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西安市>
西安市行政争议预防调处中心
西安市行政争议预防调处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2-25 16:15
单位名称
西安市行政争议预防调处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行政争议预防调处政策研究。相关行政复议、应诉案件协调化解服务·工作人员培训。
住所
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109号
法定代表人
赵新
开办资金
22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司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1万元
13.5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西安市行政争议预防调处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深化联动机制,不断凝聚争议化解合力。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工作例会、座谈交流、联合调研等形式,不断强化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工作合力。联合开展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工作调研6次,组建多个工作组,分片包抓全市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工作,通过深入巡诊重大项目涉法问题,强化风险前瞻防控,推动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推动形成源头预防、非诉优先、法院终裁的诉源治理新模式。(二)构建预防机制,推动争议多元解纷。针对行政争议高发、多发领域,分别与住建、公安、信访等多部门共建多元化解机制,联合举办全市公安治安、土地房屋征收等领域类案同堂培训,充分发挥市预调中心作为全市行政争议预防化解的平台作用,紧密对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两大行政争议化解渠道,不断汇聚各类工作资源,打造争议化解“1+2+N”工作模式,引领带动更多力量参与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工作。(三)推动力量延伸,打造争议预防化解快速响应平台。在西铁两级法院建立行政争议预防化解工作站,选派行政复议应诉工作人员轮流驻站值班,搭建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衔接与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于一体的快速响应工作平台。联合基层执法单位、相关行业调解组织,分行业、分领域设立行政争议预防调处工作站,进一步将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工作力量向相关行业领域和基层延伸,分领域加强争议预防和化解工作。(四)聚焦重点案件,强化实质化解效能。按照全市政法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两行动、两措施”工作要求,把涉及民生、重点项目及涉企案件化解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总结形成争议化解“六步工作法”。(五)强化培训交流,提升业务水平。围绕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提升,举办全市行政复议应诉工作人员专题培训班,邀请发达地区复议、诉讼业务专家授课,学习借鉴外地经验;邀请西铁两级法院资深法官为全市复议应诉工作人员专题授课,组织旁听行政诉讼案件庭审4次,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汇编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典型案例2期,通过案例指导争议化解,推动依法行政能力的提升。二、取得社会效益2024年累计化解行政争议案件620件,调处成功449件,成功率为72.42%,获评2024年陕西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一等奖。“府院联动多元共治”化解行政争议工作法,被省委政法委、省平安办评选为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多元化开展行政争议预防化解,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的创新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得到全国人大肖捷副委员长的充分肯定。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行政争议预防与预警研判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一线执法部门的紧密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提升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从源头上有效减少行政争议的发生。(二)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手段需要不断创新。需要探索更加灵活和多元的化解手段,对接人大、政协、专业调解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机构,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行政争议化解,提升工作质效。(三)在提升行政争议预防化解工作整体水平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需要不断完善行政争议调处工作机制,总结推广工作经验,汇编典型案例,采取集体学习、案例研讨、个案点评等方式,不断提升争议化解整体工作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融入中心大局,助力全市重点任务。积极贯彻落实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建设法治化营商营商环境以及政法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两行动、两措施”等重点工作,抓好涉企行政争议的预防化解,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二)加强行政争议案件调处规范化建设。不断总结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工作经验,制定完善行政争议案件调处规范指引,分领域、分行业推广行政争议工作站,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案例研讨会,加大对基层的支持指导和引领带动,提升行政争议预防化解整体工作水平。(三)持续开展类案治理,强化源头预防。针对行政争议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典型案例,持续开展类案治理行动,分领域举办行政复议应诉类案实务同堂培训,提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执法能力,减少因执法不规范、不公正等引发的行政争议,持续降低行政争议发案量。(四)整合化解资源,构建协同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强与各类调解组织、相关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的协调对接,广泛吸纳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行政争议化解工作,打造行政争议调处品牌工作室,实现争议化解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