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事变纪念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文物征集、保管、展览·文物及相关研究·文物宣传出版 | |
住所 | 西安市建国路69号 | |
法定代表人 | 范建国 | |
开办资金 | 67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文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48.5万元 | 1164.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文物征集、保管、展览·文物及相关研究·文物宣传出版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业务开展情况(一)一心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我馆讲解观众9011批,共计148989人/次,其中收费讲解8840批,共计145891人/次;接待讲解171批,共计3068人/次。完成了国家文物局、国家海关总署、外交部、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双拥办、省党史办、西安市委统战部等单位以及团体的重要接待工作,顺利完成人均接受博物馆服务次数增长2%以上的指标任务。每月及节假日期间及时向碑林区文旅局上报观众参观数据35次。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游客89.19万人/次。其中张馆77.93万人/次,杨馆11.26万人/次。讲解收入共计132.22万元。(二)举办精品展览,并结合重大时间节点举办临展。今年共举办线下展览4个。6月18日,与香山革命纪念馆联合举办“永葆青春活力——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实践专题展览”,展览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自我革命实践历程为主线,成为党员干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生动素材。展览开幕之际,我馆职工还与香山革命纪念馆开展了馆际交流,以腾讯会议的形式组织线上讲座《永葆青春活力——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时间及经验启示》。8月1日,我馆与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联合举办“改革开放有大港‘一带一路’写华章”(西安站)展览”,作为巡展首站,展览以图文形式生动展现了“一带一路”影响力,以及西安作为陆上丝绸之路起点、连云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出发点的重要作用。中共江苏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共西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瑞,西安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龙,中共连云港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主任陆瑞萍等领导和嘉宾参加了开幕式。为深入挖掘西安事变历史内容及相关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加强两岸三馆交流合作,我馆与张学良旧居陈列馆联合举办的《共产党员张学思》专题展览于9月30日开展,成为“十一”期间重要的文化惠民活动,受到省、市文物局、公众平台以及新闻媒体的宣传和推介。目前正在准备中的《历史的见证--西安事变旧址群联展》已完成了项目的采购、大纲的编写、修改、专家意见征询、设计方案深化等工作,预计在明年春节前与观众见面,作为我馆长期展览对外展出。我馆基本陈列《历史的转折--西安事变史实陈列》先后申报了“全国十大精品展览”、“陕西省优秀展览”和“西安市第二届优秀展览”评选活动。经过西安市博协的初评和终评答辩,获得“最受观众欢迎”展览奖。(三)精心设计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活动,研发文创产品。1.精心设计活动。今年,我馆策划组织开展了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以及传统节日的各种主题活动三十余场,包括“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百年征程砥砺前行”七一特别活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7周年”七七事变特别活动等,并积极调研,不断进步。2.开发文创产品。今年,我馆研发制作了张学良公馆旧址文创冰淇淋和西安事变旧址立体书两种文创产品;参加5.18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西安主会场、第十届全国“博博会”等文创展示活动,对我馆的文创产品进行展示与宣传,服务观众数十万人次。我馆文创产品张学良公馆及杨虎城止园别墅光影纸雕艺术灯获得西安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西安文化创意大赛”铜奖;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旧址楼手工益智拼装积木系列获得陕西省文物局组织的第五届陕西优秀文创作品三等奖,并入选陕西省“地方好礼”的文创评选。(四)完成旧址日常保养维护及勘察项目。1.旧址巡查。每周至少完成一次馆区日常巡查,重大灾害与气候变化时期额外安排专项巡查,本年度共完成常规巡查66次(包含旧址保养维护及勘察项目现场跟进30余次),其中1月和4月对西京招待所旧址进行了2次巡查,7月对高桂滋公馆进行了1次巡查,巡查记录与资料照片现已归档保存。2.旧址维护工作。2月至8月,每月对张、杨两馆旧址木楼梯破损防滑垫进行更换;3月,对张学良将军公馆B楼外墙开裂处进行了修补,并根据四有档案统计出自1982年以来西安事变纪念馆历年维修的情况,完善维修记录;完成文保单位保护区内违法建设排查工作;5月,就张学良公馆旧址安全性问题召开专家咨询会,专家建议对旧址进行安全性评估,该项目计划于2025年启动。(五)建立健全单位各项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藏品管理制度。调研走访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西安钟鼓楼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和西安半坡博物馆的文物库房,交流库房管理工作,逐条对照《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陕西省馆藏文物藏品管理意见》对我馆现有文物收藏保管制度进行梳理,修改完善制度13个,增补制度6个、工作职责1个。2.建立健全旧址巡查制度。1月,根据陕西省文物局《革命旧址日常管理工作(试行)的通知要求,制定了西安事变纪念馆《旧址日常巡查制度》、《旧址专项巡查制度》、《旧址保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并按要求规范化巡查记录。3.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制度。随着游客来馆的需求增多,编写并制定了《西安事变纪念馆参观须知》《西安事变纪念馆社会机构和个人组织讲解、自主开展活动的管理办法(试行)》;针对大学生寒暑假的社会实践需求,制定了《西安事变纪念馆关于在校大学生自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完善了服务公众职能。(六)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支出进度达到95%。我馆2024年度收到财政预算资金1473万元,截至目前,实际支出1308万元,预算执行进度近90%。年底前,支出进度预计达到95%以上。(七)持续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要求,完成出入通道基础设施改造及安检机配套设备采购工作。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89万余人次,日接待游客量突破5000余人。客流量的大幅增加,导致张、杨两馆区游客通道面临较大压力。为保障游客参观安全,我馆计划将张学良将军公馆临街南侧第一间办公室改造为游客入口,原超市进出口改造为游客出口,杨虎城将军公馆东侧临街门面房及厢房改造为游客服务中心和入馆走廊通道,并申报了2024年市级文保项目。项目资金下达后,该项目于8月29日开工,10月22日竣工。10月30日通过竣工验收。(八)强化安全责任,抓好安全防范,营造良好的馆区参观秩序。馆党支部认真学习上级部门对于安全工作的指导,并做好贯彻和落实,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检查,做好安全防范,排除隐患、杜绝漏洞,防止灾害事故给我馆文物、旧址及观众人身造成损失和伤害。2024年,累计进行重大节日和日常的安全检查五十余次,确保我馆文物、防火以及安全生产工作无隐患、无事故。组织开展消防知识讲座,安排消防演练。(九)积极推进文物库房标准化建设工作。对现有文物库房空间进行优化,将正南房间维修、杂物清理并加装门、锁,作为一般家具存放处;对西楼文物库房区域正南及楼过道两侧部分潮湿墙体进行修补、重新粉刷;将原来放在文物库房西南房间内的木质家具进行分类整理,把一般文物移放至正南房间。同时,杂物全部移出库房区域,对文物库房区域进行全面清洁;对“西安事变纪念馆文物库房标准化建设项目”方案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并继续申报2025年市级文保经费。截至目前,相关资料已上报,待上级部门批复。取得社会效益(一)开展博物馆“五进”活动,组织各类文化活动。1.文化惠民,贴近群众。2024年度文化惠民活动年初下达总任务量为14次,截至目前我馆共进行24次,其中8所城市中小学校、4所大学、5个社区、2所农村中小学校、3家企业、2座军营。2.开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结合传统节日,我馆推出了“庆元旦迎新年”元旦主题活动、“博物馆里过龙年”春节主题活动、“海棠花下缅英烈”清明节主题活动、“月满中秋史韵悠长”中秋主题活动等,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3.策划举办全市第一届“我心中的长安”小小讲解员大赛。我馆联合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共同举办全市第一届“我心中的长安”小小讲解员大赛。4.成功举办《馆校联动传承红色基因——西安事变纪念馆思政大课堂走进高校》活动。我馆先后与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文理学院、西京学院、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馆校联动,建立并巩固长期的馆校合作机制,携手打造红色文化教育的交流平台。(二)加强网络宣传,扩大宣传范围。截至目前,我馆微信公众平台关注人数由去年的122005人增长至224992人,本年度共推送各类信息89条,内容丰富,全方位多角度对我馆进行了宣传。同时,汇总编纂我馆网站各栏目内容,及时更新网站新闻并上报市局新闻稿件,并对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核备案。(三)用心为民助发展,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根据陕西省财政厅《关于组织全省各级预算单位做好2024年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馆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助农兴农工作。今年全年在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简称“扶贫832平台”)上购买了总价值近2.5万元扶贫农副产品,其中工会采购9000元,食堂采购15113元,为支持消费扶贫工作贡献了爱心。存在问题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重视老中青梯队建设;游客服务设施还需要更加专业化、人性化;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还需要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等等,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面对这些不足,我们已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与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与未来发展规划。下一步打算2025年,我馆将继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下齐心,积极谋划,合力做事,以提升基本陈列、举办精品临时展览、精心策划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等具体工作为抓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进一步明确责任,不断提升我馆学术研究能力,创新公众教育模式,提高公众服务质量,推动纪念馆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传承与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互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3月19日,被陕西省委统战部授牌首批陕西省统一战线教育基地。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