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管理保障。业务范围:土地承包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农村经济统计管理、农村经济体系管理、农村政策宣传 | |
住所 | 宝鸡市陈仓区南环路西段农业信息综合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王社民 | |
开办资金 | 70.5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陈仓区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6.3万元 | 15.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和谐稳定为目标,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4年,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切实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一是摸清“三资”底数,为“三资”监管工作奠定基础。二是加强培训力度,提高“三资”监管工作的业务能力。三是聚焦三资管理问题,抓好整改落实。自查并整改区级层面“三资”台账不健全、合同管理不规范、村务公开形式化、财务审批不规范共性问题4个。扎实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回头看”,对标合同审查要求的38个重点问题及分类整改等方面要求,按照“依法依规、统筹考虑、分类处理、协商解决”的思路抓好整改落实。四是全面推广应用省级“陕农经”平台,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监管信息化。五是排查管理漏洞,健全“三资”监管工作制度建设。六是顺利完成2023年资产清查和政改统计年报工作。(二)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指导服务工作。一是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保障流转双方权益。二是进一步巩固我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遗留问题调查摸底。三是土地承包合同变更工作有序进行,及时受理申请人关于土地承包合同变更的申请,并协调、联系、督促第三方测绘公司、省厅、中农信达进行数据变更、移交、质检等工作。四是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考评工作,重点围绕仲裁队伍建设、仲裁宣传培训、案件调处、工作制度创新、工商资本流转农村土地审查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等方面进行,并向市级上报《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考评的自查报告》。(三)大力培育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一是开展县(区)级新型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二是开展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突破年活动。按照市局安排,在全区31个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规范化建设突破年活动。三是立足指导、扶持、服务、规范的职能定位,将工作重心从注重数量增长转向量质并举,促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四是开展市级示范社规范化建设突破年活动,向13家市级示范社转发了市级示范社规范化建设突破年活动实施方案,并深入合作社现场指导工作。(四)积极推进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区建设。一是完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工作。完善我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工作,改进了托管服务主体与托管农户的对接方式,加强了托管过程监控,提高托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工作效率,打通了托管“最后一公里”,推进了托管工作质量提升。二是实施2023年度农业社会化服务粮食生产托管项目。三是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区监测和总结工作。(五)稳慎推进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宅建设管理。完善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机制,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二是开展全区农村宅基地管理审批情况专项排查工作。筹办、主持、参加农村宅基地专项排查会议。三是开展2024年度农村宅基地审批和2025年度农村宅基地需求统计调查工作。四是为全市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会议提供陈仓区答复资料。五是依法、依规、合理处置群众来访来信来电。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全面规范我区各村集体“三资”和财务情况,从今年5月份开始开展“陕农经”平台综合信息监管服务平台的推广运用工作。截止目前,共建立区镇村组四级组织账号1546个,完成了建账和会计初始化162个,录入会计凭证6534个,录入资产资源卡片17591条,录入集体经济合同3016个,建立了“银农直联”审批流,添加具备条件的组织账号158个。根据2023年政改年报统计,全区2023年农村集体经济收益10—50万元的村137个,占比87.2%;50—100万元的村13个,占比8.3%;100万元以上的村7个,占比4.5%。2、土地流转台账信息平台显示,我区土地流转台账信息平台流转合同备案业务数量为996件,待提交9件,未备案12件,已备案975件,流转面积6.3万亩,平均流转单价为600元/亩左右。经排查,我区因暂缓确权的共涉及东关、坪头等8个镇街18个村5411户,10560.5亩。确权确股不确地,共涉及11个村、70个村民小组、6032户。需勘误纠错的有7153户(包含农户信息和地块信息错误、漏户等情况)。年内配合区自然规划局完成合同变更3户,颁发不动产权证书3户。开展仲裁宣传活动1次,印制宣传条幅展板5个;案件调处1件;仲裁员培训1次。接待群众来电来访10余件,答复处理10余件,行政复议答复2件。3、陈仓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共565家,家庭农场共209家。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个,新建家庭农场15个。申报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创建市级十佳社1家,优秀社1家。目前农民合作社已修订管理制度8个,建立管理制度19个。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5个家庭农场承担了2024年省级农业专项项目,项目申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60万元。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陈仓区2024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项目,5家家庭农场承担陈仓区2024年家庭农场培育项目项目,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95万元。4、验收完成托管面积21.33万亩次,落实财政补助资金368.6825万元。完善区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库建设,已录入68家。正式成立陈仓区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签订联盟合作协议。组织陈仓区区级示范社会化服务组织评选工作,各服务主体积极申报。5、三年以来,全区共审批农村宅基地14户,审批面积4.56亩。摸清农村宅基地审批情况以及农户新增宅基地需求,农村建房需求户数2716户,用地需求812.5亩,拟使用新增计划指标806.5亩。处置群众来访来信来电23件,政策咨询等28例。其中“12345”和乡村振兴领域专项整治平台接批转件6件。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工作作风不够深入,下基层调研次数少,一般性指导多,点对点2、农经工作任务重头绪多,在人员少,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存在中心工作和常规性工作打架现象。(二)改进措施:1、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2、稳步推进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执法检查;继续治理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四、2025年工作计划1、是全面推进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区创建工作。2、是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3、是加强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建设和指导,完成市区两级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的创建工作。4、是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服务与管理,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扎实做好矛盾纠纷调解仲裁工作。5、是积极完成局里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