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南郑区金融协调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维护金融秩序提供服务保障。研究拟定本地区金融业发展总体规划;推进企业上市;监管小贷、典当等地方金融组织;牵头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组织协调规范、整顿和维护本地区金融秩序,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等。 | |
住所 |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办西大街24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鼎 | |
开办资金 | 3.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汉中市南郑区委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2万元 | 3.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汉中市南郑区金融协调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鼓励上市企业发展,促进企业健康成长。一是认真落实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企业股权改制,强化上市后备企业动态管理和长效服务,为企业挂牌上市奠定基础。2024年我区申报省级上市后备企业3户,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审批通过1户(陕西新美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二是入企问需优服务。严格落实我区“金融顾问”制度,辖区内13家银行深入企业开展入企问需工作,截止2024年12月底,累计开展融资培训120余场次,参训700余人次,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90余个,投放贷款203笔、7.68亿元。三是成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专班。贯彻中省市区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成立南郑区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启动“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各镇(街道)、银行都成立了相应工作专班,确保工作上下联动,统筹推进,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制定《关于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通知》,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实措施,明确任务,细化分工,压实责任,狠抓落实,统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问题,打通金融惠企利民“最后一公里”,截止2024年12月底,累计上报融资需求企业101家,融资需求20808.8万元,已融资企业53家,融资金额3391.19万元。(二)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一是健全监管机制,推进信用建设联动化。印发了年度工作要点,规范各行业领域信用监管机制,深化协同监管理念,加快建立体系完备、运转有序的社会信用体系。二是狠抓信用信息报送,强化“双公示”专项治理。截止2024年12月底,全区共归集行政许可信息11327条,行政处罚信息634条,行政管理信息282条,涉企信用信息7423条(法人用水缴费信息6991条、法人用气缴费信息277条、不动产登记信息13条、不动产抵押信息3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险信息98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补贴信息41条),全市县区排名靠前。三是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工作,指导督促十余个部门出台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文件,并组织市场主体签订信用承诺书。截止2024年12月底归集共享信用承诺书5092个。四是加大严重失信市场主体及对拒不偿还贷款恶意逃废失信公职人员(含担保人)整治力度,凡经诉讼执行仍然不能还款的失信被执行人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同时,将失信记录纳入公务员诚信档案,进一步增强政府公信力。(三)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市场化运行能力。一是加快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资产划转,通过成立资产划转确权专班,加速推进第三批资产划转工作,壮大平台公司资产规模,不断提高区投控集团市场化融资能力。二是融资对接显成效。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定期召开政银企座谈会,深化多方合作交流,强化区域投融资服务。截止2024年12月底召开政银企座谈会3次,促成黄官酒业、三牧行农业等31家企业与银行签订5.8亿元融资授信协议。三是金融惠农保民生。建立健全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整村授信工作,全区累计创建信用镇7个、信用村89个,增速达到50.8%,解决了信用镇村企业和群众贷款问题。认真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监管和业务合规检查,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稳步推进,增强涉农企业和农户种养殖业的抗风险能力。四是发挥链式金融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落实汉中市加快金融业高质量发展“1+1+X”系列政策文件精神,印发了《汉中市南郑区加快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汉中市南郑区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评办法》《汉中市南郑区现代金融产业链建设方案》等文件,吸引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到南郑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和中长期贷款,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城乡居民保险服务水平全面提升。通过千方百计增加保费收入和体量,全年保费收入达到3.8亿元,增速达到8%。高于市上下达增速5%的三个百分点。(二)群众合法利益得到保障。5起非法集资案追赃挽损与维稳并进。厚华、益丰、灵山圣水、津铖投资已审结结案,汉中南郑务实企业管理在侦。厚华涉案324人,8784万元,清退2330万元;益丰涉案361人3068万元,清退2472.88万元;灵山圣水涉案804人813万元,清退625万元;津铖投资涉案108人,1116.25万元,清退102.21万元;汉中南郑务实企业管理涉案204人,2553万元。(三)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高。一是高度重视汉南汇发村镇银行风险处置,专班推进改革,完成股权变更,主发起行持股51%。经推动,9月公告合并,11月中旬获批,汉金资吸股,月底新机构挂牌。二是依“三化”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常态化查地方金融组织,全年2次,无违规。三是前往22个镇(街道)清收脱贫人口小额信贷,逾期率0.23%,控于0.5%内。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在产业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等领域还是空白;发展长期资本、耐心资本还不具备条件;辖内大部分企业股权结构不清、资源储备不足、负债率较高,推动企业上市直接融资难度较大。二是受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部分企业生产销售规模减小,资金需求量减少,金融市场不够活跃;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企业信用征信不良,造成贷款审批难以通过,存在银行有钱无处投放、企业需要资金贷款无法审批的僵局。三是非法金融风险化解形势严峻。非法金融活动涉及面广、参与群众较多,涉案金额较大,追赃挽损难度重重,受损群众上访、越级上访形势严峻,稳控难度较大。(二)改进措施。一是设立引导基金,出台政策鼓励长期、耐心资本发展,为企业提供服务助力上市融资。二是政府出台刺激政策,加强对企业财务与信用管理指导,推动银企对接创新。三是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创新追赃挽损方式,做好群众安抚与沟通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我单位将以积极稳健态度推进金融工作,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政银企协作,搭建合作平台,开展入企问需活动与座谈会,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是探索多层次资本市场,实施企业上市计划,加强股权投融资研究与资本注入。加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力度,抓好相关信贷保险工作,清收逾期不良贷款。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强化专班力量,开展核查,争取化债资金,从化解地方债务、融资平台债务、地方中小银行风险三方面入手,遏制增量,确保风险可控。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巩固汉南汇发村镇银行改革成果,常态化排查非法金融与涉黑涉恶线索,做好信访维稳,守住风险底线。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