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南郑区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汉中市南郑区种子推广中心、汉中市南郑区中药产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种植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农作物病虫草害监测及防控,植物检疫,农作物种子品种管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指导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负责中药产业发展等。 | |
住所 |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东大街37号 | |
法定代表人 | 蒋利轩 | |
开办资金 | 5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南郑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27.11万元 | 458.5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汉中市南郑区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0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规范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狠抓粮油生产示范推广,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大力推广粮油主推技术,建立油菜示范田1.65万亩,水稻示范片3.33万亩;完成油菜直播实验4组,引进新品种7个,引进水稻品种5个;全年开展实地指导服务2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为部分经营主体发放水稻种子0.07吨,油菜种子6吨,配方肥83吨。(二)狠抓菜菌产业发展,保障“菜篮子”有效供给。引进羊肚菌新品种2个,发展南瓜订单种植0.28万亩,培训3场次158人;对种植基地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张贴海报160余份,审查办理菌种生产许可证3家并对各镇(街道)蔬菜保供基地建设进行定期调度;积极开展“春耕备耕”“三夏”生产技术指导、稳产保供定点包抓技术服务,出动技术人员210人次培训340人次,发放技术宣传资料450余份。(三)狠抓中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发展中药材特色种植13.59万亩,生产指导15轮次,集中培训7场次;建立元胡、附子种植示范基地120亩,附子、黄精、太子参示范基地60亩;发布招商信息14条,开展沟通对接8次,在圣水镇青史村、红庙镇民生村和法镇后河村建立3家药材初加工企业,带动了当地原药附加值提升。(四)强化种业推广服务,推动现代种业持续发展。完成了2024年度油菜制种大县和专家工作站建设项目,认真实施种子质量检验机构检验能力提升项目,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水平;全年共检测样品223份,受理网上生产经营备案868单,备案品种共705个,备案网点64家;开展油菜制种技术指导服务培训6场次,培训农户171人次;完成水稻5组26个品种的实验,油菜5组80个品种的实验展示。(五)发挥植保防灾减灾作用,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建立螟虫迷向技术、油菜根肿病抗病品种、油菜“一喷四防”、玉米大豆一喷多促示范片共1160亩,累计开展大田调查226次,撰写《病虫情报》16期,农作物统防统治示范1.35万亩。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农药使用率减少0.99%,全年累计开展绿色防控培训11场次432人次,发放防控技术资料4280余份。开展制种产地检疫2.2万亩,办理植物检疫证书122份。(六)贯彻藏粮于地要求,加快推广耕地保护技术。建立三新示范片1500亩,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8个,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技术推广面积94.41万亩,制定肥料配方4种6个,开展减肥减药暨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培训2场次10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200余份,采集化验土壤样品31个、植株样品50个,对全区43家经营主体申报的1.08万亩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补贴进行实地核查。(七)狠抓高素质农民培育及休闲农业工作。扎实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及远程直播培训,完成了2023年度初级职业农民认定、中级职业农民复审和中高级职业农民相关破格推荐工作,完成了2024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2个班124人培训工作,积极做好“一村一品”和休闲农业相关工作,推荐精品景点线路4条。全年开展产业技术服务培训25场次1192人,发放技术资料1000余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2024年,全区完成粮油播种面积71.2万亩,粮食总产19.96万吨,油料总产3.39万吨,带动11个镇38个村发展油菜制种产业1.5万亩;蔬菜播种面积达10.08万亩,发展荷兰豆订单种植500亩,菜薹订单种植370亩,标准化果蔬温室100亩;中药材总面积16.51万亩,总产4.35万吨;建设水稻农药减量控害示范片1360亩,布控二化螟袋状迷向散发器600套;高素质农民培育全年开展产业技术服务培训25场次,培训1192人,培育高素质职业农民124人。(二)经济效益全年,油菜制种实现产值3000万元;菜薹订单种植实现产值74万元,荷兰豆订单种植实现产值210万元,构建的标准化果蔬温室实现产值600万元;中药材种植实现产值5.4亿元,元胡总产值32608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专业人才缺乏,影响技术推广工作。二是单位激励机制建设有待完善,对工作高效运行带来一定影响。三是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有待提升。四是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还需努力探索。(二)改进措施:一是内部挖潜,提升能力。二是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强化考勤考核,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制定绩效管理办法,奖优惩劣,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三是全面保障粮食安全,积极推广粮油作物轻简化栽培、机械化栽培、绿色高质高效栽培等主推技术。四是加强技术能力提升,通过“技术单位+基地”或“技术单位+经营主体+基地”等形式,加快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尽早适应岗位要求。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大对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宣传、培训和示范,带动全区粮油均衡增产。(二)推进菜菌药产业提档升级,持续加快蔬菜保供基地建设。(三)做大做强油菜制种产业。(四)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工作。(五)认真做好土壤改良和耕地质量提升工作。(六)继续抓好高素质农民培育及“一村一品”工作。(七)持续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八)加强农技干部队伍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省植保总站授予工作先进集体;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授予食用菌技术推广先进单位、农技推广综合工作先进单位;被区委、区政府授予粮油生产先进单位;被区委授予五星党组织;被区农业农村局综合工作先进单位。无诉讼投诉情况。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