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君县> 宜君县中医药发展中心(宜君县中药材研究所)

宜君县中医药发展中心(宜君县中药材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5-02-27 11:19
单位名称 宜君县中医药发展中心(宜君县中药材研究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中医药工作政策、法规;指导和协调中医医疗、科研、教育和中西医结合、中医药健康服务等工作。
住所 宜君县宜阳南街11号
法定代表人 郭延平
开办资金 33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宜君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3.84万元 45.7万元
网上名称 宜君县中医药发展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2月26日对法人和经费来源进行及时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严格按照中心章程规定,履行职责。积极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中医药的政策法规,健全机制,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县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工作专班,印发《宜君县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及时督导检查、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二是加大宣传,推动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充分利用乡镇集会、宣传展板、电子屏开展中医药法律法规宣传,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8900本(册);开展义诊活动8次,对中药材产业链数字中心进行改造升级,制作了“中药复兴、宜君启航”大型宣传片,实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五进”活动项目,受益群众1.5万人。药谷里·君膳被授予陕西省首批药膳康养示范基地;宜君彭祖药谷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通过省级专家组评审验收。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组织中医确有专长人员资格考核报名工作;选派4人参加全省中医药骨干人才培训班、选派15人参加全市中医药骨干人才暨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中医康复专题培训班;成功举办4期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参训人数共计350余人。四是持续深化中医药健康管理,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水平。截止2024年底老年人摸底9704人,管理7229人,管理率74%;0-36月龄儿童摸底3888人,管理3634人,管理率93%,并选择孕产妇、高血压、糖尿病等特殊人群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五是紧扣县委“134”发展思路,聚焦“一县一策”中医药首位产业发展,持续完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渠道,深度融合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提高“彭祖药谷”品牌影响力。深化与西安交大药学院合作,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完成已立项的产品开发工艺研究,发挥陕西趁鲜切制第一个省级标准丹参(鲜制)优势,紧盯锦穗颐和CDMO平台投产,拓宽黄精工厂产销渠道,用活用好产业链要素保障。精准施策,精心招商,引进培育更多的中医药龙头企业落户宜君,夯实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石。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总投入665万元,推动11类22个中医药传承项目建设,成立了4个“陕西省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打造3个“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在龙山医院建设康复医学科,在彭镇中心卫生院、哭泉镇卫生院建设2个适宜技术推广站,在5个卫生院打造基层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实现“一堂一特色”服务模式,乡镇卫生院实现孙思邈中医堂全覆盖,建成村级孙思邈中医堂28家;组建10支由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构成的50人服务队,完善派驻,开展远程诊疗等中医服务工作,招聘中医药骨干人才8人,有效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成功创建药谷里·君膳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项目中医药文化进餐厅示范基地、轻养药膳认证餐厅和陕西省首批药膳康养示范基地。完成县科技工业园区管委会中医药文化进机关活动;在县城关第一小学、县城关第二小学内建设中医药文化社团,并设立相应的文化宣传室,定期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活动;在宜阳社区、宜园社区分别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一一治未病与艾灸养生等中医保健知识。有效提升广大人民群众中医药文化知晓度和普及率,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三是县委、县政府将医药制造产业作为“一县一策”的首位产业,依托蚂蚁森林项目,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集群化发展模式,实施了全国首创的10万亩“蚂蚁森林”连翘种植项目,已栽植连翘4万亩。四是依托“一中心,五平台”,通过研发、育苗、种植、溯源、加工、流通、金融等要素保障,中医药全产业链逐步完善。与西安交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展连翘、丹参等道地药材研究,为入园企业提供科研服务、人才供应,优先在宜君转化药学院研发成果落地。五是全县中药材相关企业已经发展到目前的36家,中药材加工企业12家。先后与天士力、泰安市泰山景区无美堂、陕西林业集团等企业成功合作,陕西方舟制药、陕西锦穗颐和药业有限公司等相关龙头企业落户宜君,为宜君中医药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截止目前,中药饮片鲜切制厂鲜切丹参、黄芩500余吨,鲜切制品供货100余吨。2024年4月宜君常安健康黄精工厂建成投产,共开发黄精小罐茶、黄精果脯、黄精礼盒酸枣仁茯苓茶、五指毛桃茯苓等康养产品20余种均已上市。药谷里·君膳药膳、药谷里.宜艾体验建成运营。成功与3家康养机构达成合作,引流5000余人参观彭祖药谷,打造陕西北线彭祖药谷康养品牌。成功与西安新绿洲中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约了“彭祖药谷中医药教育战略合作”项目,与宜君岐黄职业教育学校签约了中医药教育基地及线上中医药教育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万元,储备项目2个。三、存在问题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明显,乡镇卫生院及村级孙思邈中医堂作用发挥不明显;集点成链、集链成群的高质量产业发展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中药饮片趁鲜切制厂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产业带动效应还不明显。锦穗颐和还未投产达效,黄精工厂加工销售体系还未形成;以技术创新为主题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中药材研发产业化、本地化、系统化力量薄弱,研发利用程度不高,成果转化率较低。四、改进措施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充分利用“一中心五平台”优势。发挥宜君中药材趁鲜切制厂作用,紧盯省内第一家CDMO平台投产,把握招商机遇,精准施策,精心招商,引进培育更多的中医药龙头企业落户宜君;深化与西安交大药学院等科研院校合作。五、2025年度工作计划贯彻落实中医药法律法规,7月1日组织各医疗机构进行中医法宣传。计划年内举办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及义诊活动2-3期;实施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持续加强中医药普及教育体系建设,更好的宣传宜君县中医药文化;深化与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合作,完成2个产品的开发工艺研究工作,开展宜君县彭祖药谷道地药材智能繁育温室的连翘、党参等药材育种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