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旬邑县> 旬邑县老区经济开发与扶贫科技中心

旬邑县老区经济开发与扶贫科技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2-25 17:03
单位名称 旬邑县老区经济开发与扶贫科技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服务贫困群众,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围绕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开展社会扶贫和扶贫科技培训工作,为农村贫困群众服务。
住所 旬邑县城东大街
法定代表人 马海龙
开办资金 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旬邑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万元 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县农村农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一)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坚持常态“防”、集中“查”、全力“帮”,打造网格化、精准化、高效化防返贫监测帮扶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按照部门筛查预警职责清单,实现行业部门间数据信息对接共享,定期推送本行业、本领域风险预警信息。对预警信息分析汇总后,每月向各镇村推送预警线索,镇村及时组织人员入户核查核实、处置反馈、上报结果,形成工作闭环,防止应纳未纳、体外循环、漏报瞒报等现象发生。全年累计向各镇办推送预警信息3950条。(二)分类精准帮扶。在精准识别返贫致贫重点监测人群基础上,精准分析返贫致贫的原因,制定消除返贫致贫因素的有效政策和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为420户1493人监测对象精准落实政策支持、分类施策、社会帮扶、区域协作等四大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未就业的脱贫劳动力,跟进落实就业帮扶政策,组织劳务输出,加强技能培训,提供小额信贷支持,帮助发展产业和务工就业。对不具备产业就业发展条件的,按照规定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县、镇、村三级建立帮扶工作台账,监测对象均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三)有效化解风险。按照“农户提、镇村审、行业核、县级查”方式,坚持村级排查研判、镇级评估审核、县级动态调整“三级联动”风险管控解除办法,综合研判家庭收入、家庭刚性支出、社会保障、享受政策等情况,通过精准帮扶182户641人消除风险。(四)农村低收入帮扶长效机制落实。严格按照《旬邑县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导则》,及时推送新纳入低保、特困人员及临时救助等低收入对象信息,在动态调整时,严把程序标准,做到“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加强与民政部门间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完善预警指标,动态监测低收入家庭人口、健康、收入、支出等状况,及时发现需要救助的遇困群众,组织入户核实、落实救助帮扶措施。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截止12月底,全县累计识别监测对象420户1493人,累计消除风险182户641人,2024年新纳入监测对象153户541人,监测户占比位居全市前列。(二)420户监测户全部落实了享受帮扶措施,已实施开发式帮扶措施226户,享受产业扶贫措施318户,享受就业扶贫措施209户,享受金融扶贫措施7户,享受公益性岗位52户,享受住房安全保障41户,享受健康帮扶措施331户,享受义务教育帮扶措施15户,享受教育帮扶措施20户,享受综合保障性措施348户,社会帮扶措施27户,依托中行“防返贫”保险项目先后向156户困难群众家庭赔付134万元,有效解决了燃眉之急。(三)全年持续做好跨省就业一次性交通补助政策落实,2024年先后三批累计向4013名跨省务工脱贫劳动力发放交通补贴200.65万元;实现增收63万元,其中,脱贫群众25人,实现增收5.5万元。三、存在的问题(一)缺少镇村工作经验,与群众难以聊到一起。站在田间地头,说不清农作物品种种类、生长周期;(二)与群众交流“无话可说”,无法听到真话实话;面对群众诉求,束手无策、难以给予帮助;(三)动态监测低收入家庭人口、健康、收入、支出等状况有待提高,需要救助的遇困群众,落实救助帮扶措施不到位。四、改进措施(一)积累镇村工作经验,主动学习交流,与群众沟通、走访,认真倾听群众诉求,系统学习农作物种植基础理论知识。参与农作物种植实践活动,记录种植过程、生长周期变化,积累实践经验。(二)提升交流能力,学习沟通技巧,认真学习与群众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主动参与群众诉求处理工作,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优化监测体系,拓宽数据收集渠道,实现对底收入家庭状况的实时精准监测。通过金融扶持、就业扶持、教育扶持方式,精准落实救助等政策,落实救助帮扶措施到位。五、2025年工作计划(一)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提升业务能力。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县决策部署,学透各行业部门的帮扶政策。坚持周例会学和个人自学的机制,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掌握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政策,监测户的纳入流程及风险消除的程序。更新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申报和帮扶政策“明白纸”,督促驻村干部及网格员逐户做好宣传讲解,确保所有监测户知晓帮扶政策、农户知晓防返贫监测申报政策。(二)全面开展集中排查,全力摸排风险对象。2025年组织开展2次集中排查,对所有农户开展集中全覆盖排查,摸清农户实际生活状况、农户收入、“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以及刚性支出和就医、上学、就业、产业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潜在风险,重点核查是否存在应纳未纳、体外循环等突出问题。(三)精准落实帮扶措施,提升帮扶质效。针对监测对象返贫致贫的风险,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增强内生动力,实现产业就业双轮驱动,努力实现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从“输血”向“造血”转变。落实小额信贷、跨省交通补贴、跨市县就业一次性交通补贴和雨露计划项目,通过金融扶持、就业扶持、教育扶持方式,精准落实救助政策,增加脱贫户收入,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提升工作作风,增强服务“三农”责任意识。2025年,我们进一步强化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一流工作标准,扎实工作,努力做到出手就出彩,完成即完美,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好国家和省上两个信息平台,加强数据共享,充分发挥大数据比对作用,能线上的不线下、能电子的不纸质、能提取的不采集、能选择的不填写,让数据多跑路、干部群众少跑腿。不断强化工作职责,优化工作氛围,努力打造成领导放心、群众满意的“三农”服务窗口。全体干部认真学习各类惠民政策,向群众宣传好党的政策,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好事,对照政策、坚持原则,最大化满足群众意愿,让群众充分感受到改革发展的获得感,努力提高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