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公益性农业机械科技试验、示范、推广及农机安全监理。业务范围:1.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培训;2.农业机械的运用、技术管理、农机技术推广项目实施;3.农业机械及农机驾驶人员证件、牌照、档案管理及农机检审验;4.镇街农机站业务指导,农机信息咨询服务;5.农机安全、农机零配件质量及农机作业质量的监督管理。 | |
住所 | 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南环路西段农业信息综合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王树建 | |
开办资金 | 50.1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陈仓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7.22万元 | 107.0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区农业农村局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1.严密组织实施,粮食机械化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紧紧围绕“三夏”“三秋”两个关键环节,突出机具保障、应急服务、安全管理等重点内容。(1)是全面完成机耕机播任务。投入拖拉机2530台,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1159台。小麦秸秆捡拾打捆81台,粮食烘干设备15台,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机1145台,完成“三夏”机收小麦37.69万亩,机播玉米18.2万亩,“三秋”机收玉米15.01万亩,小麦机械化播种38万亩。(2)积极做好“三夏”农机服务。成立4个“三夏”农机作业应急服务队,5个农机维修服务点,7个农机零配件销售点,全面做好“三夏”农机服务接待工作。联络外援收割机213台支援夏收,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194份。(3)及时成立农机技术服务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开展农机作业技术指导服务,发放《陈仓区“三夏”农机服务手册》。(4)推进小麦机收减损工作。分别在慕仪镇、周原镇、贾村镇5个小麦收获后田间取样测定,测定平均值为0.576%,达到了不高于1%的国家标准,损失率比国家标准低0.424个百分点。从9月下旬开始,对全区5个玉米机收减损监测点逐一开展监测,平均损失率为1.88%,达到了不高于2%的国家标准,损失率比国家标准低0.12个百分点。组织农机手参加省、市、区组织的机收减损技能比武,取得了优异成绩。(5)深入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全区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6%。组织开展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培训会三期,培训学员150人次。全区秸秆捡拾面积达到13.7万亩,小麦秸秆还田面积24.3万亩,小麦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9.5%。2.落实监管责任,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1)开展农机安全事故排查。“三夏”“三秋”期间,积极开展农机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与26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签订《2024年度宝鸡市陈仓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安全生产责任书》,为农机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2)积极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深入全区各镇街道路、田间地头、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35场(次),制作农机安全宣传横幅20条,发放农机安全宣传资料5000余份,现场受教育群众6000余人次。(3)开展农机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开展检查整治活动28次,排除安全隐患2个,安全隐患均已整治到位。截止目前,全区未发生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3.立足项目建设,农机化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以农机化发展项目为抓手,争取上级资金611万元,占年度任务300万元的203%。(1)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上级下达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项目资金460万元,目前完成补贴资金兑付459.937万元。补贴机具695台,受益购机者502户。其中,兑付2023年补贴资金310.4007万元、补贴机具474台、受益购机者334户。兑付2024年补贴资金149.5363万元、补贴机具221台、受益购机者168户。(2)实施农机报废更新项目。截止12月25日,办理报废农业机械78台,完成市农业农村局下达超长期国债资金36.701万元,受益农业合作社和农民49户。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31台补贴资金23.385万元,玉米联合收割机1台补贴资金1.25万元,拖拉机15台补贴资金6.204万元,自走式喷杆喷雾机2台补贴资金0.942万元,播种机29台补贴资金4.92万元。(3)实施机械化熟化应用基地建设项目。完成项目投资155.959万元,财政补助资金50万元,合作社自筹资金105.959万元;购置植保大疆无人机、自走式高雾化打药机、秸秆饲料捡拾打捆机等各类机械26台。开展植保无人机玉米“一喷多促”技术集成配套,完成作业面积1万亩,示范带动2万亩。(4)实施机收减损监测服务提升项目。实施财政补助资金10万元。召开小麦、玉米机收减损技术培训会4次,培训机手280人。积极参与全市农机化发展中心组织的2024年粮食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20名机手参与小麦机收减损比武竞赛。在5个采样区开展小麦、玉米机收监测,经过监测测试对比,我区机收损失率较往年有所下降。(5)实施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建设。完成项目投资76.8万元,财政补助资金30万元,合作社自筹46.8万元。通过项目支持,利民合作社添置拖拉机、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智能电驱精量玉米播种机、液压翻转调幅犁等各类机械13台,所购部分机械已投入当年田间作业。(6)实施农机安全免费管理项目。完成财政项目投资25万元,免费注册登记农业机械129台,免费考验269人、换发农业机械驾驶(操作)证320名,免费检验农业机械1800台,在慕仪镇组织开展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积极组织参加全市粮食机收减损监测工作及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乔莉同志被评为全市粮食机收减损工作个人先进典型,郑拴录、齐辉两位同志被评为全市优秀机手,容宝仓同志被评为全市机收之星。2024年3月22日,区利民秸秆机械化加工利用专业合作社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重点建设区域农机服务中心。“三夏”期间,陕西省首台无人收割机、无人运粮车,以及无人拖拉机机等装备在利民无人农场集体亮相作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央视《新闻直播间》、陕西《新闻联播》及地方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6月6日,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站长刘恒新在省市领导陪同下莅临利民无人农场调研“三夏”农机化生产情况,实地观摩了无人驾驶收割机、无人收粮机、无人播种机的现场作业,对我区智慧无人农场及农业机械化生产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农机高尖端人才匮乏,制约现代农机化发展。农机推广人员专业结构单一、知识老化、年龄结构老龄化、农机推广后继乏人等问题凸显。2.驾驶员考试条件落后,基础条件不够完善。场地考试,没有固定的场地,无法满足驾驶操作人员考前练习需要。3.先进性机具价格较高,推广普及力度不够。科技含量高、性能稳定、节能环保的先进机械价值相对较高,补贴比例低,影响新机具引进、新技术推广应用步伐。4.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山区机械化程度低。粮食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果菜、畜牧、设施农业等机械化发展缓慢,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二)改进措施:1.加强农机人才培养。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设农机相关专业课程,注重实践教学,培养高尖端农机人才。定期组织农机推广人员参加培训和进修,更新知识结构,鼓励年轻人才加入农机推广队伍,优化年龄结构。2.改善驾驶员考试条件。政府加大投入,规划建设固定的驾驶员考试场地,配备齐全的考试设施,满足考前练习需求。引入智能化考试设备和系统,提高考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加强对考试场地和设备的维护管理。3.加大先进农机具推广力度。提高对先进农机具的补贴比例,降低农民购买成本,设立专项推广资金,支持新机具、新技术的示范推广。4促进区域农机化均衡发展。推广适合山区和特色农业的小型、轻便型农机具。加强粮食产区与其他产业区的交流合作,推动先进技术和经验共享,实现农机化协调发展。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提升农机作业水平,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全年完成小麦机播38万亩,小麦机收37.69万亩,小麦秸秆还田24.3万亩,小麦秸秆捡拾13.7万亩。玉米机播18万亩,玉米机收15万亩,玉米秸秆还田13.8万亩,玉米秸秆捡拾3.2万亩,青贮玉米1.2万亩。机械化耕种收作业水平分别达到86.5%以上,全区农机总动力稳定在50.4415万千瓦以上。(二)加强农机安全监管,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开展“三夏、三秋”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完善农机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体系。稳步提升农机“三率”,持证率、挂牌率、检验率均达到86%以上。压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年内完成农机安全生产培训4次,培训人数200人次以上。(三)完善服务保障措施,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开展全区农机化作业防灾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开展开沟、挖掘、排涝、履带式等机械配备,提升农机应急抢收抢种及排涝抗旱服务能力。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报废更新补贴、作业补贴等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点向新型优质机具倾斜。(四)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技术推广应用。继续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快秸秆捡拾打捆、秸秆还田、青饲料收获等技术推广应用。持续推广小麦沟播、玉米硬茬播种等保护性耕作技术。(五)统筹规划提前部署,稳步推进保收保种。全年检修各类拖拉机、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粮食烘干等机具1.45万台。成立4个农机作业应急服务队,全程向机手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设立5个农机维修服务点,7个农机零配件销售点,全面做好“三夏”农机服务接待工作,确保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六)精心谋划重点项目,聚力推动项目建设。积极谋划申报投资3000万元的陕西一年两作“人工智能+农机”智能生产应用场景建设工程国债项目。申报投资400万元的2025年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国债项目。向区发改局谋划上报利民无人农场智慧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争取项目落地建设。继续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农机化发展项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