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南郑区蚕茶果技术推广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蚕茶果技术,促进农业发展,蚕茶果技术试验示范、服务培训、推广及管理 | |
住所 |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办东大街37号 | |
法定代表人 | 雷勇 | |
开办资金 | 122.4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南郑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21万元 | 28.5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汉中市南郑区蚕茶果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紧扣农事节点,扎实开展产业技术服务。根据茶烟果业物候期和生产实际,组织技术干部到茶烟果业企业、基地共开展各类技术培训会及现场指导53场次,培训44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8000余份,培养制茶技术骨干20余人;指导茶园施追肥18.6万亩、中耕16.4万亩,检修、调试茶叶生产机械设备3800多台(件);指导烤烟温室育苗、起垄覆膜、病虫害综合防治2.3万亩,处理防雹预警8次,使用防雹弹18枚,积极探索并推广“烤烟+大豆”“烤烟+绿肥”“烤烟+蔬菜”田间复合套种体系1230亩;完成果园清园涂白、病虫害防治2.5万亩,指导完成复合肥有机肥施用1.9万亩,花前复剪及冬季整形修剪2.2万亩,果园提质增效2000亩。2.推进“五个农业”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按照“五个农业”发展要求,中心积极探索“茶+文旅”“果+游玩”“茶果+研学”等模式,打造3个茶旅融合示范园和2000多亩水果观光采摘园。指导企业申报市、区级“五个农业”示范园,新申报认定汉中市生态茶园3个,茶园面积2808亩,认证绿色食品产品1家、绿色茶园面积1860亩,使全区生态茶园达到25家,生态茶园、绿色茶园总面积分别达到21958亩、5920亩。新建大樱桃移动避雨棚40亩,蓝莓观光采摘园100亩,建设数字化智慧果园基地1家。3.扩大宣传推介,提升品牌价值。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发展体系,培育绿娇子、新美新、汉山等省市级龙头企业13家,先后组织企业参加西安茶博会、中茶杯评比赛、汉中市首届春季茶叶展销会、第六届中国国际茶博会、第十八届中国西安国际茶博会、第四届兰州茶博会、第十一届中国西部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第六届丝路陕茶文化推广周、第三十一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等茶事活动12次,组织水果企业参加全市大樱桃、葡萄、李子、猕猴桃等水果品鉴会,取得不错成绩,斩获多项殊荣。通过活动开展,进一步提升南郑区茶叶、水果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4.认真履行职能,抓好安全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按照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安排,深入企业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主体责任,共督导检查安全生产76场(次),现场整改一般性安全隐患4起,推进43家茶叶经营主体规范使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使用汉中仙毫产品防伪码13.9万枚,对7个村10个茶企现场进行茶鲜叶抽样送检,开展水果收储运环节“三剂”使用情况摸排,全年行业领域未发生不安全事故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茶叶、烤烟、水果产业已经成为丘陵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收入,在我区乡村振兴和和美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区茶园总面积25.05万亩,有12个镇(街道)125个村种植茶叶,其中有85个村将茶叶作为主导产业,从事茶产业的农户3.1万多户,9.7万人,全区茶叶企业共228家;有15个镇53个村590户种植烤烟,发展1个万亩基地镇,5个千亩示范镇;培育果业企业35家、果业合作社27家、家庭农场33家、果业种植大户113家。2.经济效益:全年完成茶果总产量4.32万吨,总产值20.87亿元。其中:茶叶产量14522吨,产值18.88亿元;水果产量2.64万吨,产值1.29亿元;烤烟产量5.2万担,产值7000万元,完成税收1500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茶叶、烤烟、果业产业链条不健全。茶叶生产规模小、生产设备陈旧、加工工艺参差不齐,茶叶质量标准难以统一;果园管理不当、水肥一体化、避雨栽培等设施配备不足;种烟劳动强度大,烟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依然薄弱,部分烤烟炉亟需更新;机械化生产应用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二是特色产业引领型龙头企业少,示范带动能力弱。品牌知名度不强,茶果企业销售渠道单一,开拓市场能力差,面临着种植成本高、知名度不高、资金短缺、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2.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强化茶、果、烟产业补链强链,优化项目扶持方向,强化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改造小型作坊提质增效,让生产更规范,让产品质量更安全。二是对接京东、抖音等电商新平台,拓宽销售和宣传途径,把好的产品展示展销出去,持续提高市场占有率。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中心将加强标准化实用技术推广普及,实施强基地树品牌、延链补链强战略,强化安全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努力推动茶烟果产业高质量发展。1.做好技术推广服务,强化科技引领。开展茶叶、水果、烤烟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培训会,持续改造提升低质低效茶园,培育丰产茶园,推广全程机械化管理茶园。2.推进“五个农业”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有机农业、品牌农业、设施农业、智慧农业、观光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茶业、果业新兴业态,打造茶果文化、研学、茶事体验、品茗休闲、采摘、踏青的农旅融合示范园、精品旅游线路。3.推动创新驱动。持续提升汉中仙毫等名优绿茶产品质量,力争红茶、黄茶、黑茶、白茶等生产比例达到全年产量的35%,实施系列化、多元化生产,满足市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4.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南郑茶叶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5.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基地,创建科技示范园。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