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岐山县> 岐山县扶贫信息监测中心

岐山县扶贫信息监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2-27 08:51
单位名称 岐山县扶贫信息监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健全和推进全县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运行,指导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成效监测。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的统筹和协调,及时准确监测农户潜在风险、研判纳入、信息采集、精准帮扶,提供相关分析和研究支持,为决策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化服务。
住所 岐山县凤鸣镇凤西路49号
法定代表人 强胜花
开办资金 5.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岐山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5.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畅通预警渠道,确保监测“不漏一人”1.引导村民自主申报。(1)印发“明白纸”3万余份,明确申报方式、具体流程;(2)设置镇、村“申报窗口”;(3)用好手机APP、12317平台,畅通申请渠道;2.加强干部走访排查。驻村干部每月进村入户遍访监测户和脱贫户,网格员每月遍访和不定期走访一般农户;3.强化村级常态排查。建立村级防止返贫监测网格,采取敲门入户看一看、打通电话问一问的方式,收集风险信息;4.加强部门筛查比对。制定行业部门筛查预警清单,由农业农村局牵头,18个部门联合筛查,及时发现返贫风险;5.平台监测分析。依托医保、民政等部门信息系统,运用技术手段,筛查潜在风险,反馈镇村核实。(二)精准分类施策,确保帮扶“多元化”1.对失能无劳户以“兜”为主。对重残、老龄等整户无劳力困难家庭,综合采取兜底保障、特困救助等措施,保障基本生活;2.对突发困难户以“帮”为主。对因突发事件造成刚性支出过大、收入下降的家庭,采取社会救助、临时补助、公益岗位安置等方式给予帮扶,确保不返贫不致贫;3.对低收入户以“带”为主。对没有产业项目、缺资金脱贫家庭,依托8个村级光伏电站和“一碗面”经济等特色富民产业,落实产业拉动、就业扶持、小额信贷等帮扶政策,提升“造血”能力;4.对内生动力不足户以“引”为主。对产业发展失败、创业动力不足的家庭,加强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制定激励措施,引导增收致富。(三)严格风险评估,确保稳定“达标退”1.查措施看效果,实地查看产业带动、就业安置、金融扶持等针对性帮扶措施效果,达到帮扶目标方可退出;2.查保障看问题,入户查看“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情况,全部达标方可退出;3.查收入看稳定,入户核算收入账,收入稳定达到8000元以上的方可退出;4.查支出看结果,综合分析医保等平台数据,刚性支出过大问题不彻底解决的不退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按照应纳尽纳原则,全县累计共识别纳入监测对象752户2391人,2024年以来识别纳入72户233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11户34人、边缘易致贫户23户76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8户123人;二是按照精准帮扶原则,对监测对象落实教育帮扶措施4户、综合保障性措施55户、产业帮扶措施6户、就业帮扶措施25户、健康帮扶措施55户、金融帮扶措施8户、开发式帮扶措施35户,户均落实帮扶政策3.5条;三是按照风险消除标准,全县累计稳定消除风险571户1861人,风险消除率77.83%,2024年以来稳定消除风险90户293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19户57人、边缘易致贫户33户10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8户127人。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部分帮扶联系人、网格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有时因特殊原因,存在不能常态化坚持入户走访情况;2.部分农户对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政策不了解,主动申请享受帮扶政策意识不强;3.部分脱贫人口帮扶措施还不够精准,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改进措施1.强化动态监测。一是按照常态化监测机制,定期对农户进行走访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二是重点关注连续2年以上未新增纳入监测对象的行政村、关注连续2年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强化帮扶措施,加快风险消除。三是关注新增低保和重度残疾人家庭未纳入监测的农户、关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档案资料梳理;2.加强宣传培训。一是进一步加大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政策的宣传力度,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政策宣传,让农户知晓申报政策和帮扶政策(两个“明白纸”内容),提高干部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和帮扶满意度。二是加强对各级干部的业务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水平;3.精准落实帮扶。一是结合农户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精准的帮扶措施,提高帮扶成效。二是对发现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残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农户,特别是对人均纯收入低于8000元监测标准的农户,通过产业就业帮扶、集体经济分红倾斜、兜底保障等3项以上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增加群众收入。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持续强化落实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1.严格落实工作机制。(1)严格落实国家《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指南》和全省防返贫“2531”工作思路;(2)按照中省市关于防返贫政策最新要求,抓实抓细五化管理;(3)重点依靠农户自主申报、部门筛查预警和基层干部日常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监测识别,因人因户开展针对性精准帮扶。2.进一步优化识别程序,严把退出关口,动态更新监测台账,完善防止规模性返贫的统筹监测体系,进一步健全跨部门工作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3.常态化筛查返贫致贫风险,细化优化潜伏性风险预判,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二)做好数据共享共建共用1.加快推进数据信息一体化工作,稳步推行行业数据预警信息线上核查反馈机制,推动预警信息平台无纸化,开创四色预警管理模式,进一步打破行业数据壁垒,扎实开展数据比对,及时主动与民政、残联、住建、教育、医保、人社、农业等行业部门开展数据比对、交换和推送,互通有无,查缺补漏,相互印证指标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2.建立数据共享共建共用安全保障制度,全过程开展数据安全传输和应用保密分级,提高工作人员保密意识,定期更新密码体系。打通涉农数据来源渠道,整合有效数据资源,由被动信息采集向主动对接和信息抓取转变,提高信息化工作水平。(三)持续提升系统数据质量1.以数据质量为第一要务,常态化推进系统平台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建立完善信息更正纠错机制,严把“采集录入、数据审核、数据核准、督查指导和预警审查”等五个数据质量提升关口,不断充实和完善数据审核的办法和渠道;2.加强数据比对,及时补正完善问题数据,关注各类数据指标的逻辑关系,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四)持续加强数据分析1.强化主责主业,在信息采集、数据分析、业务应用方面多下功夫,多出成果,要定期开展数据分析和业务碰头会,开展头脑风暴活动,每季度至少撰写上报1篇有价值的分析报告,年末形成总分析报告;2.结合工作形式和任务要点,主动加强分析和预判,主动向上级反映系统发现的异常情况,做到早谋划、早发现、早处置,提高信息监测的应用成效。(五)狠抓信息监测业务能力提升1.及时制定2025年度信息业务专题培训计划或方案,认真做好年度培训的安排部署和落实,采取多种培训形式,提升培训效果;2.有针对性的安排开展SQL数据库、实用函数、数据安全等专业技能培训,稳定推进信息人才培养建设,挖掘发现优秀人才,充实计算机应用、大数据分析和专业统计人才。(六)不断加强防返贫工作机构1.进一步加强防止返贫专门机构队伍建设,专职负责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各项具体工作。充分发挥各级防止返贫机构作用,健全工作机制,配齐人员力量,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能力素质,确保机构力量与辖区防止返贫工作任务相适应;2.健全防贫信息员、网格员管理制度,明确专人专职负责系统管理、信息更新、数据统计、分析研判、入户核查等工作,提高监测帮扶专业化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