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君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野生动植物资源行政案件查处,野生动植物资源建档,开发利用规划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古树名木保护 | |
住所 | 宜君县宜阳北街9号 | |
法定代表人 | 田冬梅 | |
开办资金 | 1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宜君县自然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万元 | 1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宜君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公益 | 从业人数 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一年来开展工作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1.切实做好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我站按照县局的安排,认真落实各乡镇人民政府(综合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各国有生态林场、哭泉森林公安派出所、养殖户等相关单位高致病禽流感等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责任。坚持24小时值班和零报告制度。加强对养殖场、农贸市场、饭店的执法检查,落实重点区域野外巡护责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控,及时切断疫情传播途径,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2.圆满完成了野生动植物2024“清风行动”的专项行动。及时下发了宜君县林长制办公室关于建立宜君县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县自然资源和林业局联合、政法委、公安局、网络安全信息中心、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七部门制定了《宜君县2024“清风行动”实施方案》。6月4日,联合成员单位相关人员对县城及周边的1个超市、5个餐饮场所、1个农贸市场、3个网络销售平台、县城南头发车点及过往运输车辆进行了联合执法检查,着重检查经营人员是否存在非法加工、经营、销售野生动植物的违法行为,是否存在利用野生动物菜谱招揽顾客等违法行为,是否存在非法运输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的违法行为。对餐馆、饭店和冷库、冰柜进行重点检查,联合行动县级共出动执法人员12名,执法车辆3辆,检查各经营场所11处,与各商户签定《打击非法交易保护野生动物承诺书》11份,发放、张贴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彩页2000余份,经检查全县未发现一起非法猎捕(采集)、人工繁育(培育出售、购买、利用、食用、运输、携带、寄递、进出口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活动的违法行为。(二)加大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1.做好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行动和宣传工作。9月23日在图书馆广场开展了“保护古树名木全民共建共享”为主题的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活动,现场采取悬挂横幅、制作宣传展版、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宣传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和保护知识,扩大宣传覆盖面。共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古树名木保护倡议书、手提袋等1000余份(本)。2.进一步建立古树名木保护管理长效机制。一是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综合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签订了古树名木保护责任书10份。以宜君县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的名义印发了宜君县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君绿委办发〔2024〕2号)。二是联合各国有生态林场开展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工作,现以完成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工作,新增古树3棵(待审批)。三是与学习强国平台联合发布古树名木信息24篇。四是组织专业人及时对马塬畔村胡家塬组的古树空洞进行了修补和复壮,对周边的杂草、腐朽的树木主干以及缠绕的物品进行了清理。五是对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古树进行保护,对古树周边的杂草、腐朽的树木主干以及缠绕的物品进行了清理。(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野生动植物工作氛围我站始终将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作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的重点,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先后开展了“野生动植物保护日”、“爱鸟周”等宣传活动,不断创新宣传载体,充分利用微信群、网站等宣传媒体,设立警示牌、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利用集会深入乡镇、村组、广泛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扩大宣传覆盖面。结合林长制、林业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共举办宣传15期,共计500人次,印发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古树名木保护倡议书、野生动植物保护倡议书10000余份.(四)全面完成2024年度政策宣传、档案的管理等工作,通过市、县检查,单位自查等过程,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加强国家重点野生动物监测保护工作。1是设立野生动植物警示宣传牌3块(五里镇焦安村朱鹮栖息地、福地湖景区、哭泉镇庙山)。落实人员对五里镇焦安村、彭镇花石崖村附近河道、太安镇榆树湾村、福地湖等朱鹮出现区域,加大了监测保护力度,半年来发现朱鹮数量约15只左右,巢穴分布广。2是在县政府网站发布了保护朱鹮的倡议书。3.积极做好野生动物救护工作。全年共救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隼1只(送至铜川市野生动物救治中心)、猫头鹰1只(已放生),“三有”动物袍子3只(均已放生)。(二)进一步建立古树名木保护管理长效机制,1是联合宜君县公安局哭泉森林派出所开展了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活动“春风2024”专项行动,检查木材经营场所4家。2是组织专业人及时对尧生镇桃村下桃组古树做了25米铁栅围栏进行保护,对周边的杂草、腐朽的树木主干以及缠绕的物品进行了清理,对侧枝、树体支撑加固,回填腐熟土质,增强树体营养物质。对太安镇艾蒿洼村艾蒿洼组古树进行保护,对周边的杂草、腐朽的树木主干以及缠绕的物品进行了清理,对侧枝、树体支撑加固,对虫洞进行了消毒、杀虫、修复,树体周围回填腐熟土质,增强树体营养物质。三、存在问题一年来,我县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野生动物保护与农林生产的矛盾突出,比如野鸡、野猪、野兔等“三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长过快,对农林生产危害大,国家又没有损害补偿政策和资金,影响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二是专业技能人才匮乏,疫源疫病监测手段落后,影响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三是野猪危害防控工作没有工作经费和专业人才,导致工作推动慢。四、整改措施一是继续组织成员单位相关人员对区域内的药企、药店、餐饮场所、农贸市场、网络销售平台、发车点及过往运输车辆进行了联合执法检查。二是联合县公安局、各国有生态林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古树名木保护违法犯罪案件的查处及古树名木排查工作,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并对死亡的古树进行消号,从新建立档案。五、2025年度工作计划一是继续加大宣传。积极创造条件,创新宣传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群众保护生态的良好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二是继续抓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古树名木保护、湿地巡护、疫源疫病监测等相关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三是有序进行古树名木保护、救治、巡查等工作,规范档案管理,对枯萎的古树进行修复、对死亡的古树进行消号、对全县286株古树进行不定期巡查巡护。四是加强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培训学习,提高专业人员保护管理水平;五是按照全县乡村振兴工作安排部署,做好联村帮扶各项工作,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六是完成市县业务单位及主管局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