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金台区> 宝鸡市金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

宝鸡市金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2-24 10:45
单位名称 宝鸡市金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辅助性、技术性工作,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协助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了解掌握社会治理情况和社会稳定形式,提出治理和督办建议;完成区委政法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等。
住所 宝鸡市金台区金台大道8号金台公安分局10层
法定代表人 赵金光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宝鸡市金台区委政法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万元 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在区委政法委的领导下,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健全制度机制。研究制定了《2024年平安金台建设工作要点》、《金台区平安建设考核办法(施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重点任务分工实施方案》、《关于深入开展房产证办理、非法集资、土地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明确矛盾纠纷排查“三色预警”工作台账,基层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基本情况工作任务的通知》、《关于开展家庭婚恋纠纷、邻里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镇(街)平安法制办建设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督促检查的通知》等制度规范性文件,形成更有针对、更可操作的工作指南。组织召开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培训会3次、平安社区(村)创建工作会1次、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摸排管控工作会5次、全区重点群体和社会矛盾风险摸排化解工作调度会2次、反馈会3次,形成了问题联防、矛盾联调、平安联创的工作格局,确保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持续深化综治信息化建设,建成县镇村三级综治信息化平台,逐步推进社会治理工作向信息化运行迈进。扎实推进“平安型”社区创建,建成“平安型”社区17个、“平安村”6个。(二)切实做好摸排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统筹调动网格员、调解员、物业人员、“红袖章”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开展矛盾纠纷全面滚动排查和多元调处化解,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按照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建立台账,动态管理。坚持边排查边化解,采取领导包抓、成立工作专班等方式,多措并举、有效化解,对婚恋、家庭、邻里、债务等各类矛盾纠纷开展重点排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镇街组织相关单位深入分析研判,建立工作台账,逐一落实包抓责任,制定化解方案。(三)抓深抓实专项治理。11月13日,省市进一步加强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题会议和全省安全稳定会议之后,我区迅速安排,全面深入开展摸排,加强风险源头防控,推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严防发生极端案事件,全区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抓推进。省市会议之后,区委召开常委会会议,认真学中央对广东珠海市驾车冲撞行人案件作出的重要指示,传达省市进一步加强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专题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4次召开镇街和区级相关部门参加的专题会议和工作调度会,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细化措施、压实责任,将摸排化解工作作为筑牢平安建设根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认真研究部署,及时成立由4名区级领导包联,区委政法委及政法单位11名班子成员包抓镇街的督促检查组,开展督促检查。成立四个工作专班,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专班作用,定期召开调度汇报会,确保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二是强化风险隐患抓排查。以镇(街)为单元,组织多方力量,对各类矛盾纠纷、重点群体和风险隐患开展全面起底排查,不放过一个隐患、不留下一个盲点,严防脱管漏管、出现盲区。截止12月20日全区摸排涉及风险隐患重点人员共计24人,其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2人,刑满释放重点人员4人,信访重点人员5人,“三失一偏”重点人员3人,均已经落实服务管理措施。三是强化条块联动聚合力。由工作专班牵头组织公安、司法、教体、自然资源等部门,结合日常工作认真梳理排查,列出突出社会矛盾风险和重点人员清单。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和网格员人熟、门熟、地熟的优势,由镇街组织村、社区党员干部、网格员、楼栋长等进村组、进小区、进家庭、进网格全面排查。对婚恋、家庭、邻里、债务等各类矛盾纠纷和“三失一偏”人员开展重点排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镇街组织相关单位深入分析研判,建立工作台账,逐一落实包抓责任,制定化解方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统筹兼顾促提升。区综治中心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作用,建立完善信息汇总、会商研判、通报调度等3项制度机制。组织镇街、公检法司和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先后7次对突出社会矛盾风险开展专题研判,建立完善工作台账,实行动态化管理、责任化落实、节点化推进。充分发挥金台“心灵驿站”品牌作用,开展心理咨询服务59场次,一对一疏导服务497人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全区“126”工作机制,形成了“法官+”“1+3+N”、“五听五解”、“五步工作法”等一批典型做法。(二)矛盾纠纷排查有效果。以镇(街)为单元,组织多方力量,对各类矛盾纠纷、重点群体和风险隐患开展全面起底排查,不放过一个隐患、不留下一个盲点,严防脱管漏管、出现盲区。2024累计摸排矛盾纠纷682件,化解679件,调处化解率99.56%,行政复议化解案件61件,结事率100%,实现了“调解员配备率高、调处率高、调解仲裁终结率高、民商事仲裁率高、行政案件案结事了率高”目标,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我区探索创新基层矛调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工作经验《推动纠纷见之未萌化之未发止之未诉》在《法治日报》《陕西政法》等中省市媒体刊登报道。(三)培育“枫桥式工作法”有成效。大力开展“部门创特色”“镇街创品牌”活动,认真动员,精准施策、同向发力。陈仓派出所以“视觉超算”和“金台哨兵”为主体的“智慧派出所”建设得到了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戴彬彬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学习推广;长寿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一级派出所、被省平安办命名为第三批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群众路街道探索推行的“1+3+N”、中山西路街道“1+4+2”和西关街道“四联四零”工作法等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区司法局成功创建国家级法律援助中心、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先进集体其“五步调解法”调解案例已推荐至司法部参与法治典型案例评选;区法院“一融入三过滤”工作法被《人民法院报》、省委政法委专刊报道。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2、工作中主动性不够强,工作中积极性不高。3、中心干部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二)改进措施:1、开展政治理论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方式不断提升干部综合工作能力。2、工作中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干部主动性、积极性。3、加强干部业务知识培训。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是在深度摸排上持续用力。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开展为期半年的“化解矛盾纠纷风险,推进社会稳定”工作。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可能引发极端案事件的各类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开展拉网式、地毯式大排查、大起底。突出排查重点,紧盯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欠薪欠资、交通安全、供热供暖等重点领域;紧盯重复上访、缠访闹访以及涉法涉诉信访人员等特殊群体;紧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刑满释放人员等重点人群,紧盯“六失一偏”人员,深入细致开展排查。二是在多元化解上持续用力。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要求,进一步深化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切实做到预防在先、调解优先、就地解决,将60%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村(社区),30%纠纷化解在镇街。落实“三色”预警管理,严格落实包抓制度,持续掌握矛盾纠纷发展变化,对已化解的及时销号,对已激化或已出现民转刑苗头的,重新确定预警管理等级和包抓领导,发挥镇街政法委员领导协调作用,统筹平安法制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力量,运用纠纷调处、权益保障、法治教育、心理疏导、救济救助等手段综合施策,做到“事要解决”、“事心双解”。三是在人员管控上持续用力。对重点人员严格落实分级管控、分类管控、动态评估、综合施策、联动协控等措施,严防发生现实危害。对肇事肇祸等精神障碍患者,建立综合管理小组、关爱帮扶小组,发现情绪焦躁、病情不稳定的患者,一律依法收治,严防发生现实危害。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特别是可能报复社会的刑满释放人员,健全“一人一档、一人一帮教”方案,落实“五帮一”工作责任,防止脱管漏管、制造事端。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