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凤翔区博物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文物征集、鉴定、修复、保管;文物展览;历史文物科学研究;管理县城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及文物点。 | |
住所 | 宝鸡市凤翔区东湖路中段文化路西侧 | |
法定代表人 | 董海兵 | |
开办资金 | 994.9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凤翔区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20.93万元 | 324.3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凤翔区博物馆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文物征集、鉴定、修复、保管1.做好馆藏文物信息核对清点工作。根据宝市文物发〔2024〕33号《关于加强文物藏品管理工作的通知》安排,对馆藏文物文物进行信息核对清点,确保藏品保存位置与藏品账簿上的登记一致。2.做好文物资源信息卡的编制工作,共制作信息卡片4606张,为与财政云资产系统有效衔接打好基础。3.完善了文物档案。对部分入藏文物进行数据测量、记录工作。完成了部分一级文物的3D扫描建模工作。(二)文物展览1.不断提升免开水平。一是严格开放时间。我馆除周一闭馆外,其余时间正常开放,博物馆和周家大院2024年均累计开放达300天以上,接待游客25.8万人次。二是改善参观环境。今年两次对博物馆西院苗木进行全面修剪,增加绿植盆景20余盆,更换了文化宣传栏,制作宣传版面4块。维修了周家大院音响设备,更换了院内灯笼,拆除维修了后院台阶。三是提升讲解水平。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组织两院讲解员交流学习,进行了讲解技能比赛,更好地为观众服务。2.积极参与文物外展。严格落实市文物发〔2024〕96号《关于加强国有馆藏文物借展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文物借展的审批请示、备案和过程监管工作,按程序操作,确保文物安全。全年先后选送文物50余件组参与了嘉兴博物馆、中山博物馆展、林则徐纪念馆、商洛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展、安徽博物院等8个外展。3.守正创新宣教工作。一是利用节庆扩大宣传。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宣教活动和“国际博物馆月”系列宣传活动。活动期间举办了“博物馆里的龙文物”祥龙图板展、木版年画制作体验等活动,参与“书香凤翔阅见雍城”全民读书节集中展示活动。二是积极开展“六进”活动。截止目前,共开展进校园活动3次,进社区活动5次,进军营活动1次,进企业活动1次,参与人数达3500人次。三是配合开展基地研学。共有区内社区、中小学校共计20个团队来馆参加实践活动,区外宝鸡文理学院、西京学院等院校师生先后来馆参加研学活动,累计受众学生6000余人次。四是极力做好重要接待。先后做好省委编办调研组、省住建厅考察组、比克集团、牛津大学团队、市人大、市政协调研接待工作。五是创新形式线上宣传。镇馆之宝—凤鸟衔环熏形器被央视、《陕西日报》《文物陕西》《学习强国平台》等媒体报道,反响强烈。严格做好信息发布“三审三校”落实工作,全年在省文物局官网、阳光报及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编发宣传信息共计58条。六是完善设置旅游标识牌。我馆在山水泉路口、文化路口、新庄路口设置了新的旅游标识牌,方便游客参观博物馆和周家大院。七是加大文创产品研发力度。春节前夕制作文创红包和笔记本,受到群众青睐,“5.18”前制作了文创手提袋,受到广大群众喜爱。4.倡导践行全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组织开展全区中小学生“感悟凤翔文化涵养人文情怀凝聚奋进力量”研学实践活动。我馆加强院馆合作,与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凤翔师范学院签订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美育实践基地”共建协议,举行了授牌、挂牌仪式,活动开展以来参与师生超过3000人次。(三)历史文物科学研究1.科研交流成果丰硕。王晓兵同志的《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维护研究》史舒强同志的《田野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对策分析与研究》《新形势下的田野文物管理探讨》3篇论文正式发表。能积极开展馆际交流活动。3月份灵台县文化中心前来我馆进行交流活动,6月份前往眉县博物馆开展学习交流活动,7月份前往陕历博秦汉分馆、茂陵、昭陵等博物馆开展学习交流活动。2.《凤翔蒙元文化历史辑考》顺利出版。该书是充分挖掘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及其丰富内涵,组织编撰的首部反映地域蒙元历史文化的专题研究著作。3.依托文物资源,建设廉政基地。我馆大力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不断总结其中所蕴含的廉政文化知识,不断加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建设。通过组织各单位开展主题活动、“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和“我们的节日”宣传活动,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推动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烘托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使广大干部群众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廉政文化教育。(四)管理县城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和文物点1.守牢文物安全底线。一是加强馆藏文物安全管理。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管护机制,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值守制度;全年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4次,开展消防安全检查20次,及时处理存在隐患。近期区博物馆正在开展消防安全月活动。二是强化“两院”安全。累计投资1.7万元更换了47个灭火器,添置了12个呼吸器和15个消防箱,检修损坏的摄像头2个。被全委会授予消防安全先进集体。三是加强田野文物保护。组织开展田野文物巡查24次。召开了全区文物保护工作会,对全区群众文保员进行了工作培训。2024年对全区群众文保员采取“陕西省群众文物保护员信息管理系统+微信群”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管理,全年共收到各类巡查照片2000多张。四是做好“四普”准备工作。我馆按照上级安排,做好“四普”前期准备工作,对全区383个文物点进行全面梳理,择优选择业务能力强的同志参加全市“四普”工作,全年共征集文物8件。2.大秦雍城博物馆项目推进有力。该项目总投资3.25亿元,按照上级要求,成立专班,聚力推进。目前基础施工即将结束,已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在办理施工许可证。3.水沟遗址保护项目稳步实施。由我馆实施的《水沟遗址南墙东段本体保护项目》按照上级实施要求稳步推进,现已完成前期地质水文勘察,省局也批准通过修缮方案,项目资金申请已报国家局审核,即将开工建设。4.文物库房维修项目顺利完施。争取投资70万元,完成了文物库房及零星工程维修项目,文物库房及办公楼顶渗水问题彻底解决,博物馆建筑外墙真石漆粉刷一新,装修设置文物修复室一间,配备摄像、照相机等设备1台,博物馆免开环境、办公条件大为改善。5.文保单位工程项目精心编报。先后向省文物局上报了《水沟遗址安防工程项目计划书》《血池遗址安防工程项目计划书》《孙家南头仓储遗址安防工程项目计划书》和《凌阴遗址安防工程项目计划书》,为下年度文保工作开展做好储备。6.配合区局重点工作顺利推进。一是西凤酒城二期考古发掘报告正在编制之中,二期用地文物勘探已完成招标。二是冠森置业西区项目用地考古发掘工作顺利完成。三是新建大秦雍城博物馆项目,考古发掘、车马坑搬迁和地基处理全面完成,目前正已进入项目施工阶段。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我馆顺利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被区人社局评为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优秀单位。2.博物馆对外影响力显著提升。通过形式多样的线上宣传、线下宣传及文物交流外展活动,我馆在省内外影响力更加广泛,秦雍文化宣传效果显著提升。3.免费开放服务水平强力提升,全年接待游客25.8万人次,与上年相比继续稳步增长。4.文物安全工作态势良好。顺利实现第40个馆藏文物安全年,田野文物未发生任何不安全事件。5.社会教育职能有效发挥。累计开展历史文化“六进”活动10场次,接待多所学校走进博物馆开展研学旅行活动。6.文博研究取得新进展,《凤翔蒙元文化历史辑考》顺利出版。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文博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博物馆学和考古学专业人员缺乏,历史文化研究型人才稀缺。2.文创产品开发依然质量不高,特色不显。3.临时展览举办条件不够充分。(二)改进措施:1.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参加馆内培训、外出学习交流、专题讲座、网络培训等方式,提高现有专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文博工作队伍。2.进一步加强学习,大胆探索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工作的新途径、新模式,力争取得各级部门的资助、支持,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创产品。3.克服场地不足等制约因素,举办更多的临时展览,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服务。四、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区博物馆将继续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文物会议精神,在完成常规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推进大秦雍城博物馆建设项目,年内完成工程主体。高质量完成水沟遗址南墙东段本体保护项目。推进秦雍城瓦窑头宫殿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和秦雍城城墙东南角保护展示工程。紧盯4个国保单位安防项目,加强与省市局的沟通,争取立项。(二)配合做好“四普”工作。落实每月5次巡查(一次夜查)工作制度,加强文保员管理。加强与局文物股、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联合开展好文物昼夜巡查工作,震慑文物犯罪,开展田野文物调查研究,为“四普”工作创造安全的工作氛围。安排专人做好配合,保障市普查工作组在我区顺利完成“四普”工作。(三)创新拍摄文物宣传片。与专业公司加强合作,聘请专业团队,以大秦帝国发展壮大的历史为背景,拍摄宣传片《对望时空》。(四)大力开展文物征集。接受市考古所移交文物,做好民间文物征集工作,开展好文物捐赠活动。(五)完成区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