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陵区民政社会事务管理中心(区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民政社会事务提供保障服务。承办收养登记、解除收养登记、婚姻登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与服务,殡葬管理,相关民政社会事业管理服务。 | |
住所 |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新桥路 | |
法定代表人 | 徐育兵 | |
开办资金 | 1.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杨陵区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94万元 | 0.6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杨陵区民政社会事务管理中心(区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民政社会事务中心在区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社会救助管理全面加强,兜底保障更加坚实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依托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大力实施社会救助审核权限下放乡镇、临时救助由急难发生地直接救助、网上申请救助等多项改革措施,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时效性和困难群众的满意度。全面做好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和防止返贫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工作,开展低收入人口认定和救助帮扶。截止12月底,我区有城乡低保对象428户782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629.9万元;临时救助238人次,发放救助金27.3万元;特困供养人员67人,发放特困人员供养金95.4万元;享受残疾人及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共计3199人,发放资金365.7万元。(二)养老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农村幸福院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面运行,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强化日常管理,拓展服务内容,提升为老服务水平。目前全区共有39所幸福院、16所日间照料中心,服务老人900余人。发放运行补助272.3万元,全面保障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顺利运行,为老人提供贴心服务。(三)社会事务管理不断创新,服务效率持续提升1.社会组织管理有序开展。完成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对连续两年(及以上)年检不合格或不参加年检的15家社会组织进行撤销登记行政处罚。建立杨陵区社会组织领域综合执法联席会议、资金监管协调机制,印发《杨陵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执法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杨政民发〔2024〕56号)。常态化开展打击非法社会组织和“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工作,做好行业协会商会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减免、降低、规范收费等举措减轻企业负担金额8.95万元,为行业协会商会企业松绑解压。2.殡葬改革工作扎实推动。加强文明殡葬宣传工作,通过微信、倡议书、农村大喇叭等方式积极开展文明殡葬宣传工作,联合区文明创建活动,深入镇村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向现场群众发放移风易俗宣传手册及彩页合计5000册,向群众发放婚俗改革小礼品1000余件,接受群众政策咨询600多人次。持续开展殡葬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抓好15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等工作,严查殡葬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推动殡葬行业规范有序。3.婚姻登记管理规范提升。开展婚姻登记跨省登记工作,为新人提供特色办证服务,引导新人的婚俗理念由“请登记、重婚宴”向“重登记、崇简洁、强责任”转变。在“520”、“七夕节”等特殊节日邀请区级主要领导为新人举行集体颁证仪式。自启动此项工作以来,杨陵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已为100余对新人举行了颁证仪式。4.救助管理工作有力有效。扎实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联合公安、城管部门,以流浪乞讨人员易集中活动和聚集区域为重点,开展联合巡查救助,救助并妥善安置救助流浪乞讨、临时遇困人员。今年以来,共救助流浪乞讨、临时遇困人员83人次。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养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以“小切口”推动“大民生”,完成5所社区食堂建设任务。在各镇(街道)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设施运营基础上扩展经营范围,截至目前,已完成东苑社区、邰东社区、阳光社区、永安社区、梁氏窑社区等5所社区食堂建设,为辖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便捷、优质的就餐服务,并得到老年人一致好评。2.不断提升婚姻登记规范化、制度化。全年共办理婚姻登记1712对,其中结婚登记778对,离婚登记255对,跨区县办理114对,跨地市办理94对。3.区划地名工作稳步推进。《杨陵区地名志》印刷出版。顺利完成杨陵区与扶风县、杨陵区与眉县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和西宝咸三交点联检工作。大力推动乡村著名行动,助力杨陵乡村产业振兴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024年,各项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按照年度目标任务“双过半”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民政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比较单一,低保救助、特困供养等仍以基本生活保障为主,缺乏生活照料、心理慰藉、健康护理等个性化服务。社会力量参与不够,活力不足。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围绕特殊困难群体,不断加强兜底保障能力。全面实施“两项政策”衔接并轨。定期对“两项制度”并轨试点改革工作进行调度和评估,收集梳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难点问题,对相关政策措施、办理流程进行进一步优化,全面开展低收入人口认定和救助帮扶。进一步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和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二)围绕优化服务质量,不断规范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开展2024年社会组织年检工作,规范社会组织内部管理制度,促进全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持续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清理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及打非工作,强化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监管,不断健全行业协会商会管理长效机制,持续规范会费收取标准和程序,提升行业协会商会会费规范化管理水平,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展整治殡葬领域专项行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三)围绕“一老一小”领域改革,不断细化工作举措。积极做好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申报认定工作,按时发放基本生活补贴。提质儿童队伍建设,督促加强镇办儿童督导员、村(社区)儿童主任队伍建设,定期对儿童福利保障相关政策进行培训。落实定期探访制度,动态更新儿童基础数据,指导儿童工作者定期走访辖区内儿童,了解儿童身心状况,精准提供需求服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