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东关高级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业务范围:高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宝鸡市陈仓区东关街道办事处西高泉村 | |
法定代表人 | 张耀锋 | |
开办资金 | 146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陈仓区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73.95万元 | 1734.5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聚力党建领航,把牢高质量发展方向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通过一年的学习,全体党员干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护”,提高了党员的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在教体系统强国学习评比中名列前茅,受到好评。2.加强组织建设本年度根据区委及教体局党委的统一安排,对我校党支部组织机构设置进一步完善,新的支部班子明确工作职责,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学校党支部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监督。9月份区委组织部对我校科级领导班子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研判,10月份区纪委第三巡视组对我校落实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情况进行全面的巡视检查。4.加强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学校党支部坚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实现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融合。(二)聚力立德树人,进一步夯实高质量育人发展根基,优化美化育人环境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学校加强优化班主任队伍建设,把肯奉献,有担当青年教师充实到班主任队伍并定期组织班主任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和德育工作能力。能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2.完善“新德育+大思政”全面育人德育工作机制,创新德育模式,拓展德育阵地,明确学校各部门的德育工作职责,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制定和完善学生行为规范,明确学生的行为准则和要求,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6.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建立健全社会实践教育工作机制,明确社会实践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和管理,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和有效。7.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校园安全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加强对校园安全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校园安全。8.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校园整洁干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三)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意识,进一步加强深化细化教学改革创新及教学研究,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持续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制定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明确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的要求和标准,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监督。2.持续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3.持续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建立健全教学研究工作机制,明确教学研究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加强对教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将教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4.加强考试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考试管理制度,明确考试的目的、内容、形式和要求,加强对考试工作的组织和管理。5.加强学科竞赛工作,建立健全学科竞赛工作机制,明确学科竞赛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四)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2.实施“青蓝工程”及“走出去,请进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3.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明确骨干教师的培养目标、任务和要求,为骨干教师培养提供指导和支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研修活动,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4.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明确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任务和要求,为青年教师培养提供指导和支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研修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五)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立足校情大力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1.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信息化教育的投入,完善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2.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鼓励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3.加强教育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明确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职责和要求,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六)进一步加强工会、团委、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建设,推进学校民主管理,改善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条件1.加强工会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密切联系教职工,倾听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加强团委建设,充分发挥团委的组织优势和活动优势,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加强学生会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作用,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服务,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七)推进贴心服务工程:抓实后勤服务,彰显亲勤节好1.加强后勤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制度,明确后勤管理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加强对后勤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后勤管理的效率和水平。2.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加强对财务收支的管理和监督。合理编制学校预算,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党支部获得2023年度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学校获得区局2023年度重点目标任务综合考核结果“良好单位”;2023学年度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教学质量“二等奖”;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礼赞新时代教育谱华章”宝鸡市陈仓区教体系统师生素质展演活动三等奖;2024陕西省第二届“延长石油杯”三人篮球联赛宝鸡市级决赛青少年女子16-18岁组冠军、省级决赛季军;获得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第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陕西赛区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宝鸡市人工智能创客实验校;第39届宝鸡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够完善,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跟踪反馈存在漏洞。例如,听课评课制度执行有时流于形式,未能深入剖析教学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使得部分教学问题长期存在。2.教师队伍结构失衡,年轻教师成长速度较慢,缺乏有经验骨干教师的引领,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提升。3.教学设施老化、更新不及时,部分教室多媒体设备故障频发,影响正常教学进度;实验室器材陈旧,无法满足新型实验教学需求,限制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二)改进措施:1.完善教学质量监控闭环,强化听课评课流程,定期分析研讨,督促教师整改,将教学质量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提升教师对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2.实施“青蓝工程”等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为年轻教师配备导师,通过师徒结对、示范课观摩、教学研讨等活动,加速年轻教师成长;同时,制定优厚政策,吸引校外优秀人才,充实中高级职称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3.设立专项维修更新资金,定期巡检教学设施,及时更换老化设备,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继续加强党员干部以及教师的政治业务学习,引导全体教师把个人发展与学校兴衰结合起来,努力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二)配齐配足教学硬件设施,积极培训教师的使用技能,提高教学效率。继续完善教育教学各项管理,以“规范、落实、评价”为行动方针,着眼于软件的提升,增强内性动力。(三)不断巩固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空间。学校将以人为本尽力改善教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四)不断加强家校联系,家校携手,共同培养教育好新一代。(五)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工作,为师生提供安全稳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