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情况如下:一、开展的业务活动(一)、德育为先,重视思想品德教育。1、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强化教职工政治学习,通过师德承诺、观看警示教育、专题培训等强化教师师德修养;通过法律法规等学习使全体人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价值观。2、进一步修订完善德育工作方案,创新德育工作方式,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利用开学第一课深化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熟记熟背的要求;发挥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育人途径效果,形成家庭、社会、学校育人合力。3、重视学生“三个习惯”即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开学第一天进行学生入学教育,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镇中心小学学生习惯礼仪教育校本教材内容,对学生在校各环节纪律进行全面而扎实的实际演练和教育;结合《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修订学生一日行为规范,醒目位置张贴并进行学习内化;开展学生在校全环节育人活动,对学生在校从入校、就餐、上课、课间活动、集会、如厕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并内化评比,促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4、加强少先队的建设,发挥少队育人功能;结合传统节假日、社会实践活动等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学生要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每周一个实践作业,让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以实践中感悟美德、学习美德。(二)、质量提升在教师,重队伍建设、促教师成长1、狠抓师德建设,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学校开学初进行了师德师风宣誓,并将承诺书进行公示;开展“我的师德故事”及“我的师德榜样”活动,让每个教师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又能在学校范围内发现同事的闪光点,教师们既肯定自己又学习榜样激励自己。2、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制定教师读书制度,落实每天半小时读书时间,为教师提供《新课程标准》、《课标解读》、《为学而教》、《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等书籍;每学期对教师读书有硬性要求,2万字读书笔记、一学期一个心得体会或教学案例、反思等。开展教师读书分享活动。以此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3、组织“青蓝工程”结对帮扶工作。本学期,三位刚入职的年轻教师在师傅的带领下,每周听一节师傅的课,师傅每周至少听一节徒弟的课,徒弟的教案经师傅审核后方可使用,这样让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促进新老教师之间的交流。(三)、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课业负担1.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务处成员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作业管理领导小组,明确落实各层各级人员职责。2.制定了《中街小学作业公示制度》。经班主任初审、教务处复审后的作业在学校公示栏位置进行公示,以接受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的监督。学科作业公示制度实行教学分管校长亲自抓,教务主任亲自落实,真正把学科作业布置、作业批改、反馈等环节落到实处,实现学生学习的“日日清、周周清”,做好学科作业的过程性管理和研究,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3.学校坚持学科集体备课制度,生成有学科特色的作业,凸显集体备课中对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要求,各班级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自已的班级作业,以保证达到减压减负的同时,学生也能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四)、强化管理,扎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1.认真学习《陕西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并严格按照办法要求编排时间表、课程表,开齐开足课程,开足课时,建立正常教学秩序;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按照课表上课,教师授课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效率化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变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率。2.扎实推进教研活动。为打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研学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教研组以集体备课活动为主,做到周周有主题、周周有安排、周周有记录,挖掘课程中学生核心素养,创新课堂教学,为教师把好课堂关打下坚实基础。3.重视课堂教学,多渠道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明确打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要求各教师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在课堂理念、创新课堂上下功夫,在钻研教材、研究学情、创新教学设计等方面下功夫。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一方面各教师每周坚持校内听一节其他老师的课,并按照课标进行评课;一方面在平行班级同头课进行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以取长补短;还邀请县教研室教研员对我校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听课诊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积极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通过多形式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五)、关注学生健康成长。1、重视近视防控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扎实做好每学期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宣传月教育,坚持每学期按时完成2次学生视力检测,建好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监督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严格落实教学使用电子产品时长、学生用眼环境、眼保健操、体育课、学生户外锻炼、考试次数等方面关于预防近视的规定,确保学生视力健康。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利用校本课程、综合实践等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保证每班每两周至少1个课时正常开展。3、关爱留守儿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认真统计新学年留守儿童信息;针对“五类”学生,建立台账,制定可行措施,提升关爱成效;坚持实行“爱心家长”与留守儿童的“一对一”帮扶制度,充分利用资源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切实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落到实处。4、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积极落实县局家校共育工作要求,制定家校共育工作计划,成立各级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定期组织家校共育活动,全方位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六)、安全教育警钟长鸣,做到防范于未然。1.加强领导,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制定并完善了各种安全工作制度以及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与全体教师、门卫、保安、食堂工作人员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2.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认真落实“13530”安全教育工作制度,利用班会、晨会等对学生进行预防溺水、交通安全、食物中毒、预防踩逃生自救、预防传染病和法治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扎实开展“每周一主题,每月一演练”安全活动,本学期开展了疏散逃生演练、消防安全演练、防踩踏安全演练及食品安全演练活动,学生均能做到迅速、有序撤离。3.做好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开学初对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整治,每周对学校重点部位进行一次排查,突出重点,强化责任,消除隐患,确保校舍安全。(七)、后勤保障,加强后勤管理1、继续做好学生营养餐管理工作,做好食堂及操作间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2、加强进出学校车辆管理和门卫管理,做好来客来访人员的登记工作。杜绝上班期间无关人员和车辆随意进出学校。二、取得的成效一年来,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学校被评为镇级先进单位;被泾阳县教育局评为追赶超越质量三等奖。上学年,我校8人次获县委县政府联合表彰。本学期,我校马丽老师获评县级教学能手,朱元冰老师以最高分获评市级教学能手并推荐评选省级教学能手,刘叶老师在区域联盟校公开课中脱颖而出。蒲粉、罗倩、任宇翔等青年教师承担镇区级公开课任务。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学校功能部室因学校现有建设用房有限未能设置。下一步,学校在新建教学楼及辅助用房中进行设置。2.信息化年度发展专项规划及计划等未制定到位,学生信息化技能发展受限。下一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专项发展规划和计划并积极落实。3.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略显滞后。表现在硬件建设达不到标准要求,学校还未制定优质均衡发展方案。下一步,带领教职工认真学习优质均衡发展指标,逐条解读,对照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并执行。四、下一步工作打算继续扎实落实“三项常规”,在常规管理方面加大对教学过程的检查力度和反馈力度,做到有检查必反馈,有反馈必复查;在教学常规方面注重备课、上课、辅导、反馈等环节措施的落实,抓反复、反复抓,让常规工作成为习惯动作,使学校工作有章可循;利用课前准备、节日活动、集会等方式加大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使良好习惯自小养成。探索完善学生评价方式,形成一套操作性强、符合学校实际的学生评价体系,以便科学全面的对学生作出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