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绥德县林草资源管护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森林防火提供服务保障;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和防火安全检查;组织制定和实施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编制修订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森林防火指挥部日常工作。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检疫、防治。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与管理。 | |
住所 | 绥德县龙湾底湾40号 | |
法定代表人 | 孙辉 | |
开办资金 | 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绥德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1万元 | 74万元 | |
网上名称 | 绥德县林草资源管护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单位名称由绥德县森林病虫和火灾防治中心变更为绥德县林草资源管护中心(绥德县林草执法大队、绥德县森林草原防火中心);由绥德县林草资源管护中心(绥德县林草执法大队、绥德县森林草原防火中心)变更为绥德县林草资源管护中心(绥德县森林草原防火中心)。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具体业务(一)林业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1.林草有害生物防治目标完成情况依据目标责任书,全力防控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全县59万亩林地中,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3.4万亩,属轻度发生,成灾面积为0;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未发生;林业鼠(兔)、鼠(兔)害防治面积0.96万亩次,发生面积0.48万亩,成灾面积为0;新造林与中幼龄林鼠(兔)害致死株率均为0,圆满完成全年工作目标。2.林草生物灾害监测工作开展情况(1)强化监测预报。设置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监测点各16个,常见病虫害固定监测点9个,利用诱捕器、杀虫灯等工具,配专职人员定时监测上报,做到第一时间预防、发现、治理。(2)林草有害生物监测调查情况。全县林业有害生物虫害2.5万亩、鼠(兔)害0.48万亩、病害0.43万亩,主要有害生物涵盖柳沫蝉、枣飞象等多种,为防治提供精准依据。3.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开展情况(1)完善检疫登记报检等制度,提升监管服务能力对122家涉检单位(涉木42家、涉苗90家)备案登记,落实防控通告,严格执行苗木等落地复检,把控外来生物入侵。(2)规范检疫程序,提升履职尽责能力规范检疫流程,建技术档案,落实监管责任。完成苗木产地检疫8895亩,办理产地检疫合格证5份,办理植物检疫证书3178份,调运检疫各类苗木3393.74万株、种子1.72吨、木制品326立方米,复检1451批次,各类苗木花卉787.98万株,木材7436立方米,保障检疫质量。(3)强化道路检疫检查,提升疫情封锁工作质量设2个临时检疫点与1个稽查队,旺季派执法车巡检苗木运输与绿化工地,阻截疫情传播。4.强化检疫执法力度,提升执法工作质量融合日常工作开展执法检查,6-7月开展“护松2024”专项整治行动检查涉木企业29家,核查证书55份,复检木材1065立方米,光缆、电缆盘23件,查处8起违法案件,罚款1.3万元,规范行业秩序。5.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工作(1)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重点区域设松褐天牛、美国白蛾监测点各16个监测点,依据时节点观测调查;秋季完成全县范围内2.1086万亩松林地及36家涉松木企业、加工和交易场所的松材线虫病疫情专项普查工作。(2)经济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完成情况对红枣主产区16个村发放药械进行“群防群治”和“统防统治”;对沿黄区域16190亩红枣主产区用无人机与人工协同进行统防统治;建设红梅杏示范园70亩,统防统治7500亩,守护经济林。(3)生态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完成情况通过药剂防治与绿色无公害技术对生态林进行病虫害监测防治,完成市级示范点建设500亩,多处林区防治2千多亩,幼林区多元防治鼠(兔)害0.324万亩,无公害防治率92.3%。(4)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完成情况踏查5条线路、4.01万亩草原,涉15乡镇,形成74条踏查点数据、61个标准地,累计调查草原有害生物272个、制标本25种,圆满完普查。6.积极开展行业宣传3-4月深入企业、工地宣传法规,借植树节等活动,多平台推送11条信息,提升社会关注度。(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1.古树名木保护1-7月进行古树名木资源复查和补充调查。本次新定散生古树名木145株(含新增31株),古树群2个(共80株),涉11个科、13个属、14个种。按保护级别分,特级古树3株、一级古树14株、二级古树15株、三级古树113株,共涉及15个乡镇59个行政村。2.野生动植物宣传经电视台、公众号等平台,借“野生动植物日”等活动,入镇、校等宣传30余次,增强公众保护意识。3.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做好日常监测与防控,科学合理设置候鸟等野生动物观察点、巡查路线和监测样地,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按照“勤监测、早发现、严控制”的要求,严密监测本区域候鸟等野生动物种群动态,按时上报监测信息。4.“2024清风行动”工作开展情况“2024清风行动”工作开展,联合多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出动执法车12次,出动执法人员60余人,监督检查经营市场、商户30余家。5.野生动物救助工作情况救助白天鹅1只、蓝孔雀1只,移交至榆林市野生动物救助管理中心。(三)森林草原防火工作1.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清明节”“寒衣节”“冬至”等重要节日,在重点林区进山路口发放鲜花、法律法规等宣传品,提倡广大群众移风易俗,鲜花祭祀、文明祭祀、;通过“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月”、“森林草原防火宣传进校园”、“进乡镇”、“进社区”、等活动;结合群发短信、电视台、朋友圈、县融媒体和森林防火宣传微型电子杆不间断喊话提醒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2.抓好源头管控,加强隐患排查力度。组织森防员对城区重点林区进行日常排查巡护;协同绥德输电运检全面排查穿越林草区输配电线路隐患;全年各级林长参加防火检查14人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排查整治火灾隐患2起;我中心制定专项行动方案1个、派出检查组1个、排查火灾隐患2处、建立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台账2份、整改火灾隐患2处;摸排坟头65余座、重点区域设置临时防火检查站3个。3.加强森林消防员培训全年组织干部职工和全体公益性岗位森林消防员进行了两次培训。重点就森林草原火灾原理、安全防护与自救等理论与技能知识培训,让森林消防员了解火灾不同阶段采取合适的应对和保障自身安全等策略。4.物资储备情况20平米物资储备库一间,储备背负式风水灭火机、便携式风力灭火机、高压细水雾灭机等多种灭火物资,保障火灾扑救需求。5.完善值班制度严格信息报送,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制度,认真填写值班记录。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如实上报每月的火灾情况,做到报告信息畅通准确。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林草病虫害检疫防治1.经济效益。降低防治成本:及时检疫和防治可以防止病虫害大规模爆发,相比病虫害大规模爆发后的治理,成本要低很多,保护林草产业。2.社会效益。保障公共安全:有些林草病虫害可能会危及周边居民安全,如树木被蛀空后易倒伏砸伤路人,防治病虫害能够减少这类安全隐患。(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1.经济效益。生态旅游:独特的野生动植物景观可以吸引大量游客,为当地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生物资源利用:合理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如一些中药材植物能够为医药行业等带来经济效益。2.社会效益。文化遗产价值:野生动植物在很多文化中都有着象征意义,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教育和科研价值:野生动植物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人们可以借此了解生物进化、生态适应等诸多科学问题。同时也为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案例,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三)森林草原防火工作1.经济效益。保护林业和畜牧业资源:对于林业来说,森林火灾会烧毁大量林木,造成经济损失。在畜牧业方面,草原火灾会使牧草受损,影响牲畜的食物来源。减少扑火成本:有效的防火措施能够降低火灾发生的频率和规模,从而减少用于灭火的人力、物力和财力。2.社会效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森林草原火灾可能会威胁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防火工作可以降低这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火灾的发生会对当地的经济、生活秩序产生负面影响。三、存在的问题(一)人员问题:由于我中心业务较多,工作量大,难免出现顾此失彼现象,还有专业技术人员面临断层、短缺的问题。(二)资金保障问题:经费紧张,且防治防火经费尚未纳入财政预算,而防虫防火季节性、时效性强,致业务工作开展有所受制。四、整改措施(一)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吸引林学、生态学等专业人才加入。同时内部挖掘有潜力的员工,通过进修等方式培养为专业技术人员。(二)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防治防火等工作的计划,优先保障监测防治、防火等关键业务工作运行的投入,确保中心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林业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计划1.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防,狠抓防控监管,积极探索防控措施,加强检疫封锁,一旦发现及时除治,严防疫情传入。2.认真做好检疫工作,继续加强对调入我县的造林绿化苗木、木材及其制品的复检工作,加大对违规调运案件的查处力度,从源头上防范检疫性病虫害传入。3.抓好重点区域、重要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对城周的重点林区开展统防统治;积极申请经费,建设红枣、红梅杏经济林病虫害防治试验点,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加强鼠(兔)害监测防控,完成市政府下达的防治目标。(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计划1.继续大力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法》,认真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各项工作,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力度。2.对古树名木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和病虫害防治。3.进一步做好全县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加大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切实保护好我县现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4.继续加大项目储备。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级林业项目建设,推动县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5.组织开展对相关工作人员和业务骨干进行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培训。(三)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计划1.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增加宣传投入力度,二是拓宽宣传群体教育,三是丰富宣传形式,四是优化宣传内容。2.加大隐患巡查力度。一是充分发挥森林消防员的作用,对所管辖的责任区实行全天候巡查;二是不断完善隐患台账。3.加大野外火源管理力度。一要严格野外火源管理;二要突出重点实施分类管理;三要重点时段重点管理;四要重点人群明确监护人和负责人;五要重点摸清林区坟山全面建档。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