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耀州区石柱中心卫生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医疗卫生防疫妇幼保健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 |
住所 | 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街道 | |
法定代表人 | 孙纪东 | |
开办资金 | 581.7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耀州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13.72万元 | 372.4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并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卫健局的精心指导下,我院全体职工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使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工作开展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基本医疗工作完成情况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业务量不断提高,我院克服人手少,设备简陋的困难,全院职工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截止12月底,实现业务总收入108.52万余元,住院量为110人次,住院总费用15.54万余元,门诊量为8303人次,门诊总费92.98万余元。门诊西药费51.96万余元,占门诊总费用55.88%;门诊中药21.74万余元,占门诊总费用23.38%。住院中药费0.72万余元,占住院总费用的4.63%;住院西药费4.45万余元,占住院总费用的28.63%。年初确立的工作目标圆满完成。2、加强医院自身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院容院貌是医院建设的重点,为此,我院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对医院内门诊楼外墙进行真石漆喷漆;对临床科室进行改造及院落进行修缮;对硬件设施的改造提升,同时加强门诊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质询、诊断和治疗能力,提升急诊急救能力,大大提升了我院服务能力。3、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我院工作效率和质量。为此,我院购置了智能化公卫体检系统,安装了B超工作站;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优化了工作流程,减少了人工操作和手工误差,能够更好的服务辖区居民。4、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狠抓我院及卫生室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及创建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二)巩固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1、建档立卡脱贫户883户2736人,签约880户2726人。高血压249人,糖尿病38人,精神障碍患者66人,肺结核0人,四类慢病患者336人,6种一般常见慢性病患者215人,地方病患者145人。预警监测户37户118人,签约37户117人。高血压11人,糖尿病0人,精神障碍患者3人,肺结核0人,四类慢病患者14人,6种一般常见慢性病患者9人,地方病患者1人。2、大病专项救治42人,其中白内障16人、肺癌6人(救治后死亡3人))、肝癌1人、宫颈癌1人、结肠癌2人、精神分裂症7人,食管癌4人(救治后死亡2人)、胃癌1人、直肠癌1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人。3、对口支援:派出单位援耀州区人民医院、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与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下乡入户进行慢病筛查、健康指导、合理用药。(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情况截止2024年12月底,我院共为辖区内14个行政村,16079名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其中,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人数16079人,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累计电子档案建档人数10350人,规范化健康档案降档率65.01%,当年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120人,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18369份,健康档案使用率114.24%。2、重点人群管理我院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为全镇的重点人人群进行了随访服务管理。截止12月底,共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2221人,全面体检1607人次,老年人健康管理72.35%。慢性病患者(其中高血压患者管理1458人,随访5625人次,2型糖尿病患者453人,随访1385人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39人,在管135人,非在管3人,失访1人,全年共随访675人次。)恶性肿瘤患者141人,随访141人次。家庭医生签约:2762户,11781人,户数签约率89.09%。人群签约率74%,重点人群签约7915人,签约率98.96%。3、认真开展健康素养促进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项目我镇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针对慢性病、老年人、儿童等不同人群设置宣传栏内容,并定期更换宣传栏共计6期12版。全年我院共举办健康教育讲座12期,健康教育咨询活动10次,并有相关记录。同时积极开展卫生宣传日活动,全年共印制宣传资料16种,针对学校、幼托机构发放手足口等传染病防治资料,不定期在集会等地发放结核、肿瘤、艾滋、肿瘤、慢病防治等健康教育处方及资料,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6179余份,对高危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各科室医务人员对患者、住院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面对面个体化健康教育,并且在接种日进行健康教育音像播放,全年累计播放12小时。我院组织并联合各村村医在下乡为重点人群及老年人免费做健康体检,并在期间针对个体化健康教育咨询达1584人次.4、免疫规划工作严格遵守《疫苗流通管理条例》、《预防接种规范》、《疫苗管理法》等相关法规、制度,确保每周4次冷链运转,并且保质、保量、安全有效的接种疫苗,全年累计接种2224剂次,其中免疫规划1832剂次,非免疫规划392剂次。常住儿童各苗接种率均在95%以上,出生队列接种率为98%以上。本年度开展查验预防接种证2次。对辖区内的4所小学、3所幼儿园共计238人进行了儿童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查验率100%,其中应补种7人10剂次,实际补种7人10剂次,1人患病属接种禁忌,补种率100%。9月--12月份开展流感疫苗接种工作,为辖区143人接种流感疫苗。为新初一接种腮腺炎疫苗17剂次。为提高人群防控能力奠定了基础。对1967--1974年出生人群及重点人群151人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共计255剂次,有效的提高人群乙肝免疫力。7月--10月份开展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对接种室,留观室进行改造,完善相关制度,为质量服务提升奠定了基础。5、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应急处理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相关规定,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保障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报告辖区内传染病疫情。2024年已开展自查140次,检查病例数9010例,查出传染病2例,均为丙类传染病,1例甲型流行性感冒,1例风疹,均及时填写报告卡并上报,疫情报告率100%,疫情报告及时率100%。2024年总共返回17例传染病病例,已完成个案调查。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6、妇幼项目工作全年管理孕产妇数96人,健康管理96人,系统管理96人。管理率100%。其中高危孕产妇42人,健康管理42人管理率100%。0—6岁儿童675人,健康管理671人,系统管理623人,管理率99.36%。高危儿28人,管理28人,管理率100%。0--36月龄儿童总人数192人,0--36月龄中医药管理180人,管理率93.75%。叶酸增补:共服用人数105人,发放瓶数343瓶,依从人数81人,依从率77.14%。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发放孕娩卡101人,补助率100%。母子健康手册:共发放手册96本。计划生育药具免费发放388盒。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营养包0-24月龄全年应发放199人次,实际发199人次,发放盒数1498盒。妇女健康促进项目:35-64岁常住妇女摸底统计人数1552人,全年筛查人数86人。0-6岁儿童体检项目:全年儿童累计体检1170人次。7、结核患者管理全年推荐疑似肺结核患者47例,完成推介工作任务,全年累计管理肺结核患者7人。8、地方病患者管理完成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克山病监测及病例搜索、布病监测、健康教育等项目任务,加强麻风病宣传教育,认真做好现症患者治疗工作。目前大骨节患者527人,潜在性克山病3人。9、中医药管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人数共计1880人,加强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利用中医药手段治疗和预防疾病,开展有按摩、推拿、针灸、牵引等基本服务,积极开展老年人和儿童等人群的中医药健康管理。10、积极协助区卫生监督所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辖区公共场所索证和台账登记制度建立率100%。开展医疗市场整治,重点打击超范围经营以及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按月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加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管理,认真实施卫生监督协管项目。11、乡医例会每月召开一次,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利用例会对乡医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质量,安排部署相关乡村一提化工作,落实重大公卫服务项目,全年累计召开会议20次。为更好的服务群众,全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完成全年四季度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拨付项目资金,拨付率100%。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通过提升医疗质量以及服务水平,不断满足辖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以及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实惠的医疗服务。经济效益:2024年总收入743.13万元(其中财政拨款603.82万元,医疗收入125.31万元,其他收入14万元),总收入较2023年增加0.64%,固定资产较去年增加42.64万元。三、存在问题:1、医疗质量还有薄弱环节,在例行工作检查中发现有处方、病历、门诊日志书写不规范;医疗设备老化,部分检查项目无法开展。2、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尤其是儿科、耳鼻咽喉科等紧缺专业;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慢性病防治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3、部分村医业务、知识水平较低、不能更好的配合完成相应工作。四、改进措施:1、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更新医疗设备。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3、加强公共卫生管理业务培训指导,提高慢性病防治管理和村医业务知识水平。五、下一步计划:1、提升医疗服务水平。2、强化公共卫生服务。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