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公证处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根据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的申请办理各类国内公证事项。 | |
住所 | 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南环路陈仓市民中心八楼 | |
法定代表人 | 张红亮 | |
开办资金 | 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陈仓区司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03万元 | 9.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于2024年11月19日,单位法定代表人由张振岐变更为张红亮。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1.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利用每周一例会认真组织学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结合今年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公证人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理论素养。2.注重业务知识提升。年初制定业务学习计划,定期开展讨论交流,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坚持每周五处务会业务交流学习,始终把学习《民法典》、《公证法》、《公证程序规则》、典型公证案例等法律知识作为干好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常抓不懈;采取以会代学、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等方式,不断提高公证人员职业水平。3.加强培训交流力度。今年以来,我处一名符合新任职条件的公证员助理前往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参加公证员任前培训学习,一名公证员参加省公协组织全省公证员培训学习交流,两名公证员助理去市公证处跟班学习,通过参加业务培训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拓宽全处公证人员办证的新思路、新理念。(二)优化便民举措,不断提升公证为民服务意识1.优化服务“减免办”。认真落实“一次办”“容缺办”“免费办”“上门办”等便民服务措施。积极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切实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提供优先服务,缩短办理委托、遗嘱等公证事项期限,有力有效降低困难群众用法成本。2.零距离“上门办”。我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持续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以提供公益公证服务、开辟绿色通道、义务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创新便民服务举措,解决群众在办理公证案件中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打通公证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公证法律服务。3.涉企服务“一次办”。认真开展“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深入落实《陕西省公证行业助力企业发展事项举措》,结合“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和公证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积极对接涉企需求,为涉企提供公证法律咨询,为企业在股权转让、股权继承等公证事项提供服务;缩短办证时限,不断提升涉企事务“一事联办”服务能力,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三)优化公证流程,不断提升办证服务效率1.运用信息共享。严格落实《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要求,通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方式主动为当事人收集证明材料和调查取证;需要在本清单之外补充证明材料的,根据当事人提供的线索,及时协助当事人通过发函、电话核实等方式,与派出所、法院、民政等相关单位联系,帮助当事人查询相关证据,做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2.缩短出证时间。认真执行司法厅印发的《陕西省公证办理提速清单》,对于清单内的公证事项,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无争议,当事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真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委托、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文本相符和遗嘱保管等公证事项,当日受理当日办结出证。需要补充材料或核实的一般性证明事项,将出具公证书的期限由法定的15个工作日,分别缩短至5个或者10个工作日以内。3.精简材料清单。明确“清单之外无其他证明”,有效杜绝循环证明、无谓证明。对符合条件的尽可能做到“当日出证”“当场出证”。以公证机构清楚告知、当事人诚信守诺为基础,推行“容缺受理”,提高办证效率。对提供证明材料确有困难的群众采取“承诺制”办证。(四)严抓办证管理,不断提高公证质量1.严审证明材料。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公证人员严格进行比对确认,逐页加盖公证员审核确认章。对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实质审查、避免作假、骗证。2.细化询问笔录。对公证笔录不断进行补充完善,有针对性的制作了股权继承、个人独资企业继承等询问笔录模板,确保询问笔录更规范、更严谨,不出纰漏。3.严把卷宗质量。严格遵守《公证法》、《公证程序规则》,依法依规办证,定期开展公证卷宗质量自查,积极配合做好全省公证卷宗质量评查活动和区检察院公证卷宗质量抽查检查,通过上述自查检查,全年未发现一起违规办证和错证、不合格证。4.遵守执业纪律。认真落实司法部“五不准”、公证收费标准及相关公证法律法规上墙公示,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定期学习《陕西省公证职业违规行为惩戒细则》,每季度组织学习司法部通报的全国公证违规执业惩戒案例,通过学习时刻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5.规范卷宗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由专人负责公证专用水印纸的管理,专柜保管存放,使用及作废水印纸进行专册登记,做到谁领取谁登记签字,全年没有发生水印纸丢失和不规范使用问题。严格遵照公证档案管理办法,合理分类、规范装订、妥善保管,做到对办结案卷及时装订归档。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公证机构服务、沟通、证明、监督的职能作用,不断加强公证工作人员道德修养。通过全体公证人员的共同努力,全年共接待人民群众法律咨询456人次,办理各类公证事项284件,收费137087元。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低保户、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在办理继承、遗嘱等公证事项提供法律援助约10件,减免收取公证费986元,为80岁以上老人立遗嘱等特殊情形办理公证2件,公证免收公证费4000元,共开展上门办公证8件,共为5家企业办理股权转让、股权继承等公证事项21件,涉及资金8220万元。全年进村入户核实信息21件。全年共装订案卷165册。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公证为民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强,公证员业务水平和工作经验还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提高。2.受我区行政区域地理位置影响,一些西山乡镇群众选择距离较近的市公证处办证,造成我处证源有流失现象。3.公证事项单一,有待进一步拓展公证事项业务范围。(二)改进措施1.加强干部管理,不断增强每位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纪律意识、为民服务意识,积极调动公证员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作风建设。2.加大公证法律服务宣传措施,量身制定公证宣传资料,利用外出办理公证、信息核实等时机,深入镇街、社区、村开展公证法律宣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公证职能作用的法律效益认识。3.拓宽公证业务新领域,激发全体公证人员主动性,努力拓展公证潜在新业务,全力做好公证延伸服务,互联网APP人脸采集信息对接、加强与金融机构、辖区企业主动联系,延伸服务触角,加大社区、乡村公证服务力度,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公证服务。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始终紧紧围绕全区司法行政中心工作,立足工作实际,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宗旨,忠诚履行职责使命。(二)改进作风、立德为民,加快落实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努力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开拓创新,精益求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公证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公证机构执业证》审批机关:陕西省司法厅发证日期:2020年10月20日有效期:永久有效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