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武县> 长武县人民医院

长武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 2025-02-24 16:09
单位名称 长武县人民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保健与健康教育。
住所 长武县昭仁大街中段
法定代表人 马健钧
开办资金 31893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长武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478万元 33003万元
网上名称 长武县人民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69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登记的宗旨和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培根提神,淬炼坚定信仰。顺利完成党总支换届选举工作,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深入开展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清廉医院建设、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医药领域、医疗领域作风集中整治成效显著。(二)排沙显金,筑牢温暖根基。紧盯就医环境舒心化:投资21.1万元进行门诊楼墙面改造;投资121.7万元进行中医馆、检验科、病理科改造;投资92万元进行室外绿化、室内美化。按照舒心就诊目标规范科室建设标准,改善就医环境。紧贴就医过程暖心化:优化预约流程,通过优化门诊就医流程,缩短患者在门诊的滞留时间,方便群众就医;破除堵点,落实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避免重复检查和浪费资源,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紧扣就医服务润心化: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加强院前院内衔接,建立患者入出院“一站式”服务中心,优化入出院流程改善入出院服务;拓展随访服务,及时跟踪随访就医效果。(三)吹糠见米,增质医疗供给。强化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修订制定印发制度职责500余条,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效能。创新技术驱动,赋能高质发展:备案省级限制类技术7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1项。坚持专家引育,打造卓越专科:实施强科培优行动,打造优势专科,提升核心竞争力。深耕县域协同,强化区域发展:落实对口支援责任,同时,开展义诊、培训等活动,助推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县域医疗救治综合水平。深化联盟合作,开辟发展新景:充分利用好对口支援优质资源,助力我院肿瘤内科、呼吸内科等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四)精雕细琢,守护生命之光。严格医疗准入。依法开展医疗执业活动,最大程度保障医疗安全。严格审批收费:维护调整收费项目58项,备案12项,定期开展收费核查,减轻群众不合理的就医经济负担。强化医患沟通: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尊重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强化风险隐患防范:加强危急重症病人风险评估管理,明确警示标识,全面营造安全履职的氛围。强化优质护理: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深化优质护理内涵建设,开展护理延伸服务,提升护理水平。强化院感监测:开展各类院感监测降低院内感染风险。强化督导检查:定期督导检查,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提升,保障诊疗活动高效开展。强化应急保障:规范收集转运感染性废物,保护生态环境;组织召开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会2次、消防知识培训2次、消防演练1次。开展全员消防培训考核,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五)汗水洒尽,硕果收获蔚然成林。三级医院创建重磅起航,高质量发展赋能前行。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核心制度深入人心,制度落实更加凸显,落实情况更加鲜明,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基本形成。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新开设住院病区5个,增设身心医学门诊,新增4个重点学科,优质专科建设取得新突破;选派15名骨干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医院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开展院内培训20余次,覆盖医务人员500余人次,专业技能提升显著。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完成医院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与上级医院开展远程协作,群众在家门口可以获得三级医院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增强:开展健康讲座、义诊等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规范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随访和治疗,慢性病控制率显著提高;全年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硬件设施进一步改善:更新和引进了一批先进医疗设备,提升了诊疗水平;优化了就医环境,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医院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激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行精细化管理,降低了医院运营成本,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成效(一)取得的社会效益1、接诊门急诊患者26.15万人次,收治住院22305人次,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8.17天,手术3734台次,三、四级手术1726例;健康体检2.65万人次;2、院前急救2027人次,抢救危重病人769人次,抢救成功率97%。各类医疗保障589人次,应急保障125人次。3、门诊患者满意度为93.58%,住院患者满意度为88.97%,职工满意度为91.23%,(二)取得的经济效益2024年实现总收入1.92亿元,其中财政补助4371.89万元,医疗收入1.47亿元,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8.39万元,其他收入95.52万元。总支出1.87亿元。本年盈余482.89元,医疗盈余率6.54%,实现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盈余。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专科优势不明显。2、高层次人才短缺。3、信息化水平较低。(二)整改措施1、强化专科能力培养,打造优势专科。2、多途径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化人才梯队建设。3、利用医共体信息化二期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四、下一年度工作打算(一)‌深化内涵建设,提升服务品质‌一是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以三级医院创建为引领,确保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多样化需求。二是全面加强医疗质量建设。加强医疗过程管理,‌加强人文关怀等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高素质的医疗团队;四是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五是科学规划设施建设。完成年度改扩建任务、购置必备医疗设备,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六是强化医疗团队建设。加强对临床医师、护士及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团队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七是强化管理与质控。建立健全医院内部管理制度与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医疗流程与质量的监督与管理,保障医疗服务的安全与质量。八是完善质控监管梯队。分级进行检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加大医疗文书书写、培训、检查工作力度,完善护理记录单的内容。九是提升科研能力。鼓励医护人员参与科研项目,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升医院科研实力与学术地位。十是塑造品牌形象。依托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显著的诊疗成效,树立医院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强社会认同感和影响力。(二)‌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创新管理模式‌一是健全运营管理体系。依托医共体信息化二期建设,建立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医院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二是全面加强预算管理。实行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促进资源有效分配和使用。三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强化内部控制,防范风险。强化成本消耗关键环节的流程管理,降低万元收入能耗支出。四是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坚持和强化公益性导向,全面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持续优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五是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对编制内外人员待遇统筹考虑。落实岗位管理制度,激励人才脱颖而出。(三)‌推进基础建设项目,优化就医环境‌一是强化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精神卫生科建设、120急救中心改建、1号住院楼病房改造项目,改善院内就医条件,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二是改善空间布局与优化就医流程。‌对门诊楼等区域进行升级改造,拓展使用空间,优化功能区域布局,设置合理的诊室、留观区等,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就诊需求。‌三是更新便民设施。提供自主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四)‌完善分配制度,激发工作活力‌一是合理确定薪酬水平。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平,合理确定人员支出占公立医院业务支出的比例。二是‌优化绩效考核体系。细化考核指标,将工资待遇与服务质量、工作绩效等挂钩,激发员工积极性与创造力。三是‌创新绩效工资核算方式。实行以岗定责、以岗定薪、责薪相适、考核兑现。四是建立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鼓励开展高难度、高附加值医疗项目,提升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五是总量核定内自主分配。在核定的薪酬总量内,采取多种方式自主分配。自主设立体现医疗行业特点、劳动特点和岗位价值的薪酬项目,充分发挥薪酬优化医院收入结构,确保医院可持续发展。(五)提升同质化服务,构建县域医疗新生态一是提升管理创新。围绕核心任务,全面发力,致力于提升县域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医共体的运行效率,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健康服务。二是提升协同发展。‌深化对口支援,通过专家派驻、专科共建、临床带教、远程协同以及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助力提升县域医共体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三是‌建立健全帮扶机制。向卫生院派驻临床和管理人才,以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并开展乡村巡回医疗工作。四是推进资源共享与同质化管理。逐步建成资源共享中心,实行同质化管理,落实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选派骨干医师驻点基层,开展业务指导、慢病管理、中医康复等服务,构建分级诊疗闭环。五是优化信息化系统。升级信息化系统,推广互联网+医护服务,优化适老化就医流程等,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六)‌全力创建三级医院,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锚定创建目标。以创建工作为抓手,全面规范医院管理,改进医疗服务,统筹协调推进学科建设,补齐短板和薄弱环节,提升医院的整体实力和技术水平。二是做好资料收集。进一步规范、完善各类资料,全面做好各项台账资料准备工作。三是完成年度创建任务。按照创建任务安排,对创建工作进行定期督查考核,适时邀请卫生行政部门和专家组进行检查、指导;每季度完成一次自评。四是强化改进提升。从管理体系、医疗质量、病历管理、重点科室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强化改进提升,以确保医院能够顺利通过三级医院评审,不断提高内涵管理的质量。五是‌加强创建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三级医院创建宣传,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同时,加强与上级部门和兄弟医院的交流合作,借鉴先进经验做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2年11月14日-2027年11月13日证号:43586124861042811A1001;2、《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3年10月7日-2026年10月6日证号:610428201701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1月,被陕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陕西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