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社会经济调查中心

汉中市南郑区社会经济调查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2-25 11:45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社会经济调查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农村住户、粮油产量、城镇居民收入调查,农林牧渔业综合统计等相关业务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办西大街24号
法定代表人 袁元
开办资金 20.8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统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62万元 14.65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社会经济调查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抓好农业统计常规工作。一是召开业务培训会。全年召开业务培训会3次,专题培训会2次,主要对农业统计任务进行安排部署,讲解农业统计制度,对工作中易错点、难点以及方法措施等进行提示和强调。二是下发了《关于2023年农业统计年报和2024年定期报表目录的通知》,每季度向各镇(街道)作出工作安排、报表要点提示和上报要求。三是监督指导镇(街道)统计人员做好基层统计数据审核,严格实行报表送审制度、查询制度和数据质量评估制度,按时保质完成了各种定期报表任务。抓实城乡居民住户调查。一是夯实工作责任。2024年以来,组织召开区级领导调度会3次,召开部门推进会4次,农业、人社部门各自包抓住户调查点,核查记账户惠民政策享受情况,协助催收季度增收因素材料。健全区、镇、村、户四级责任体系,明确统计部门抓业务、行业部门抓监管、镇(街道)抓协调、村(社区)抓落实,构建全方位住户调查责任管理体系,修订健全住户调查工作考核机制。二是提高住户记账能力。坚持每季度召开住户调查业务培训会,通报存在问题,讲解注意事项,安排后期重点工作,全年累计集中开展培训3次;持访户“一对一”指导;举办全区住户调查专题培训班。三是抓经费保障。为进一步增强记账户工作积极性,我区提高了辅调员记账户的补贴标准,其中辅调员补贴标准根据考核情况,执行200元、300元、400元标准;记账户补贴标准根据考核情况,纸质记账标准150元/月、115元/月,电子记账标准200元/月、165元/月、130元/月。对辅调员代记账3户以上的,情况特殊的调查点,执行额外补贴标准。2024年以来,累计兑现住户调查工作经费35.04余万元。同时,主动开展“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活动,为记账户送冰糖、绿豆、茶叶、电暖器、毛毯等物资,争取辅调员、记账户的工作支持。(三)促进专项调查监测顺利开展。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调查。按照《2024年陕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调查工作的方案》和市调查队工作有关要求,我单位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于2024年7月19日至8月5日,抽调6名业务干部,分成3个核验小组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核验。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单位分配了去年新购的6台测亩仪、一些相关药品和防晒用品,以及租赁专车等保障措施。核验组分成3个核验小组对抽选的17个村(社区)的全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台账进行了现场核验,通过询问农户种植情况、使用测亩宝现场测量及实地调查等形式,详细了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经营主体、种植面积、种植模式、种植品种等,对村级台账数据与现场核验种植面积是否一致进行详细对比,以确保上报基层台账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四)加强统计基层基础质量核查。按照2024年农业统计调查源头数据质量核查的通知安排,成立农村统计工作核查小组,下发《汉中市南郑区统计局关于开展农村统计工作核查的通知》,对全区22个镇(街道)农村统计工作核查进行部署,深入镇(街道)、村(社区)进行核查抽查,对粮食畜牧业等重点数据质量进行检查。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4年,各项工作严格落实、顺利推进,圆满完成了省、市、区安排部署的各项农村统计工作任务,为推动我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统计服务。(一)社会效益:1.为社会各界做好农业方面统计咨询,提供好农村、农业方面统计数据和统计服务。2.通过住户收支调查,进一步掌握了全区城镇和农村居民收支情况,为下一步区委、区政府制定增收、就业政策提供依据。(二)经济效益:通过为业务主管部门做好统计预警,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和统计分析,2024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79.04亿元,同比增长6.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预计46.48亿元,同比增长6.7%,农业经济呈现了持续稳步增长的态势。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农业农村基础工作方面。一是由于统计员更换频繁,2024年22个镇(街道)有10个镇的统计员进行了更换。导致统计工作不衔接,统计资料出现遗失。二是统计台账数据不齐全。核查中发现部分镇历史数据不齐全,涉及村级数据未填。三是资料保存管理不规范,个别镇历史统计报表保存管理未按要求装订成册。2.数据质量方面。一是镇级报表与各村汇总有所出入,个别不一致。二是村级报表人员对指标理解不到位,基层账册出现错误。三是个别统计员工作不仔细,出现报表数据错录。四是个别镇部分表种村级报表缺失,无法进行核实。五是部分村级报表整理不规范,缺少台账或组表等数据印证资料。(二)改进措施1.加强基层统计业务培训,加快推进农村统计规范标准。加大对镇村(社区)统计员的业务培训,增强镇村(社区)统计员的工作责任心,提升统计员的业务素质,强化农业报表数据逐级审核力度,提高镇村(社区)数据上报质量和统计服务水平。继续建立健全农村统计规章制度,并进一步做到制度上墙。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要有严谨、规范的农村统计数据生产、审核、报送流程,要建立健全农村统计资料的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使各项农村统计工作有章可循、依规开展,使源头数据采集规范、真实准确。2.持续健全完善农村统计台账。要严格按照统计报表制度规定,认真收集并保存好各类原始统计报表,建立健全农村统计数据分村(社区)的统计台账,各村(社区)要逐步建立分组统计台账,确保源头数据有据可查,真实可信。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学习,有效提升履职能力。一是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党建引领作用。通过理论学习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立足岗位深入学习专业知识,认真研学统计制度、调查方案,吃透指标含义,针对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分析探索解决方法,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工作水平。三是关注“三农”政策信息,了解区域农情走势,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做好统计服务,增强统计的观察力、判断力。(二)加强统计法治,不断夯实法治意识。一是逢会必讲统计法,通过普法宣传活动和学习统计违法典型案例,使统计人员了解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违法责任追究。二是加强对基层报表的审核评估和对统计数据的管理,坚决杜绝统计数据的弄虚作假行为。三是坚持以提升数据质量为中心,加大对瞒报、虚报等统计违法行为检查力度,积极营造依法统计的良好环境。(三)健全各项制度,加快推进农村统计规范标准。继续建立健全农村统计规章制度,并进一步做到制度上墙。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严谨规范做到农村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报送流程。建立健全农村统计资料的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使各项农村统计工作有章可循、依规开展,使源头数据采集规范、真实准确。(四)加强数据质量核查力度,有效提升数据质量。一是实地核查镇村提供的数据是否真实可靠;二是通过部门联席会议等方式比对数据存在的差异,并进行分析和把握生产形势。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