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秦都区> 咸阳市秦都区天王学校

咸阳市秦都区天王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2-25 17:03
单位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天王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初中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学
住所 咸阳市秦都区胜利街五号
法定代表人 刘向媛
开办资金 1568.8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秦都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61.22万元 3297.8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4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校能够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秦都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内容分五个大标题进行表述: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坚持立德树人,擦亮特色育人品牌。我校坚持带团建、带队建,完善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以特色品牌培育为引领,有效践行“让每个学生都成才”的教育理念,推动学校教育发展水平实现新跨越。坚守教育初心,以“坚持立德树人,擦亮特色育人品牌”为核心使命,构建全方位德育体系,夯实品德根基,打造校园文化长廊,展示先进人物事迹与道德模范故事,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特色课程赋能,助力学生多元发展:基于对学生兴趣与特长的深度挖掘,学校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特色课程。在艺术领域,开设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课程,组建专业社团,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学生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培养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在科技方面,开展编程、机器人、科技创新等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此外,特色体育课程如武术、射箭等,不仅增强学生体质,还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校社协同,拓展育人新空间:学校深知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积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定期举办家长学校,邀请教育专家开展讲座,分享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及时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同时,与社区紧密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区环境中锻炼能力、增长见识,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合力,共同擦亮特色育人品牌。2.深化教育改革,巩固提升“双减”实效。我校坚持走“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教育发展道路,大力实施“科研兴教”战略,以“作业革命”和“三个课堂”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探索“作业+”模式,开展传统文化主题作业展、新叶文学社优秀习作展等,探索特色校本作业体系;创新推进“三个课堂”,严格落实新课标,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打造“天王好课堂”,建设“传统文化+”“艺体+”“科技+”“生态+”“劳动+”等多元化的实践活动课程,开设近百个特色兴趣小组和社团,开展“科技奔向未来”主题班会、劳动教育实践园地研学、咸阳科学技术馆研学等,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深度推进教育改革,全方位巩固和提升“双减”实效,致力于为学生打造一个健康、快乐且充实的学习环境。优化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效率:学校鼓励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束缚,探索创新教学方法。运用项目式学习,将知识融入真实情境的项目任务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锻炼能力。丰富课后服务,满足个性需求:为切实落实“双减”,学校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一方面,开设作业辅导专区,安排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确保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减轻家长辅导压力。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从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社团,到编程、机器人、航模等科技社团,再到足球、篮球、羽毛球等体育社团,涵盖多个领域。强化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双减”政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学校通过举办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活动,向家长宣传“双减”政策的意义与目的,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而非仅关注学业成绩。同时,建立家校沟通群,及时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倾听家长意见与建议,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确保“双减”政策在家庭层面得到有效落实。3.狠抓师德师风,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我校实施“人才强校”计划,围绕“师德为先、骨干引领、全员提升”三个方面,以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教师的“四新六能力”,努力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我校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举措,多管齐下,全方位筑牢师德根基。强化师德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学校定期组织师德师风专题培训,邀请教育专家、师德楷模到校开展讲座,分享教育理念与师德故事,让教师从榜样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同时,开展师德主题学习活动,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通过集中学习、小组讨论、个人心得撰写等形式,加深教师对师德规范的理解与认识,引导教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坚守教育初心,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完善考核机制,加强监督管理:为确保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师德考核机制。将师德表现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环节,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制定详细的师德考核指标,涵盖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通过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同事互评、领导评价等多元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师德表现。开展师德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学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活动,营造尊师重教、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举办“师德师风演讲比赛”,让教师们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展现师德风采;开展“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对师德高尚、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送教下乡、关爱留守儿童等,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4.筑牢安全防线,营造和谐育人氛围。我校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方针,构建安全宣传教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应急管理处置等工作体系,大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我校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多维度筑牢安全防线,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完善安全制度,夯实安全基础:学校建立了一套全面且细致的安全管理制度,从校园日常安全管理、设施设备维护到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都制定了明确的流程与标准。如每日的校园安全巡查制度,安排专人定时对教学楼、操场、食堂等区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完善的消防安全制度,定期组织消防设施检查与维护,确保消防器材完好有效。同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涵盖火灾、地震、校园欺凌等各类突发事件,明确应急处置流程与责任分工,为校园安全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识:安全教育是校园安全的重要环节。学校将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体系,通过安全课程、主题班会、安全演练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普及安全知识。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成效成功创建全国垃圾分类示范校、陕西省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管理示范校、陕西省艺术教育示范校、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名师成长基地,获得师生和家长一致好评。三、存在问题师资力量尚有待加强;生均校舍面积还不达标;个别室舍存在电线裸露,电源开关破裂损坏、电线杂乱的现象;楼梯间的声控灯开关不灵,存在安全隐患。四、改进措施1.机构落实,认识水平提高。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各年级组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安全工作,将安全工作列入学校主要的议事日程。2.健全制度,提高安全实效。学校完善制定《学校安全工作制度汇报》,健全学校安全台账,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办公室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通过值周领导、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学生行为安全规,保证学生健康成长。3.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指导意见,对师资问题和校舍面积不达标问题逐步进行优化改善。五、下一步工作打算在下一年度工作中我校一定严格遵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秦都教育做出应有贡献。1.积极开展校本教研行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尝试开展丰富多彩又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使得新课改实验得以有效推进。根据学校实际,开展专题研究,聘用校外指导专家,组织教师成立研究小组,以此带动教师教研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缓解师资不足的现状。2.建立健全学校组织机构,确保管理机制有效运行。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制定岗位职责,在工作中放手使用锻炼,让中层干部胜任相应管理工作,确保层级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3.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治校,按章办事。对已制定实行并在实践中被教师认可的规章制度,尽快确定并上墙公示,对尚未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专人尽快起草文稿。并将各项规章制度提交领导班子讨论通过,并编制成册,按章办事,提高效率,实现学校的制度化管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