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陈仓区> 宝鸡市陈仓区农业宣传信息培训中心

宝鸡市陈仓区农业宣传信息培训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2-25 09:38
单位名称 宝鸡市陈仓区农业宣传信息培训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农业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的宣传普及,农业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发布,组织实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以及农民科技教育培养等工作。
住所 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南环路西段
法定代表人 吴景生
开办资金 78.8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陈仓区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3.06万元 70.19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陈仓区农业宣传信息培训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培育初级高素质农民201人按照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制订的《高素质农民培训规范(试行)》要求,根据《陕西省高素质农民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和宝鸡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大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力度,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打造一支能够“产业引领,行业示范”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我们认真开展需求调研,切实落实各项培训措施,完成理论教学、实践实习、线上培训、班级评价等培训工作。总计完成200学时,其中:完成理论教学60学时,实践实习120学时,线上培训20学时以上。培训初级高素质农民100名,通过考核认定100名。通过系统培训,提升了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业生产技能。我们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前瞻性,确保培训内容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相适应,帮助农民掌握最新的农业知识和技术。(二)、扎实开展脱贫村致富带头人培训,为乡村振兴赋能2024年继续承担脱贫村致富带头人培训任务411人。为增强脱贫村致富带头人创业本领,拓宽致富门路,发展壮大产业,提升脱贫成效,我们结合春季农业技术大培训活动,深入基层调研摸底,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确定了培训内容。按照“稳粮保供”的思路,将采取集中培训、走出去培训、专题培训、深入镇村培训等多种形式融合开展培训工作,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我们通过案例教学、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员们学习到实用的致富经验和技术,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和创新精神。(三)、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做好学员跟踪服务围绕区域农业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我校全年共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2500人次,有效提升了农民的科技素养和农业生产能力。在新街镇、赤沙镇、周原镇、县功镇、幕仪镇、阳平镇等镇村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民科技培训20场次。定期举办农业科技讲座和研讨会,邀请农业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和指导,为农民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同时,对往届高素质农民进行了产业发展技术指导,解疑答惑;宣讲了新时代农民教育培训相关政策;学习了“千万工程”人才振兴经验做法。累计跟踪服务农民500多人。(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户动态监测与技术帮扶:我校组织技术团队深入基层,对脱贫户进行动态监测,确保不出现返贫现象。全年下村技术帮扶脱贫户15人,共开展6次帮扶活动。同时,我校5名农技人员深入阳平宁王村,指导粮食种植面积达100多亩,跟踪服务25人,有效提升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此外,我们还针对脱贫户的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确保脱贫成果的稳定和可持续。(五)、撰写工作动态,树立典型代表在区政府网站、市农业农村局网站发表《陈仓区农宣中心开展高素质农民跟踪服务技术指导》,《陈仓区农宣中心开展促春管、保播种、夺丰收技术指导》,《陈仓区农宣中心荣获2023年度全省农民教育培训系统调研报告成果“优秀奖”》等信息7篇。向市农宣中心上报《抓典型树标杆促产业---陈仓区高素质农民培育“五抓五促五引领”》,《宝鸡市陈仓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践与思考》荣获2023年度全省农民教育培训系统调研报告成果“优秀奖”。通过编发信息,宣传报道等形式,充分展现我区高素质农民先进事迹,展示了我区高素质农民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示范带头的作用,宣扬了高素质农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为民服务意识,体现了我区高素质农民的责任和担当。同时,积极挖掘和宣传高素质农民先进典型,如齐昆、齐叶叶、刘星星等,通过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六)、协调完成农业短视频拍摄上报工作通过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育学员短视频制作技术,鼓励学员发表农业科技短视频等方式方法,协调齐叶叶等高素质农民发表农业科技科普短视频作品80多部。中心王振西老师制作的短视频作品《合理选择适合农药》,荣获陕西省农广校系统说课比赛二等奖和宝鸡市农广校系统说课比赛一等奖并被中央农广校宣介为全国优秀农民教育培训教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育、脱贫村致富带头人培训,以及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培育了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活力。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得到了省市区各级的充分肯定。通过宣传农业农村有关政策法规,扶贫政策、惠农政策,得到群众欢迎;宣传新型经营主体的成功经验,鼓舞了新生代农业创业者,启发了创新者的智慧。树立典型,激发青年农民创业热情,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尽管我们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1、部分农民对新技术、新理念的接受程度有限,培训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2、高素质农民帮扶指导缺乏长期规划和持续跟进,影响了培育的效果。3、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学质量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4、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经验不够,总结培育模式培训经验不够精炼典型。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二)改进措施:1.深化教育培训内容结合陈仓农业生产和农民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农机化新技术等,以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业技术水平。2.优化教学方法采用集中办班、网络直播、技术讲座、实地指导等多种形式,确保培训内容的有效传达。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农民田间学校、科技赶集等方式,提高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参加说课及赛教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引进更多优秀教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4.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经验定期组织农民参观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如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农场等;鼓励农民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5.建立学员跟踪服务机制建立学员跟踪服务机制,为学员提供生产经营指导、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通过微信群、云上智农APP等方式,加强与学员的沟通和联系。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100人。通过“理论讲授、基地实训、帮扶指导、扶持发展”等教学环节,全面完成培育工作任务,并进行考试考核,量化打分,组织认定。积极线上培训,利用网课、微信、电话等形式,进行技术咨询、服务指导和跟踪服务。(二)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大对高素质农民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激发更多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我们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广泛宣传农民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三)加强培训效果评估:建立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定期对培训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培训质量。我们将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收集学员反馈,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完善产业帮扶机制:加强与政府、涉农企业等各方合作,完善产业帮扶机制,确保帮扶项目能够长期稳定运行。我们将探索建立长效帮扶机制,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技术服务等手段,帮助农民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产业帮扶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五)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模式,如线上培训、远程指导等,以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的新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和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荣获:宝鸡市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办公室“全市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宝鸡市农业宣传信息培训中心“全市农业宣传信息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宝鸡市陈仓区农业农村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