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澄城县东雷抽黄灌溉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澄城抽黄灌区的灌溉服务。南乌牛系统澄城灌溉区工程的运行,养护,维修,抢险,防汛及其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及实施。 | |
住所 | 澄城县韦庄镇东街 | |
法定代表人 | 张勇 | |
开办资金 | 141.3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澄城县水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4.21万元 | 42.1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澄城县东雷抽黄灌溉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2024年8月27日办理了法人变更,由原法人任娟英变更为现法人张勇。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科学调度配水,保障按需按时供给。今年以来,创新工作思路,压实工作责任,召开灌溉配水会10多次,成立了灌溉工作指挥部,制定了《灌溉抢险应急预案》,冬春连灌行水历时138天,实际行水50天,完成斗口引水量566.47万立方,灌溉4.9万亩次。夏灌由于持续干旱,继续采取“抢时机、大流量”的配水思路,连续灌溉56天,全体段斗干部坚守一线,昼夜巡护,保障了用水需求完成斗口引水量1220立方,灌溉17.47万亩次,创历史之最。全年斗口引水量1786.47万立方,灌溉农田22.37万亩次,为灌区农作物增产丰收创造了有利条件。(二)重视渠道管护,保障行水安全。工程管护是一项长期坚持,灌溉安全离不开渠道安全这条生命线,渠道安全就要求段斗干部不定期地进行巡护。一是总结往年经验,进一步完善了渠道管护制度,制定了灌区《渠道抢险应急预案》,完善了骨干渠道和末级渠系巡护管理办法和巡护记录,签订了渠道管护安全责任书。二是扎实做好灌区桥梁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我们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了安排,明确排查重点、明确排查责任、明确排查时限、建立了排查台帐,完成了排查任务。三是在每个灌季开机前,对各段渠道完好程度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建立整改台帐,逐个进行销号,按照节省费用、保障灌溉的原则,严格工程维修审批验收程序,积极指导基层段斗用好工程维修费,确保渠道设施完好。四是高质量完成了干支斗渠管护任务,抓好了5月,8月,10月渠道日常管护除草任务,在今年夏灌前,组织全体段干召开安全会议,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加固险段25处,清淤3500余方,清理道虹18座,更换斗门7个,勾缝抹面4200平米,备用抢险草袋600条。五是夏灌结束后,及时对四支段道虹水毁进行修复,改造渠道600米。完成了高西三支六、七斗修复改造、高西干渠沟缝、七支渠水毁修复、蔡代桥修复、二支联合闸倒虹修复等工作设施。改造末级渠道400米,稳定灌溉面积300余亩。(三)精准及时安排,确保冬修工作高质量完成。为保证冬修工作顺利完成,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现场督促10多次,并建立了三项工作机制,即监督机制,对冬修的质量进行全面监督,确保工作按计划有序进行;保障机制,确保资金、物资等资源充足,为冬修工作提供有力支持;责任机制,明确各段监为该段冬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该支渠整修质量负全责。通过以上机制的建设,自9月12日开始至11月21日结束,历时71天,共清除杂草53.8万㎡,清除淤积9140立方米,渠道整修126.5km,维修水毁渠道1246米,维修建筑物56处,刷新建筑物38处,累计投劳2140个,机械126个台班。对辖区内4条干渠,11条支渠和139条斗渠进行无死角整修,冬修工作高质量完成。(四)强化水费管理,维护用水秩序。一是坚持斗口测量。每天对灌区所辖斗渠公开测流,深入田间地头,对所有斗的计量收费跟踪调查,做到按量计费,杜绝“小水大卖”。二是建立水费公示牌。各段在醒目位置设立了水费公示牌,把水位、流量、水价的组成,收费标准、单位的举报电话公布于众,让群众更明白。三是我们经常主动地与群众沟通,面对面的交流,及时听取灌区群众的声音,虚心接受监督批评,采取好的建议不断自我完善。四是多方参与,共同监督。设立举报电话,派专人值班,建立公示栏,设立举报箱,竭力维护健康有序的用水秩序,全力塑造良好形象,一年来未发生一起水费纠纷事件。二、取得社会的经济效益一是保障粮食安全,2024年,澄城抽黄灌区引水1786.47万立方米,灌溉农田22.37万亩次,使灌区粮食年均亩产由建设前的200多斤增加到1000多斤,翻了五倍多,将昔日贫瘠的“渭北旱腰带”,变成了陕西省重要的粮、果生产基地,保障了区域粮食安全。二是改善生活条件,澄城灌区惠泽澄城县韦庄镇、寺前镇2镇33个行政村6.5万余人,让当地百姓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历史,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稳定。三是助力乡村振兴,有效灌溉面积达16.9万亩,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吸引了人才回流,促进了澄城县等周边地区的乡村振兴。四是提升用水便利,“农水宝”APP的推广使用,让用水申请、查询缴费等都可在“掌上”办理,方便了群众,提高了用水的便捷性和透明度。五是带动相关产业,灌溉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农业增产,推动了澄城县樱桃等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六是节约成本增效,通过信息化建设和精准灌溉,亩均灌溉用水下降10立方米以上,亩均水费减少3至5元,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灌溉成本。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学习深度与广度不足。(二)改进措施加强学习与培训:定期组织职工开展相关政策及业务学习培训活动,深入解读国家水利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确保干部职工准确理解政策精神和要求,提高政策执行的自觉性和准确性。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制定用水计划,不断提升灌溉服务水平与能力。2.加强工程管护,确保行水安全,促进水利工程管护能力与水平走深走实。3.坚持项目带动,改善设施条件,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灌区。4.注重能力培养,提升全员素质,不断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被县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荣誉,冬修工作在市东雷抽黄检查评比中取得干渠第一,支渠第二的好成绩。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