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武县> 长武县恒大小学

长武县恒大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2-25 10:20
单位名称 长武县恒大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昭仁大街西段代岭村
法定代表人 魏宝发
开办资金 423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长武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090.11万元 3665.11万元
网上名称 长武县恒大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8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登记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一)党建工作筑牢核心党支部以《党章》《支部工作条例》为指引,参照《长武县中小学党建工作手册》细则,严格遵循党内规章制度,有序开展组织生活。本年度,党员大会召开20次,支委会16次,党课4次,并成功举办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暨民主评议党员大会,有力推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提升党员政治与党性素养。创新政治学习形式,将其融入校委会、教师例会和教研组会,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教育法规政策,实现政治学习常态化。借助“三会一课”、警示教育、知识测试、自查自纠、承诺践诺等手段,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拓展学习《教育部规范管理年十二条严禁》《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纪律条文,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恪守职业道德,以良好师德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强党内执纪监督,对教师聘任、评优评先、大额资金使用等13项议题,实施“事前审议、事中监督、事后审核”全程管控。在“校园餐”专项整治中,针对学校自查的3个问题(如灭蝇灯数量不足)和上级反馈的2个问题(如出入库台账不规范),迅速整改到位。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严格落实微信群、公众号教育局备案,新闻稿件支部审核,报告会、讲座上级党委审批,校园刊物学校把关等制度,营造清朗校园舆论环境。(二)师资建设助力成长学校推行“师德为先、骨干引领、全员提升”的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大力推进“青蓝工程”“135成长计划”及名师工作室建设,构建多层级教师成长体系。积极组织教师参与线上线下多元培训、教学研讨与观摩交流活动,涵盖学科教学、教育技术、课程设计等领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丰富资源与平台。举办教学技能竞赛与基本功大赛,激发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热情,6位教师在县级及以上赛事获奖,其中赵娟老师入选“陕西省教学能手培养对象”,入党积极分子文鑫等3位老师在县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和体音美教学评赛中表现优异,少队辅导员贺喻老师在团县委少先队教学能手评赛中获二等奖,鱼亚强老师于咸阳市思政课教师“三百”提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鱼亚强、黄静老师在咸阳市微课大赛中分别斩获二、三等奖。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通过警示教育、案例剖析、师德演讲等形式,增强教师师德意识,规范教学行为,塑造良好教师形象,督促教师杜绝失德失范行为。(三)德育工作塑造新人学校牢固树立“抓德育即抓教育、抓德育即抓质量”的理念,积极开展契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德育主题活动,有机融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心理健康教育,寓教于乐、寓德于行,形成“以思政课为基石,主题活动为依托,少队部为阵地,红色教育为契机,文化建设为辅助”的德育模式。本学期,优化思政课堂教学,教师依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案,运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多元方法,提升思政课吸引力与实效性。严格落实思政课联系听课制度,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与经验交流,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丰富红色教育形式,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举办主题班会、开展故事演讲比赛等,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正确价值观。深化养成教育,细化行为规范,强化日常监督检查,通过文明班级、行为示范标兵评选等活动,激励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强化班会课育人功能,围绕文明礼仪、环境卫生、纪律规范等主题开展活动,推动学生自我管理与提升。精准实施资助育人工作,依政策标准和程序精准识别资助对象、发放资金,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全特殊学生关爱帮扶机制,教师定期家访、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社团活动蓬勃发展,开设文化艺术、体育竞技、科技创新、传统文化等30个社团,学生参与率达100%。社团教学因材施教,依学生兴趣特长定制计划,培养团队协作与创新实践能力。(四)教学工作提升内涵本学期,我校以《咸阳市中小学校三项常规基本要求》为指导,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规范教学秩序。教导处定期检查教学计划执行、课程安排及教学进度,确保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深化“双减”政策落实,完善作业管理机制,建立公示、审核、评价制度。教师依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分层设计作业,合理配置基础、拓展、实践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及时辅导困难学生。积极开展作业展评与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竞争意识。扎实推进教科研活动,举办教科研论坛,围绕教学重难点、方法创新、课程整合等研讨,为教学改革指明方向。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开展师徒结对公开课、示范课,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推进课题研究,新立项省级课题5项、市级7项、县级1项,课题紧密结合教学实际,支撑教学改进。学科活动丰富多样,语文开展经典诵读、书法、作文竞赛;数学举办计算大赛、数学周活动;英语组织口语比赛、英语剧表演、英语周活动等,参与面广,有效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持续建设书香校园,保障阅读课时,加强阅读指导,开展读书分享、笔记展览等活动,营造浓厚阅读氛围。强化写字教学,教师悉心指导学生规范书写,书写水平显著提升。重视劳动教育,劳动课程进课表、进课堂,组织校园卫生清扫、绿化养护、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加强薄弱学科管理,增加体卫艺教学资源投入,优化师资配置,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举办体育联赛、科技节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课后服务,坚持“5+2”模式,丰富课程菜单,设学科辅导、兴趣拓展、社团活动等课程。打造智慧“双师”云课堂,引入优质线上资源,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加强课后服务管理与考核评价,学生满意度达90%。精准落实“五项管理”,严控学生在校时间、作业总量,保障睡眠;规范手机、读物管理,加强体质健康监测,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定期向家长宣传政策与学生情况,形成教育合力。强化教育信息化建设,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参与各级信息化竞赛,教师在微课、信息技术融合课比赛中获奖5项。利用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开展线上直播教学,促进资源共享与应用。探索教育评价改革,基于“五育并举”构建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运用“学生新五育评价系统”从品德、学业、身心、艺术、劳动等方面多元评价学生。借助数字化平台记录反馈学生成长数据,为教学改进与学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五)安全后勤稳定校园构建严密安全管理网络,全体教职工明确安全职责,逐人签订安全责任书。严格执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机制,依“一天一巡查,一周一普查,一月一研判”工作法,值周领导、教师和值班教师每日巡查,分管领导每周普查,班子成员每月研判,确保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整治,校园安全无死角。强化安全教育宣传,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应急演练等形式,开展防溺水、火灾、交通事故、校园欺凌等安全教育,覆盖全体学生。落实13530安全教育制度,提升学生安全与应急避险能力。加强重点学生管理,建立特异体质、行为问题学生台账,教师一对一帮扶辅导;开展法制与警示教育,引导学生守法。规范校园安保,保安严格门禁制度,持械巡逻;值班教师坚守岗位,保障校园安全稳定。科学防控疫情,执行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追踪、消毒等制度;加强卫生室建设,储备充足防疫物资,开展防控知识培训,提升师生防护能力。深化家校共育,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讲座,加强家校沟通协作;联合家长排查校园周边隐患,督促家长履行校外监管责任,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优化后勤管理服务,加强水电资产管理,节约水电;完善物品采购审批流程,规范校产登记、保管、使用制度,定期盘点。规范营养餐管理,遵循“1234”模式,全程监管食材采购、加工、配送、就餐;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确保营养餐安全营养可口,学生就餐满意度达90%。严格财务管理纪律,执行学校财务制度,规范经费审批、报销流程;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定期清查固定资产,确保账实相符;精准核算课后延时服务费,规范收费退费与票据管理,保障学校财务工作有序。取得的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圆满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基础设施建设全县一流,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师福利待遇不断提高。2024年,学校获得县级足球联赛优秀组织奖,少先队工作优秀奖等。今后,我们将紧扣学生快乐成长、教师幸福工作、学校内涵发展三条主线,潜心教育、矢志创新,努力争取更大的工作实绩。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部分教师对“学生新五育评价系统”操作生疏,评价指标理解浅,过程主观随意,数据录入不准时;评价结果未有效用于教学改进和学生激励,应用导向模糊。2.少数教师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方法传统单调,课堂互动少,难以契合学生多元学习需求。3.个别社团指导教师专业素养欠佳,教学内容方法欠系统专业;部分社团场地器材匮乏,制约活动质量规模提升。(二)、整改措施1、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和引导躬身践行两个重要途径,时刻抓好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升。2、加强规范养成教育,同时做好德育评价引导,可采取“十星”评价手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紧跟前沿趋势,创新教学模式方法。加强与先进学校交流合作,借鉴成功经验成果,提升学校教育品质特色。2.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资源,增加外出学习交流机会;支持教师教研创新实践,参与高层次课题研究与成果评选,助力成长为专家型教师。3.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丰富校园文化与实践课程,搭建展示锻炼平台;加强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完善学校管理与评价体系,推进精细化管理,优化流程决策;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构建科学多元动态评价体系,发挥激励导向作用,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4月县级足球联赛优秀组织奖2024年5月少先队工作优秀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