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蒲城县> 蒲城县党睦中心卫生院

蒲城县党睦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 2025-02-27 15:26
单位名称 蒲城县党睦中心卫生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医疗,预防保健、合作医疗组织和管理等。
住所 蒲城县党睦镇街道东段
法定代表人 张永明
开办资金 82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蒲城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1万元 29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院在蒲城县卫健局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安全生产、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医疗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中医阁建设、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版创建工作、慢阻肺筛查工作、医疗服务质量、公共卫生服务等重点工作,规范医疗行为,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狠抓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患和谐,顺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我院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医药领域集中整治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省纪委三次全会部署要求,根据《渭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全省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我院围绕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使用高值耗材,借机收取“提成”、内外勾结欺诈骗保;借学术讲座、科普讲座为医疗单位推销药品、医疗器械、耗材以及违规取酬;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药品、器械、试剂、耗材“带金销售”等易多发腐败问题进行全面自查,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开展集中整治的重要意义,切实保障市委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实落地,坚持不懈提升医务人员作风能力,引导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切实把集中整治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将“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明确内部责任分工、细化落实举措、建立工作机制,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着力解决群众投诉问题。营造风清气正、健康有序的行业环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二、安全生产工作我院始终把安全生产列为“一把手”工程,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岗位专业一起抓,并建立健全医疗安全、安全生产相关制度,加强信访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优化就医环境,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全年无医疗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三、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工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重点工作任务,我院积极与县级医院对接,加强与县中医医院的沟通和分析,制定实施方案,通过县中医医院对我院的学科带教、人才培养、分级诊疗,促进我院业务能力稳步提升,全年我院向上转诊患者10例,中医院乡下转诊患者5例。四、中医阁建设工作按照上级安排部署,认真做好中医阁建设工作,确定由樊家村刘家卫生室和蒋吉村卫生室创建市级中医阁,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发展规划和长效管理机制,完善考核制度,目前已完成整体装修,和人员配备,营造出浓厚的中医氛围。五、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版创建工作自优质服务基层行工作开展以来,我院按照上级卫健部门的有关要求,严格对照《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23年版,全力推进,认真组织,全院动员,全员参与,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我们牢牢把握“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指导方针,把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完成时限,切实做到“以创建改进工作、以工作推进创建”,确保医院各项工作全面达标。六、‌慢阻肺筛查工作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慢阻肺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慢性病防控的号召,提高居民对慢阻肺的认知水平,降低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我院于2024年10月23日至2024年年12月17日期间,在党睦中心卫生院慢病科开展了慢阻肺筛查工作。共筛查辖区居民2229人,其中符合筛查条件并接受筛查的人数为490人。通过筛查,发现疑似慢阻肺患者29人,占总筛查人数的1.3%。经进一步诊断,确认慢阻肺患者0人,占总筛查人数0%。七、基本医疗工作1、截止12月底,我院门急诊、慢病患者约13302人次,收入1711080.65元,门诊人均费用128.63元,补偿578947.8元,住院患者1100人次,收入1647344.42元,开放病床44张,住院人均费用1497.58元,补偿1051714元,医疗总收入3358425.07元。我院特色科室百花齐放,截止12月底国医馆--小针刀疗法共诊治2231余人次;胸痛救治单接收胸痛患者31例,其中急性心梗病例13例,冠心病8例,带状疱疹1例,肋间神经痛1例;无痛胃镜室接受检查患者60余人次;三区三通道标准化手术室接收骨科、外科及针刀松解等手术患者50余人次。各科室的工作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为我辖区及周边人民群众的就诊提供了方便,为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为国家节约医保资。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1、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34762份,录入陕西省公共卫生项目信息平台33491份,建档率96.34%;2、健康教育工作。制作各类横幅100余条,宣传栏315期,发放各类宣传册共计48191份,举办健康讲座63次,公众咨询4788人次,受益人群6589人;3、预防接种工作。0-6岁儿童建档立卡4271人。每周三天集中对辖区适龄儿童进行疫苗接种,截止12月底0-6岁儿童各类疫苗接种人次5059次,接种率均达95%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为100%;4、儿童健康管理。截止12月底,2024年活产数129人,新增儿童管理人数128人。我镇管理6岁以下963儿童,儿童健康管理人数为906人,健康管理率为94%,分别在6、12、18、24、30、36个月时为每位儿童进行中医健康指导。截止12月底已对404名儿童进行了指导;5、孕产妇年健康管理。截止12月底,我镇孕产妇159人,共办理母子保健手册159人,发放叶酸305人份,常住产妇87人,完成129名产妇及128名新生儿的家庭访视工作,随访率达99%;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截止12月底共免费体检65岁及以上老年人4259人,体检率达70%以上;7、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原发性高血压3261人,2型糖尿病729人,通过健康体检和高危人群筛查监测血糖等方式发现患者,并纳入慢性病健康管理,对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面对面随访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针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情况进行健康指导,规范管理率86%以上;8、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截至12月底我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档人数为256人,在管256人,规范管理256人,规范管理率达100%;并将信息已录入慢性病网报系统及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系统;每次随访的同时进行康复和治疗指导,同时认真做好了网报工作,每年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服务;9、结核病健康管理。截止12月底我镇共管理结核病例4例,规范管理4例,管理率为100%,并认真落实疑似结核病人转诊制度,规范的管理确诊的结核病患者;10、中医药健康管理。我院累计为6、12、18、24、30、36个月404名儿童进行中医健康管理和中医药调养。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药管理人数4259人,中医药健康管理覆盖率达70%;11、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工作截止12月底,我辖区内未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事件2例。加大对手足口病、狂犬病、结核病、出血热、艾滋病、布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进行了广泛宣传力度,其中手足口病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发放84消毒液1627瓶,狂犬病、艾滋病宣传单发放2000余份;12、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在县卫生健康执法大队的指导下,设立了25个卫生监督哨点,确定了25名乡医作为监督员,对我辖区食源性疾病、学校卫生、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安全和农村末梢水监测等,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对辖区内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进行信息登记并上报,为我辖区人民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九、存在问题及原因1、卫生院门诊楼陈旧,设施简陋,距创建二级医院有很大差距,有待提升改造;2、个别职工思想凝聚力差,没有担当意识,主动干事的积极性不强;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个别项目完成不到位,还有待提高;4、专业技术人员,中医药、药剂方面人员短缺,专业人才是医院业务发展、医疗安全的保障,因此也制约着我院的业务发展。十、下一步工作计划和主要措施1、对照局工作目标责任书,扎实认真完成上级安排各项工作任务;2、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抓住上级医院帮扶卫生院的良好机遇,提升干部职工思想境界和服务能力;3、鼓励医务人员进行学历提升,选派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提高基本技能,增加临床经验;4、对门诊楼和院内环境进行维修改造,优化就医环境,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树立卫卫生院也是医院,我们是群众身边的保健医生地位,逐渐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5、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版创建成功后,积极创建二级医院。6、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使家庭医生签约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指导,巩固扶贫成果。卫生院的工作成绩是肯定的,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卫健局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上级业务指导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院干部职工及乡医的共同努力,我代表卫生院党支部、院委会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嵩高的敬意,2025年,让我们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扎实工作,不断进取,为党睦镇的卫生健康工作再创佳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24年10月15至2029年10月15日执业证书号:72735256861052612C2201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