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君县退耕还林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还林(草)年度规划实施,还林(草)有效面的质量核查,合格还林(草)面的补贴兑现,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 |
住所 | 宜君县宜阳北街9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宁 | |
开办资金 | 3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宜君县自然资源和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9万元 | 2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宜君县退耕还林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年来开展工作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扎实开展全面核查,认真做好整改提升。为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进一步提高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质量和成效,我中心组织人员对新一轮退耕地1.75万亩的保存情况进行全面核查。核查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退耕成果有效巩固提升。针对退耕还林部分地块缺苗地块和历年不合格地块,督促乡镇及时与退耕户联系对接,要求其按时限全面整改到位,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二)全力做好市县联合检查工作。我中心抽调业务人员积极配合市林业局检查组利用20天的时间,按照《新一轮退耕还检查验收办法》对我县度新一轮退耕还林保存和整改情况进行了全面核查,共抽查7500余亩,经核查全部基本合格。(三)做好上一轮退耕还林生态林纳入森林质量提升补助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为保证项目实施质量,我中心安排对2005年、2006年退耕地还生态林阶段验收保存合格面积1.21万亩进行全面核查,为下一步的设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四)督促开展提质增效工作。针对退耕还林部分缺苗地块和历年不合格地块,抓住春、秋季宝贵时机,以林长制为抓手,及时给各乡(镇、街道办)下发了整改提示函,督促乡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与退耕户联系对接,全面抓好补植补栽及提质增效等工作,确保全面整改到位,切实保证退耕成果。(五)严格做好数据复核工作。根据铜川市林业局转发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做好第二轮退耕还要还草落地上图数据复核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要求,结合实际及时安排部署,申请县财政资金支持15万元,聘请陕西越琨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做为技术支撑单位,组织全体干部于2024年4月开始,历经5个月,于8月底初步完成了宜君县2014—2018年度2.25万亩第二轮退耕还林还草落地上图数据复核工作,目前数据复核工作成果已全部上报待审。二、取得主要社会效益退耕还林工程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是实现“生态文明”的经济推动力,加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是林业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实施农民增收的重要途经,其主要目的是将25度以上不适宜种植的坡耕地,通过造林提高土地的生产力,改善环境,提升生态保护能力和社会经济效益。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全县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健康协调发展。一是全县的林地面积逐年递增,生态环境步入了良性的发展轨道。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41.8%提高到现在的46.4%。县境内210国道、208省道、305县道,重点流域及县乡公路两侧大部分陡坡已被林木覆盖,部分陡坡坡耕地已被治理,塬区荒山已披上绿装,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有效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是全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栽植的花椒、苹果、柿子等经济林,已初见成效,使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仅退耕还林工程一项,每年农民人均收入提高155.4元。三是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的同时调动了广大群众发展多种经营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外出打工人数逐年增加。四是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中以发展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积极支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退耕还林建设,带动贫困退耕农户脱贫致富。在树种的选择上,充分遵循群众意愿,因地制宜,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为目的,以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较好的核桃、花椒、苹果等特色经济林为主,形成“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统一格局。三、存在问题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一是退耕农户的思想意识浅薄,造成重栽植轻管理,一部分退耕地块立地条件较差,严重干旱缺水,给林木成活造成严重影响,使群众年年造林不见林,至使有许多退耕地荒芜,成活低,收入受到很大影响。二是管理技术跟不上,对退耕还林栽植的经济林树种,缺乏专业的修枝、除草、施肥等技术。三是退耕还林后土地利用效益低,经济收益不明显。四是由于我中心负责全县退耕还林(草)有效面积质量核查和合格面积补贴的政策兑现等工作,单位现有人员少,对正常开展各项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和技能培训力度,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发放资料等形式来提高农民的认知水平,了解退耕还林政策,提升农民的技能水平,增强管护意识。二是促进农民参与林业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可以组织农民参加合作社,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增加土地收益。五、2025年工作计划继续抓好新一轮退耕地1.75万亩保存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及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的检查验收兑现工作;督促各乡镇利用春季植树造林的有利时间,做好2024年度整改面积的补植补栽工作;继续做好政策宣传和农民技能培训,提高管理水平,计划全年举办培训8期共400余人次;按时完成蚂蚁森林连翘栽植项目二期设计工作;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巩固成果提质增效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为切实巩固好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明确工作内容和责任清单,持续抓好宣传引导工作,全力推动新一轮退耕还林确权发证工作有效开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