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金台区文化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 | |
住所 | 宝鸡市中山东路135号 | |
法定代表人 | 陈玉 | |
开办资金 | 9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金台区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2万元 | 4.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4年8月23日,单位法定代表人由张亚军变更为陈玉。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全力做好群众文化工作:1.春节期间,一是组织区书法家协会和书法爱好者开展“金龙贺岁送春联翰墨飘香添年味”迎新春义写春联活动,分别在区委区政府、金台市民中心、中山东路街道、硖石镇七家沟村、金河镇宝陵村、西街长青社区等多地现场挥毫泼墨,写下了一幅幅寓意着欢乐、吉祥的春联送给广大群众,洋溢着浓浓年味的暖心春联,深受老百姓喜爱和欢迎。二是承办了金台区元旦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精彩的文艺演出、我区非遗传承人精美的传统文化作品展销、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送春联,为大家奉上丰富多样的春节文化大餐。三是举办“龙腾盛世,春到万家”庆元宵猜灯谜活动,妙趣横生的传统灯笼和内容丰富的灯谜以及精心准备的非遗奖品,引的辖区群众踊跃参与。四是开展“鸿爪雪泥”——迎新年扇面小品书画线上展、非遗过大年金台区优秀非遗项目线上展活动,让更多的群众足不出户感受我区文化魅力。2.承办陕西省群众文化节——“春到万家鼓舞金台”金台区2024年锣鼓大赛。来自全区的9支参赛队伍同台竞技、锣鼓争锋,带来了一场气势恢宏的传统文化盛宴。此次大赛采取线上直播、云端共享的方式,近6万名观众通过网络观看了锣鼓大赛。3.承办“市民大舞台·风采展华章”金台区2024年第三届市民大舞台活动。“市民大舞台”是“政府搭台、群众参与、百姓演出”的一种文化创新发展模式,作为金台区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系列之一,累计吸引十余万人次观看,线下掌声雷动、线上好评如潮。4.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活动高质量完成。我馆高度重视2024年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活动,要求演出团队融入宣传政策,提升演出质量,并将活动纳入考核,2024年,已完成88场高质量演出,线上线下累计观众近10万人,不断满足我区群众精神文化需求。5.举办群众文化品牌培训班,通过“合”声之韵合唱培训、“健乐之享”形体公益培训、“国韵秦声”公益秦腔培训和“舞魅人生”公益广场舞培训4个品牌培训班,丰富多样的课程,提升群众的综合素质和精神风貌,促进了身心健康与文化自信的全面发展,激发了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6.举办“巾帼绽芳华翰墨迎新年”金台区2024年女子书画作品展。此次展览共展出我区53位女书法家的70余幅书画作品,作品题材广泛、技法多样,展示了金台姐妹们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自岗位的时代风采,为“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日奉上文化大餐,得到了市区各界女子书画爱好者的强烈好评。7.举办“踏遍青山”——赵志军骑行者肖像系列作品展。此次展览共展出了赵志军为骑友绘画的肖像作品122幅,通过这些细腻入微、情感丰富的肖像作品,不仅展现了骑行者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身姿,更深刻地挖掘了这一行为背后所蕴含的自由精神、探索勇气以及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态度。8.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书画展。展出的作品浓墨重彩,意境深远,热情讴歌了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伟大成就,彰显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金台、热爱生活的拳拳之心,以及追求真善美的高尚情操。9.举办“盛世国风”三稿堂第二届临书展览。此次入展的70余件作品取法乎上,直追晋唐,同帖不同貌,较全面地展示了三稿堂师生研习经典法帖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表达了新时代书法爱好者与古为徒、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的艺术追求。10、书法公益讲座分别走进宝平路社区和瓦场街社区,我馆副研究馆员任爱国分别以中国书法简史和颜真卿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为主题,从先秦书法讲起,历经秦汉、魏晋、唐宋元明的发展历程,为书法爱好者们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书法历史画卷。11.在宝陵村举办“大地欢歌唱响宝陵”之“四季村晚”夏季大联欢,用质朴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讲党的好政策,丰富村民文化生活。12、参加“大地欢歌舞动三秦”宝鸡市广场舞大赛,我馆组织选送的作品《大老碗》获得优秀奖和组织奖,融合了关中“老碗”民俗特色的作品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13、推选十一部文学原创作品参加陕西省文化馆第二届“百花绽放”群众文学创作大赛,其中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两名,获奖人数在各县区排名第一。14、参加2024年宝鸡市马拉松路演活动,组织4支队伍分别在金台市民中心、国金大厦、东岭金融广场、石油中学点位进行路演助威,获得参赛人员和群众的好评。15.全年定期调研与指导全区11个分馆开展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开展分馆专干培训2次,推动总分馆工作取得成效。16.微信订阅号及视频号全年发布91期,阅读量累计3万人次。举办金台区2024年市民大舞台线上优秀文艺作品展25期、“鸿爪雪泥”——迎新年扇面小品书画线上展3期、“巾帼绽芳华翰墨迎新年”女子书画作品线上展3期、艺术线上培训班5期。丰富数字文化资源,更好地丰富辖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二)免费开放工作继续做好免费开放工作。一是坚持365天免费开放电子阅览室、非遗展厅、艺术展厅、艺术训练室等工作。二是合理安排常年来馆活动训练的20个群众艺术团队来馆里排练、活动,包括舞蹈队、艺术团、模特队等。经过多年的辅导与培养,这些团队已成为我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常年配合区上中心宣传工作参加各类公益演出活动。2024年争取资金40万元,实施文化馆维修改造工程和防水工程,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环境,满足文化活动需求。(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遗保护工作是文化馆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目前,金台区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2项,其中省级非遗项目3个,市级非遗项目6个,区级非遗项目53个;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人,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9人;现有非遗展厅2个,市级非遗传习所、省级非遗工坊各一个、区级非遗传习所4个。1、举办“文化进万家非遗过大年”金台区非遗美食展销活动,汇聚了金台区各类非遗特色小吃,扩大了金台非遗美食品牌的影响力,有效推介了金台非遗美食文化。2、在上海宝山举办“相约宝山品味金台”宝鸡市金台区美食非遗展,上海市民现场观摩非遗技艺、美食制作并品鉴交流,同步启动线上非遗美食直播带货,活动持续三天,启动仪式当天,25家非遗展台展品销售一空,油泼辣子、擀面皮、马勺脸谱等备受喜爱,当天收到订单近万份。3、举办金台区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展现了金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创新精神,也让群众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制作工艺和传承故事,感受非遗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4、群众路街道龙泉巷社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在社区”试点挂牌,指导龙泉巷社区坚持“人民非遗人民共享”的理念,支持非遗传承人李怀玉成立拓印技艺工作室,研发非遗产品上百种,开展拓印技艺进学堂活动,目前已培养6名拓印艺人,吸纳当地群众就业5人。5、举办金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培训会2场。进一步提高全区各级各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法规意识和思想水平,增强非遗传承人的责任担当,提高非遗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和水平,促进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发展,推动我区非遗保护工作,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由宝鸡市群艺馆举办的“祥龙献瑞山花迎春”宝鸡非遗优秀线上展、“匠心筑梦山花迎春”第二届宝鸡民间文艺精品展,共7人21件作品入选,我馆被评为优秀组织奖。7.成立区级非遗评审小组和专家组,组织评审第九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第十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公示。(四)认真做好创文创卫工作根据市、区相关安排,我馆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公共文化设施创文测评标准逐条进行落实,设计制作了各种公益宣传广告,张贴了禁烟和无障碍标识,定期开展卫生大扫除,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有力地配合了创文复审工作。同时按照区创文办及东街办事处安排,我馆严格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工作手册》中的具体要求,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做好长青路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参加“大地欢歌舞动三秦”宝鸡市广场舞大赛,我馆组织选送的作品《大老碗》获得优秀奖和组织奖,融合了关中“老碗”民俗特色的作品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推选十一部作品参加陕西省文化馆第二届“百花绽放”群众文学创作大赛,其中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两名,获奖人数在各县区排名第一。组织2024年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活动88场,为各镇街均安排了8场演出,线上线下累计观众近10万。在上海宝山举办“相约宝山品味金台”宝鸡市金台区美食非遗展,启动仪式当天,25家非遗展台展品销售一空,当天收到订单近万份。群众路街道龙泉巷社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在社区”试点挂牌,支持非遗传承人李怀玉成立拓印技艺工作室,研发非遗产品上百种,目前已培养6名拓印艺人,吸纳当地群众就业5人。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匠心筑梦山花迎春”第二届宝鸡民间文艺精品展,共7人21件作品入选,我馆被评为优秀组织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设施设备不足。文化馆即将开展国家等级文化馆创建工作,存在场馆面积、设施设备、数字化资源严重不足等问题。2.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且因人员抽调,造成人员紧张等问题。3.经费不足,无业务预算经费,导致高质量的群众文化活动无法开展。改进措施:我馆通过人才中心招聘解决专业人员不足问题;努力多渠道争取中省资金来提升改造办馆条件。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立足总馆辐射分馆,推动全民艺术普及(二)繁荣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金台文化品牌影响力(三)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