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君县人民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临床实习)卫生医疗人员培训,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宜君县宜阳中街3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云锋 | |
开办资金 | 408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宜君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247.63万元 | 11751.4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宜君县人民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14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4月28日办理变更法定代表人业务,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所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抓质量、保安全,质量提升稳固化。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会议,不定期进行服务质量督查,杜绝医疗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加强医疗技术规范管理,完成健康体检科执业备案,保障依法执业。三是常态化开展医疗质控、病历终末及内涵质控管理工作,每月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有效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抓服务、重关怀,温情护理特色化。一是更新修订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优化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和评价细则,成立专项护理小组,定期评估与分析,使护理质量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全面。二是强化护理安全教育,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患者和重点时段的护理安全管理,严防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护理安全。三是加强护理服务内涵建设,注重患者就医体验和心理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活动,让基础护理更加扎实、优质护理更加深入。抓审方、精诊断,服务临床深入化。一是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按时完成药品养护预警工作;积极开展处方点评,不断规范医师用药行为。二是按时完成放射场所安全、设备性能检测,积极参加国家和陕西省各类室间质评活动,各项检查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显著提高。抓机制、促协同,体制创新深入化。一是组织召开医共体会议2次,通过下派业务骨干、吸收人员进修和定期组织业务培训等,多渠道传、帮、带,提升医共体分院医疗服务能力。二是成立医共体影像诊断中心、B超诊断中心、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与棋盘分院口腔科完成了科室共建,促进业务协同发展。三是扎实推进“两病”医防融合试点工作,初步完成摸底筛查、诊别建档、分级管理、优化服务等工作,2024年共建档高血压患者2396人、糖尿病患者490人。抓预防、筑屏障,健康守护体系化。一是定期更换健康教育专栏,开展患者个性化健康指导,提高职工及患者健康素养水平;二是12月份正式启用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监测上报病例178例,全年共上报传染病293例。三是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规范要求,严格执行安全注射管理制度,今年卡介苗、乙肝疫苗共接种75针次;免费婚前医学检查120人、免产前检查53人、新生儿疾病筛查54例。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全年接诊门、急诊患者53620人次,门诊次均费用122.3元;出院患者3544人次,住院次均费3147.14元;开展手术245台次,出院患者手术占比6.9%,患者平均住院日7.5天;病床使用率36.6%。收入总计4148.77万元,其中医疗收入1832.69万元,财政拨款收入2236.13万元,其他收入79.95万元;药占比35%。1月4日,建设完成智能掌上医院及超融合安全项目,该APP支持智能导诊、线上预约挂号、线上缴费等10余项功能,极大的方便了患者就医。4月1日,完成医疗收费电子发票接口改造工作,实行电子发票,实现了“信息跑腿”替代“患者跑腿”的智能升级,极大地减少了患者窗口排队时间。5月20日,实施“一次挂号管三天”便民服务,贯穿患者挂号、就诊、检验检查到取药等整个门诊就医环节,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4月份被纳入陕西省检验结果互认单位,目前通过互认项目共51项。11月份启动医院餐厅改造项目,预计2025年1月底投入使用。结合临床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开展新技术、新业务7项,中医适宜技术21项,其中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无痛分娩、中医小儿推拿等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在新技术、新业务的实践过程中,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中青年骨干医师,为医院的人才梯队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结合中医特色技术优势,推进中医优势病种诊疗工作,形成诊疗方案17种,中医治疗特色更突出、临床疗效更确切。结合中医药传承创新示范发展试点项目,建成2个中医传承工作室,培育内科、儿科、康复科3个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引进省级名中医1名,8-12月共接诊门诊患者153人,专题授课3次,科内查房7次;邀请小儿高级推拿师1名,定期来我院传授小儿推拿中医适宜技术,儿科现已熟练开展了小儿推拿、捏脊、艾灸、耳穴压豆等技术,共治疗患儿600余名,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存在的问题2024年,医院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没有突出的特色专科、优势技术和专家团队等核心竞争力,诊疗人次下降明显。二是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住难,学科梯队建设滞后;专业技术人员紧缺,没有储备优秀的后备人才,欠缺能引领学科发展的优秀人才。三是专科特色不明显,科室诊疗范围宽泛但缺乏深度,各项业务开展均按部就班,未能在某一领域形成独特的技术优势。四是学科建设不齐全,部分科室底子薄且发展缓慢,现有的重点学科服务能力不强。五是医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服务观念不强,缺乏服务意识和责任心,没有从思想上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医德医风仍需进一步改进。四、改进措施一是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特色专科,明确优势技术方向,组建专家团队。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储备机制,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学科梯队,为医院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三是强化专科特色,细分科室诊疗范围,深化业务开展,形成独特技术优势。四是加强薄弱科室建设,提升重点学科服务能力。五是提升医护人员素质,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对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宗旨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廉洁从业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着力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树立白衣天使形象。五、2025年度工作计划2025年,我们将以更加更加务实的作风,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是定期开展医疗核心制度培训与考核,实时监测关键指标,定期召开质量安全会议,针对存在问题深入剖析,制定改进措施,提高诊疗水平。二是深入推进医药传承创新示范发展试点项目发展,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建成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1个,为我院培养一批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带动我院在中医心血管及小儿推拿方面取得成效,为宜君县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针对重点领域、紧缺专业、关键岗位,计划事业单位招聘7名,医学本科生定向招聘3名,高层次人才引进3名,不断充实人才队伍。四是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和继续教育工作,继续邀请省医院专家来院讲学、指导,持续提升医务人员业务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