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泾阳味经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泾阳县姚家巷 | |
法定代表人 | 郭金峰 | |
开办资金 | 147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泾阳县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73.3万元 | 1388.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1、加强班子带队伍,细化管理见成效(1)继续实行校级领导年级负责制校长深入教学一线,加强学习研究,突出专业引领,积极听课、评课。班子成员分工协作,带课、听课、评课、巡课,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指导教育教学工作。(2)严格落实“三重一大”议事决事制度。重大事项决定之前,及时召开班子会、支委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确保决策公开透明。2、创新课堂教学,推动课程实施(1)根据学校文化和新课程理念,大胆创新“三真四环”课堂模式。“三真”生态,指“求真理、做真人”百年校训的求真知、说真言、践真行;也是学科素养目标下的真实情境、真实问题、真实思维。“四环流程”指的是“导学、自学、探究、检测”四个课堂教学流程,体现了学生先学、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和当堂检测的知识建构原理,辅之以“教学评”一体化评价支撑,全方位跟进学科素养生成落地。“三真四环”课堂的实施,使课堂活动开展具有实效性,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与提升。(2)整合课内外教育资源,推进“三个课堂”建设。开设8大类校本课程,持续抓好“三个课堂”、课后服务、“五项管理”的提质增效。厚植学科知识,夯实“第一课堂”;融合学科素养,丰富“第二课堂”,发展学生特长,助力全面发展,规范社团工作,提升课后服务水平。设置八大类19个社团,定期开展社团课,加强过程督导和总结考核,组织成果展示活动,开展社团展演和学科延伸期末考核。(3)重视学法指导开展学科月主题活动,发挥集体智慧,诊断现状,将富有学科特点的学法用于教学实践当中。(4)推动“双减”落地明确各科作业量和时长,层层审核把关,张贴公示,统筹设置作业总量。狠抓常规管理,促进规范办学规范办学行为,加强精细化管理开展“聚焦常规补短板,强化落实提质量”主题活动。全面查摆问题,精准施策,夯实“三项常规”基本功,进一步优化教风、学风和校风。规范部室使用,提升教学效果将功能部室的使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组织部室、处室人员参加专题培训会,研学《咸阳市中小学校功能部室管理使用规范》,明确实验操作的相关制度和流程,提高部室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应用能力。(3)齐抓共管,全力以赴做好中考备考工作。召开中考备考会,分析中考形势变化,加强信息整合,鼓舞士气,激发斗志。2024年中考实现新突破:普通高中上线人数528人,上线率达到80.12%,其中700分以上31人,660分以上131人。九年级14个教学班中,5个班级上线率达到80%以上,2个班级上线率达到85%以上,我校学生以775分再夺2024年全县中考状元,语文、历史学科教师荣获全县单科第一名。(4)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设置教室“卫生角”、“图书角”,增加绿植、书画,定期更换黑板报。加强班级常规管理,落实“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制度。(5)关爱特殊学生群体,提高家校共育水平关注“五类”学生,建立留守儿童、问题家庭、残疾学生关爱帮扶机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6)严格学籍管理,努力控辍保学实行“七长制”,建立“一册两表四书”,花大力气做好控辍保学工作。(7)强化安全保障,守护师生平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各类突发事件预防、应急处置预案,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建立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校园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八是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投资40万元改造餐厅;投入15万元粉刷元培楼楼道,建设名师工作室,为6个名师工作室添置办公设备;投入27.4万元,安装400千瓦变压器,缓解用电压力;计划投资13.3万余元,利用寒假对各建筑物内电路进行分路改造;投资7万元对2个计算机教室进行改造;投入2万元提供好分数阅卷平台;投入30万元用于校舍维修,全面提升办学品质。4、狠抓常规管理,促进规范办学(1)落实立德树人,促进“五育”并举创新“立德树人”模式,加强对学生“三爱精神”的培育,促进德育“生活化、情境化”。采用月主题方式,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等教育。在2024年泾阳县“三项常规”暨“五育并举”现场会中,我校师生表演的大阅读情景颂读剧《品味经典、诗颂中华》赢得同行肯定,大合唱、“生活中魔法化学”实验课堂、无人机、扎染、硬笔书法、国画、工笔、茶艺等社团表演以及包包子、饺子、炸果子等厨艺大展示等赢得阵阵掌声。围绕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2)健全学生发展评价体系围绕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从德以立身、质以启慧、体以强身、美以润性、劳以自立五个方面,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客观反映学生成长和进步情况5、强化教育科研,助推专业成长(1)坚持师德师风评价第一标准,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全面巩固“师德师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成果,加强师德师风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激励广大教师向优秀榜样学习,争做时代“大先生”。(2)依托“名师引领行动”,促进专业成长开展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依托名师工作室,组成合作学习和协同研究的共同体,充分发挥名师引领、示范、指导、辐射的“头雁”作用。我校2名教师申报泾阳县第三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3)持续实施“青蓝工程”为新入职教师择良师,师徒结对23对。开展新任教师入职培训及诊断课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4)创新校本研修“三新”教研模式“三新”教研是味经中学的校本研修新模式,是指重新构建教研过程新逻辑,创设“质疑、碰撞、生成”的研修逻辑,健全完善教研过程的新范式,创设“观他、察学、省己”的教研模式,唤醒激发教研过程的新状态,创设“参与、投入、收获”的教研氛围。也就是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逻辑、新范式、新状态”。(5)抓好校本教研,强化课题研究我校教师人人有课题。校级课题立项57个,县级立项9个,市级立项9个。县级课题结题6个,市级8个课题待结题,省级课题提交了中期评估资料。12名教师在“咸阳市五个一”作品评比中获奖,学校荣获县级优秀组织奖。二、取得的成效学校荣获“泾阳县2024年初中段追赶超越优胜集体二等奖”。党支部书记、校长郭金峰同志被确定为“咸阳市基础教育优秀校园长培养对象”;张琼华同志荣获“2024年陕西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省级展示二等奖;赵曼同志荣获“2024年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能手培养对象”;苟云利同志荣获“市级模范教师”;高凤等28名同志在荣获县级先进个人;在咸阳市第八届中小学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活动中,马宁同志荣获三等奖,唐健同志荣获二等奖,魏超、魏媛同志荣获三等奖;在咸阳市2024年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三百”提升活动中,马锦同志荣获思政实践教学活动优秀案例一等奖;在泾阳县专任教师“五个一”专业发展行动中,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单位,6项作品获奖,其中,白利荣同志荣获“综合优秀个人奖”;赵曼、陈思佳2名同志在“泾阳县2024年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中荣获一等奖,陈思佳同志荣获“咸阳市2024年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教学骨干;8名同志在县级公开课中获奖,4人被推荐参加市级公开课比赛;陈珂夷等3名同志荣获泾阳县“爱心家长”称号;王芳娟等4名同志荣获“泾阳县教学能手”称号;贺迪同志的中国画入选“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在泾阳县“三项常规”落实及“五育”并举工作现场观摩活动中,我校的成果展示受到与会同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学校食堂内配设施尚未配齐,学生营养供餐无法自主运营;教室未配备空调,夏季教室闷热待解决,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和提升。2、教师培训的种类还不够丰富,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教师个性化需求。3、心理辅导工作多由兼职教师担任,专业知识和技能尚显不足,对行为偏差等特殊学生难以做到针对性疏导。整改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校已经安装400千瓦变压器,计划寒假改造用电线路,下学期尽快为所有教室及部室安装空调;继续加大教师培训投入,根据教师教龄、学科、能力等分层分类培训,满足不同层次教师个性化需求;招聘心理健康咨询师,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专业疏导,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乐观面对学习和生活。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学目标,坚持“五育并举”发展理念,着眼百年名校的品质与文化追求,借力“三个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质量提升,助力“优学在泾阳”教育品牌创建,全面推动我校教育优质均衡品质化高质量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