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鄠邑区兆伦钟官铸钱遗址博物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文物古迹,弘扬民族文化。负责依法保护遗址文物安全及区域内文物的整理与研究。 | |
住所 | 西安市鄠邑区大王镇梧桐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 | |
法定代表人 | 杨旭华 | |
开办资金 | 32.1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64万元 | 4.7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安全检查加大检查力度,持续提升文物安全防范和应急能力,确保遗址内文物安全,单位消防安全以及田野文物的安全管理。2024年我单位累计对汉长安城·兆伦铸钱遗址巡查114次,加强对遗址中心区域兆伦村、新河沿岸、南城墙遗迹等重点区域巡查,节假日前后加强防火防盗掘专项检查、汛期加强防汛安全检查;不可移动文物点共计14处,巡查112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马王村城楼巡查16次,各类巡查累计242次。2024全年做好文物安全巡查、马王村城楼与不可移动文物点巡查台账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有力地保障了遗址内文物安全。配合西咸新区文物局沣西新城分局参加大王地区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二)文保员巡查与管理按照群众文保员选拔标准和工作职责,对群众文保员进行了筛选及更换,今年重新更换文保员5人,并给所有在册履职文保员编号,颁发《群众文物保护员》证书,细化文保员巡查任务、范围、内容、线路、时间等,使管理更加规范,增加文保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群众文保员在各自负责的巡查范围内认真巡查,履职尽责,周末双休及节假日对遗址巡查共计1000余次。(三)文物宣传工作利用5·18国际博物日和文化遗产日开展文物宣传活动。在遗址区域兆伦村设点宣传,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进村宣传,活动现场采取知识问答的方式增强群众对汉长安城·兆伦铸钱遗址的了解,对回答正确的群众发放笔记本、笔袋、布袋子、扇子等文创产品,现场群众热情高涨,受到强烈欢迎,引导公众关注和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沣西新城文物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持续推动项目上报工作2024年多次与上级部门及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中心沟通保护规划修改上报事宜,逐步推进遗址保护规划的审批与上报。(五)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与上级文物主管部门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与遗址区域村委会签订《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消防安全联防协议》,与文保员签订《群众文保员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六)增补完善“四有”档案整理档案室及相关资料。积极收集整理兆伦博物馆工作资料,按照要求对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做好单位“四有档案”管理工作。2024年完成行政管理卷、照片卷、保护规划大事记卷、法律文书卷录入工作。完成机构调整,明确单位为正科级单位。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本单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存在经济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单位各项工作有了进一步发展,全年进行文物安全常规巡查1200余次有条不紊,尤其是联合公安机关重大节日及夜间巡查有力地震慑了文物犯罪,文物安全执法成效显著,确保了遗址区域内文物安全。利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及宪法宣传日等重要宣传节点做好文物宣传工作,全年累计进行宣传10余次,引导公众关注和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沣西新城文物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汉长安城·兆伦铸钱遗址保护规划(2021-2035)》在经过多次修订后,目前已经走公布流程。建立消防工作台账,对存在火灾隐患的部位重点跟进,防患于未然;明确消防巡查制度,每月办公区域防火巡查不少于4次,并做好巡查记录,不断加强对文物点的巡查工作,强化文物安全管理,切实做好文物安全防范工作,实现“文物安全年”。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巡查工作任务重、范围广与单位人员紧缺形成鲜明对比,无法做到对负责巡查点在短时间内全面覆盖,亟需上级部门尽快协调人员,增派人手,对遗址进行及时全面巡查,确保遗址文物安全。2.单位尚未明确三定方案,影响职工职称评定和晋升。(二)整改措施1.根据遗址保护面积,扩大单位人员编制,增加单位工作人员;2.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早日确定单位三定方案;加强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学习提高,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继续推进田野文物安全巡查工作。一是继续做好田野文物巡查工作及项目监管工作,落实好文物、公安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形成严厉打击文物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二是组织消防培训演练工作;三是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建立文物安全长效机制,将文物安全纳入年终考核,形成责任明确,追责到位的文物安全责任体系。(二)继续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做好辖区文物本体保护工作及项目申报工作;及时跟进《汉长安城·兆伦铸钱遗址保护规划(2021-2035)》修改报批工作,尽快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积极申报各项文保专项资金,不断推进单位三防建设工作,确保新城发展与文物保护两不误。(三)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历史文化推广传承。一是认真开展博物馆宣传日、“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四)深入基层一线走访遗址区域村民,收集遗址相关线索,了解遗址的历史面貌,鼓励群众主动上交遗址出土文物。(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业务学习,定期组织单位职工及文保员进行业务知识学习,提升业务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