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咸阳市>
咸阳市救助管理站(咸阳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咸阳市救助管理站(咸阳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2-27 14:42
单位名称
咸阳市救助管理站(咸阳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社会救济对象、流浪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困境儿童服务。承担辖区内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教育、寻亲、救治、返乡、安置、延伸服务和管理等工作;承担流浪未成年人的生活、教育矫治、管理、返乡和安置的协调保障工作;开展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住所
咸阳市东明街30号
法定代表人
张永刚
开办资金
264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68.56万元
1979.24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救助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为适应新形势下救助工作要求,每月对救助管理工作政策法规等内容进行一次培训,通过理论测试、案例分析、问题研讨,确保救助工作规范化、精准化、制度化。一是扎实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和汛期、特殊天气下街面集中巡查活动,累计出动救助车辆142台次,工作人员461人次,街面巡查主动救助17人次,使临时遇困人员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二是强化安全管理,筑牢救助发展屏障。我站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排查和消防培训演练,对消防、水电气暖、食品、药品安全、设施设备运行、安全保卫等环节进行排查和整治,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灭火疏散演练2次,不断提升防火自救能力。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扩大救助工作知晓度参与度。开展了以“携手相助,让救助更有温度”为主题的街面宣传活动2场,共悬挂横幅8条,设置展板30个,发放宣传手提袋、资料等3000余份;举办救助开放日活动,召开了由人大、政协、公安、城管、媒体记者、志愿者、爱心人士和公益慈善组织等12名代表参加的“监督员座谈会”。在16路公交车上设置流动救助宣传版面,极大地方便了困难群众来站求助。主动向媒体推荐好的做法和典型事迹,“福利彩票公益金典型案例展示—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中国社会报》进行了宣传报道,多篇稿件被咸阳日报、咸阳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四是完善寻亲工作机制,提升寻亲效率。我站在多年救助寻亲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在站内建立了“为民寻亲工作室”,总结形成了2+3+4寻亲工作模式和寻亲工作十法大幅提升了寻亲工作成效,今年已寻亲成功13人。五是发挥民政业务融合作用,前移发现关口。我站联合咸阳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在50个福彩销售店建立“救助服务引导点”,充分利用福彩系统站点多、接触面广、人流量大的优势,前移救助阵地,进一步提升救助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4年,我站共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293人次,964人天次,发放衣物、食品、饮品等166份,走访易流浪走失人员5人次,护送返乡133人次。倾情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我站对辖区内43户重点家庭的46名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散居孤儿等关爱保障对象进行了摸底排查,建立了儿童档案;对全市105名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开展为期两天的业务培训。加强“民政+教育+社会+家庭”等多方联动,共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活动8次,1922名未成年人受益。三、存在问题一是党员学习抓得不够深入,使用党建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不足。二是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劲头与救助工作面临的形势不相适应,能力素质与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差距。三是未成年人保护活动不够经常。四、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深入学习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精神,切实强化党纪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养。二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全方位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强化隐患排查和治理,确保救助管理工作平稳推进。三是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继续做好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家庭指导、监护评估、精准帮扶、政策宣传等关爱活动;为精神关怀缺失、遭受家庭创伤等儿童提供人际调适、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5年,我站将按照中、省、市关于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部署要求,对照“勤快严实精细廉”新风正气标准,坚持在用心谋事、主动干事、努力成事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救助服务水平,努力开拓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局面。我站将积极探索区域救助管理中心建设和跨区域集中照护,结合实际,大力创新,努力推动市县救助机构联动,从街面巡查、站内服务、寻亲服务、生活照料、心理抚慰、送医就医、护送返乡、源头巩固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权益,努力构建新型救助管理服务体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