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第五初级中学

杨陵区第五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2-24 10:02
单位名称 杨陵区第五初级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业务)
住所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五泉街10号
法定代表人 王栋梁
开办资金 2536.4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24.48万元 1752.57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第五初级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3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校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1.思想领航:高举旗帜,引领发展新征程一年来,我们坚持边学边改边实践,组织集中学习研讨40余次,开展读书交流分享16人次。深化清廉校风、教风建设,不断自我革命,履行主体责任。学校与每位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建立师德师风档案。2.队伍赋能:专业成长,筑牢教育根基8月份,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集中培训、新教材及暑期培训,举办读书分享、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学校通过实施“青蓝工程”,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通过公开课、示范课、校本研修、校际观摩学习等举措,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学校注重团队建设,学思结合、研修并重,有效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3.德育铸魂:润心启智,培根固本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上半年,开展“网上祭英烈”主题活动、“盛世中华,强国有我”国庆系列活动,以“三生”教育为主线,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学会生存,提升心理抗挫能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研学活动,沉浸式感悟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崇高精神,传承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使爱国之情。从细微处入手,狠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五中学生一日常规》为抓手,通过开展“三爱三节”“法律知识进校园”、等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邀请陈佳、丁小强和示范区医院李艳主任来校做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今年,我校以巩固示范区文明校园创建成果为抓手,深度打造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德育特色校园文化,让学生处处能学,处处可学,彰显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校本特色。充分利用寒暑假及五一、国庆假期,探索布置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实践作业,让他们在做中学、玩中学。增强文化自信,鼓励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成长。加强家庭与学校间的双向融合,进一步优化教育方法,丰富教育途径,提升教育效果。4.“双减”提质:狠抓“三个课堂”,促进质量提升学校结合“双减”要求,努力构建“双减”工作体系,开展落实具有校本特色的“5+2”课后服务,充分利用校内各种资源,活跃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潜能,使其学有所得,乐在其中。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校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备课求深,授课求精,训练求实,批改求勤,评讲求巧,突出重点难点,突出精讲巧练,突出思维训练和创新训练。实行任务型早读、实施校本作业分层练,组织开展整班阅读、优秀作业展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5.教学革新:精研课堂,提升教育质量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学校成功打造以“626”教学模式为主的多种课堂教学新模式。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做到“少讲多学、精讲多练、小组合作”,改变原有的课堂教法、备课方式、讲课方式、学习方式及课堂评价等。经常性开展听评课活动。积极参加各类赛教、公开课、示范课教学和课堂教学大练兵活动,认真落实课改要求。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学校有关课题管理方面的制度。6.安全护航:守护师生,构建平安校园学校多措并举,筑牢师生安全防线,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实行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建立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每周开展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每月开展一次安全主题演练。上半年,开展了防拥挤防踩踏疏散、防震减灾应急疏散、防校园欺凌、防溺水等主题演练教育活动。下半年开展“拆窗破网”专项行动,打通生命通道,举行公寓楼消防安全、溺水急救、灭火器使用、传染病防控、交通安全等主题演练活动,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防护意识,掌握安全急救知识,提升应急逃生技能。制定了后勤人员考核、饮水安全管理、消防安全、教职工宿舍管理、校园餐加工管理、卫生保洁、公物损坏维修等制度。为保证师生饮食健康安全,学校成立食堂管理委员会和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食堂从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制定完整的规章制度。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勇毅拼搏,我校校容校貌校风持续改进,“双减”政策有效落实,“五项管理”工作严格执行,素质教育全面开花,课堂改革持续推进,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一年来,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校园秩序安全稳定和谐,圆满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骨干及师资结构化问题突出。现有名优和骨干教师较少,教师结构化断缺,影响了学校后继发展。2.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不高。在管理、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没有实现理念、设施、制度、手段信息化。3.优秀模范典型师生发挥不突出。全校师生没有完全形成向优秀学习、争做优秀的氛围。整改措施:1.继续加强教师培训。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我校教师的理念水平和执教能力;努力向区内外强校学习、加强与区内外名师工作室联系,借鉴经验,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办品质学校。2.进一步发挥专递课堂资源优势,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3.树立典型榜样,大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培养师生学习兴趣,开展读书分享活动,进一步提升“书香校园”建设水平。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持续抓好“双常规”管理。立足教育教学实际,在细、严、实上下功夫,不断重复,反复打磨,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使学校各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优质化。2.持续深化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以“三个课堂”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进一步探索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活动内容,创新德育教育方法,狠抓习惯养成,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教学的科学性,向课堂要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创新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新模式。进一步改造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以校园餐和日常各类安全教育内容为抓手,强化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都是安全工作受益者的理念,继续树牢安全意识,确保学校安全稳定。4.持续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通过培训提升,学习转变等方式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班子服务能力和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团队凝聚力,增强责任和担当意识,更好的服务学校各项工作开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