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凤翔区> 宝鸡市凤翔区社会救助站

宝鸡市凤翔区社会救助站

发布时间: 2025-02-26 09:06
单位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社会救助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供收养服务,弘扬救助精神。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住宿、食物、返乡交通费等方面的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
住所 宝鸡市凤翔区城北凤范路1公里处
法定代表人 王宏伟
开办资金 11.3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凤翔区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9.8万元 70.6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社会救助站.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站在民政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本着“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积极主动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专项救助行动。按照市局文件要求,组织开展了“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专项救助行动期间救助流乞122人次,其中站内救助64人次、街面巡查救助58人次,医疗救助3人,护送返乡24人次,发放衣服65套,棉被20条,发放食品120份。发放宣传单及引导卡1680张,发放救助政策宣传手提袋和纳凉扇300份,悬挂宣传横幅46条,利用媒体发布宣传信息230条。(2)寻亲服务。我站先后通过户籍查询、人像比对、走访调查、今日头条、微信、全国救助寻亲系统等多种方式开展寻亲,为7名受助人员寻找到亲属并护送返乡。例如:今年4月初,我站接到一个来自浙江省浦江县救助站的电话,称他们站上有一名滞留近十年的受助人员康某(浙江落户安置取名)疑似我区长青镇人,希望我站协助寻亲。我站立即行动,多次到长青镇各村开展寻亲工作,工作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媒体宣传、照片比对、户籍资料查询等,努力寻找亲属线索。在长青镇民政办和各村村委会的协助下,通过人脸识别、DNA比对等多种手段最终在太昌村找到了潘某军的母亲,并确定了其身份,5月13日在我站的护送下,走失三十多年的潘某,终于回归了家庭,与亲人团聚。(3)开放日宣传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救助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力、群众满意度以及社会影响力,6月19日在区政府西侧开展了以“携手相助,让救助更有温度”为主题的“开放日”宣传活动。活动展示救助政策、服务理念及工作成效展板8面,发放宣传彩页、引导卡及印有救助政策的宣传手提袋和纳凉扇1400余个,矿泉水200瓶、利用出租车LED显示屏发布宣传信息260条,接待群众政策咨询150余人次。(4)机构安全管理。日常加强站内安全管理,建立巡查台账,坚持每日24小时巡查、周检查、每月大排查,建立问题清单,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站内安全。今年来我站先后组织开展了消防应急演练三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及消防器材实操培训四次,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了防范能力。(5)加强源头预防治理。完善返乡人员信息台账及易流浪走失人员台账,每季度开展回访一次,了解、掌握其生产生活情况,为符合条件的返乡人员潘红军等3人,协助办理残疾证,协调镇村落实社会救助政策,为1人办理城市低保,2人办理特困供养户,协助家属安置托养机构;为5名精神智力残疾易流浪人员提供医疗救助,送往宝鸡市康复医院住院治疗,同时督促镇村、家属落实监护责任,避免再次流浪效果显著。(6)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为了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服务能力,6月24日邀请专业人士来站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档案规范管理业务培训,7月2日开展了救助业务政策培训,全面提升了救助管理干部队伍素质。(7)职业乞讨专项治理。为进一步改善灵山景区文明旅游环境,针对景区内职业乞讨行为妨碍社会管理正常秩序、影响景区文明形象等问题,8月中旬-9月上旬对景区内职业乞讨现象开展了专项治理,一是对景区乞讨人员进行全面摸查,共计19人,建立信息台账,按照属地管理职责下发涉及乡镇,由镇村落实监管责任,做好源头预防;二是在景区内人员密集处和乞讨人员易聚集处设立救助政策宣传牌2面,让群众了解救助政策和渠道,引导公众客观认识职业乞讨人员,理性施舍爱心;三是联合公安、政府、净慧寺管理处等部门对职业乞讨人员进行专项清理。通过集中整治使景区内职业乞讨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截止目前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37人次,其中站内救助98人次,街面巡查救助139人次,医疗救助7人,护送返乡33人,站内滞留1人。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流浪乞讨人员档案管理存在不规范现象,未做到一人一档,无独立的档案室。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二)整改措施1.制定档案管理标准:明确档案分类、编号、记录、保存等环节的标准和要求,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一致性。2.完善档案信息记录: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信息、救助记录、安置情况等进行全面、准确的记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3.改善档案保存条件:为档案室配备必要的温湿度控制设备,确保档案的保存环境符合标准,防止档案损坏或丢失。4.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档案管理能力和水平。5.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制定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定,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流浪乞讨人员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按照市局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文件要求,扎实开展好今年11月5日至2025年3月25日期间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强化部门联动,加大巡查力度,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及临时遇困人员及时有效得到救助。2.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筹备新建救助站、未保中心项目。3.建立回归稳固机制,对返乡流浪乞讨人员定期开展回访,为符合条件的协助落实社会救助政策。4.组织开展救助政策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5.为了加强救助力量储备,保障业务正常开展,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工作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6.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站内各项工作正常运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