及全省11市规划实施监测成果,如期完成全省规划实施监测报告以及附表。目前,相关成果已按要求录入国家规划实施管理系统。七是用地预审相关工作顺利完成。结合近年工作实践,研究编制了陕西省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论证分析专章技术要点,包括成果要求、专章文本参考大纲、专章论证标准、专章论证结论审查意见等,不断规范和优化工作流程。圆满完成36个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论证分析专章技术审查工作,其中不予通过的项目11个,核减总用地260.2752公顷(其中耕地80.1785公顷,永久基本农田59.0439公顷,生态保护红线1.1756公顷)。八是对国家督察发现疑似问题图斑核实分析圆满完成。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对国家例行督察反馈的自然资源系统2.7万个问题图斑(46.77万亩)、国家专项督查反馈的2023年国土变更调查3161个疑似问题图斑进行核实,通过逐图斑、面对面反复沟通对接,消除了疑问图斑,从技术层面最大限度降低了负面影响。九是数据支撑任务圆满完成。今年,配合粮食安全责任“首考”,先后开展了耕地流量分析、永久基本农田变化分析、处置后永久基本农田的现状、坡度、退耕还林重叠图斑分析以及近年稳定耕地、恢复耕地、2023年耕地破碎度分析等;于此同时,还先后为厅办公室、耕保处、利用处、调查监测处等提供各种数据分析成果20余次,及时为省厅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撑。十是各项技术服务工作圆满完成。1、按照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最新要求,研究梳理出占补平衡入库耕地的18种区位限制条件,并组织技术力量对全省104个县区2020-2023年间294.46万亩流入耕地进行条件筛选,确定符合入库条件的耕地193.56万亩,为省厅完成2024年度补充耕地入库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2、配合省厅开展了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潜力分析,并依据国家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管理办法,研究编制了《陕西省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技术方案》,为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工作全面展开奠定了技术基础。3、完成了增减挂钩相关技术工作。对12个县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建新留用区实施方案进行了技术审查,检查地块204个(总面积2616.2亩);配合厅机关赴关中、陕南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拆旧情况实地调研;完成陕西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区空图斑核查(核查地块56922个)。4、配合审计署西安特派办、厅规划局完成相关图斑套合工作。先后完成2022年、2023年陕西省造林任务计划图斑,2021年至2023年造林绿化完成任务图斑数据套合(涉及图斑10.8万个,面积73.4万亩)及2023年造林完成图斑套合(涉及图斑39096个,面积357248公顷)。5、配合省厅完成了安康恒口示范区水库淹没区、丹凤县青峰水库工程项目等10个项目耕地进出平衡审查工作。十一是“两个信息化平台”成果应用不断拓展。“‘互联网+’核查监管一体化平台”持续支撑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主要发挥平台内业核查系统的比对、分析功能,高效处理和分析全省上交的变更调查数据库,叠加各类管理数据,精准筛查出需人机交互核查图斑,并提供每个图斑的分析结果,辅助核查人员快速高效开展工作。秦岭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平台持续支撑用地预审工作,依托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管理及分析展示功能,目前已将土地利用现状、三区三线等成果数据建成全省数据库,结合平台自动分析、三维展示、飞行漫游、外业调查等功能,在重大项目用地预审中广泛应用,并结合三维地形、遥感影像等数据了解项目用地情况,支撑项目优化选址,辅助分析项目占用耕地、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该平台获2024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全国优秀测绘工程金奖”。为拓展“两个平台”成果应用,我们还专题向省厅递交书面报告,蒲厅长率机关相关处室专题来院调研指导,为后续平台拓展应用奠定了基础。十二是课题调研再获硕果。有5篇调研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3篇;《陕西省复耕工作调研报告》在获全省一等奖之后,又获评全国“优秀调研报告”,并被《中国土地》作为封面文章刊发;另外,有4篇调研报告在全省系统调研成果转化评选中获奖,其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最近,我们又向省厅上报了7篇调研报告,持续巩固扩大课题调研成果。十三是“周末讲堂”持续开办。依托与部院合作机制,2024年开办了8期“周末讲堂”,充分利用部院调查、规划、权益类业务的技术权威优势,对院技术骨干进行专题辅导培训,结合实际进行研究讨论,拓宽了业务干部思维视野、提升了专业层次,提高了履行技术支撑职责的能力水平。十四是“标准制定”持续推进。目前,有5个标准于2024年7月3日正式批准发布,并从8月3日起全面实施(《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技术规范》、《国土空间规划基数转换成果数据库规范》、《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国土调查成本定额》、《国土调查成果核查规范》);1个标准完成征求意见稿修改工作,已按程序向省市场监督局报送送审稿(《矿产资源规划实施评估技术规程》);2个标准通过省厅组织的行业审查,已由省市场监督局确定立项(《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规范》、《生态保护红线成果汇交规范》);正向省厅申报1个标准立项项目(《陕西省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论证分析专章编制规范》)。十五是交流合作不断深入。2024年,加强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榆林学院等高校的联系与合作,同时积极与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对接交流,在科技项目、地方标准和科技奖项申报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果。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成功申报西安市2024年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基金项目《秦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联合西安交通大学与自然资源部整治中心提出1项部省合作需求《秦岭南麓水源涵养区基于自然的生态修复与关键技术方法研究》;和长安大学联合申报了2024年度陕西省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面向绿色发展的陕西省县域国土空间传导机制与规划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和2025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面向城乡融合的空心村治理“人—地—业”协调优化机制与空间规划关键技术研究》;成功申报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自然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效应评估方法研究与应用》,并派技术骨干直接参与部院项目研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表彰为“2023年度陕西省自然资源厅考核先进单位”被表彰为“2023年度省直机关五星级党支部”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