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信访服务中心

西安市信访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2-21 14:59
单位名称 西安市信访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信访群众提供服务。为信访接待中心提供后勤保障,信息化建设,信访系统干部培训,分流调处非正常上访。
住所 西安市碑林区盐店街19号
法定代表人 魏教昌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信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0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核定的宗旨及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情况:2024年,西安市信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信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和保障。2024年,中心始终注重政治素养和理论武装的提升,强化政治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全体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明显提高。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一是配合省信访局做好“陕西省智能信访信息系统”在我市的应用部署。协助全市各区县、开发区、市级有关部门信访机构在系统内的账号申请以及工单办理过程中出现系统问题的处理。对网上信访系统业务维护与技术支持242次,确保了网上信访系统的稳定运行,为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信访渠道。二是对全中心网络终端设备进行了170余次的维护,对超期使用网络网关、核心交换机、防火墙、底层交换机等设备进行逐步更换,有效提升全局网络安全性和网络使用质量,保障了机关内部设备稳定运行,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全年保障各类会议200次(视频会议保障96次)。通过信访视频会议系统远程调度,对各区县、开发区信访部门开展业务指导和督查督办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确保了信息的及时传递,对信访市域社会治理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四是完成陕西省政务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秦政通”在全局的上线使用,截至目前,秦政通平台人员账号录入激活100%完成在后勤保障方面,中心全年召开物业会议17次,及时处理机关水电维修服务52次,车辆派遣任务883次,全面保障了全局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中心持续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做好机关反餐饮浪费宣传,加强日常节能管理,保障全局正常运转,完成物业招标前期各项基础性工作。先后完成旧车棚改造、侧楼卫生间维护、电动门机头更换、院内停车位翻新及二号楼四层更换照明设施等15项重点部位维护更新,整体提升信访接待中心办公环境,为干部职工和来访群众提供温馨舒适的办公环境。全力做好“春晚西安分会场”、“十四届中美旅游高会对话”、“全国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现场会”、“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贸易洽谈会”等重要活动、重点任务期间服务保障工作。今年,中心组织全市信访工作人员开展各类信访业务基础培训4次,累计参与500多人。培训内容涵盖了信访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信访流程、沟通技巧、问题解决方法等,有效提升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中心目前实际在编人数为7人,在上级部门市信访局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通过高效协作和努力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为信访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身力量。在财务工作方面,全年严格按照有关财务制度运行,收支情况良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一是实现远程接访、调度区县领导接访、远程培训,并成功举办了多次省、市、县(区)三级现场会;二是完成“全国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现场会”保障工作;三是完成对中心办公场所的翻新与修缮;四是配合省信访局完成了“陕西省智能信访信息系统”在我市的上线和运用。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是工作按部就班,缺乏创新思维和主动探索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作效率的提升;二是随着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工作不断发展和变化,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还需要不断强化。整改措施:一是鼓励大家在工作中积极转变思维方式,勇于尝试新方法、新思路,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多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让大家进一步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注重知识的积累,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确保新环境下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四、下步工作:中心将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要求,严格在业务范围内开展工作、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法人职责,着力提升对管理工作的实效。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不断改进工作中的不足。我们将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我们将积极探索创新,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推动中心的持续发展,为新时代信访工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