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图书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市民提供图书借阅服务,开展图书、报刊的借阅、阅览、信息服务和读者培训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吴家堡转盘东南角 | |
法定代表人 | 杨丹 | |
开办资金 | 32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秦都区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8万元 | 25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我单位在区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2024年,我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共计208场次,服务读者共计15.6万人次场次。(一)庆新春系列服务活动在2024年春节来临之际,为了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落实“文化惠民”政策,促使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满足基层群众需求。一是举办的“迎新春送万福”义写春联系列活动,共送出春联2000余副和“福”字1300余副。活动现场还为基层群众提供图书借阅、参考咨询、银龄计划、志愿宣传等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共计服务群众超3.2万人次。二是举办第二季“印象*年味”摄影图文征集活动、推荐一本好书、“故事大王”视频征集活动。三是开展2024年“龙腾书海*春满文苑”国图公开课展播、龙文化视听展播、年俗展播活动,系列活动线上参与人数达到5300余人,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新春文化服务。四是开展“喜迎幸福年*书香进万家”图书馆流动服务,文化七进活动。五是元宵灯谜竞猜活动,参与人数400余人,感受春节的传统文化。(二)全民阅读宣传月活动我馆以“4·23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共计27场,参与人数2.5万人次。一是举办秦都区4·23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二是举办“阅·见西部”第一季——诗歌里的家乡(线上)、“数智阅读,探‘知’之旅”——数智阅读公益讲堂(线上)、知识信息服务月(线上)、秦图读者最喜爱读的50强(线上)、“赓续中华文脉*厚植文化自信”主题活动(线上)等多项线上活动;三是举办开展“读书手账阅读”活动、读者“畅读打卡”活动、巧手DIY——母亲节特别活动、书香光影阅读会——神奇图书馆(四)、巧手DIY——母亲节特别活动、七色光绘本故事屋——《小黑鱼》等活动。我馆开展的系列读书日活动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三)积极开展第十二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活动阅读文化节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共计45场,参与人数1万人次。一是举办第十二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秦都分会场启动仪式;二是在公众号发布“石渠书榜”之“年度老陕最爱读的书”系列榜单;三是举办第四季“三秦最美领读人”大赛,收到32件作品,获奖作品2件并在陕西图书馆视频号上展播;四是举办中秋记忆知识讲座,线上线下参与人数1800余人;五是开展线上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公开课展播活动,内容涵盖历史、艺术、文学等多个领域,提升了公众对数字文化资源的认知和利用率。举办秦图讲坛公益讲座截止目前,共举办7场学术讲座,内容涵盖历史、文学、传统文化等多个热门领域。“线上讲座直播+线下直接参与”的模式,方便更多读者参与。累计观看人数7000余人次,点赞数6.4万次。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截止目前,我馆志愿者注册人数606人,服务时长2.4万余小时。2024年,共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11期,参与人数400人次。(六)开展流动服务活动2024年,我馆共开展图书流动服务活动共计40场,服务人数4.3万余人。(七)开展研学活动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对毒品的抵御能力和禁毒意识,减少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我馆积极开展图书馆+研学模式,带领22组家庭走进禁毒大队开展禁毒教育研学活动。(八)重青少年发展,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品牌活动2024年,秦都区图书馆“周末童乐汇”品牌活动持续开展。“周末童乐汇”活动共计37场,服务未成年读者1500余人次。活动主题包括:七色光绘本故事屋、书香光影阅读会、巧手DIY、母亲节特别活动、非遗项目体验、中秋观影、国庆红色电影观影等活动,受到了家长和少年儿童读者的好评。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免费开放服务图书馆的日常基础工作是为群众提供优质借还阅服务,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截止12月我馆馆藏32.2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7.1万余册,包含纸质图书、报刊、杂志等纸质图书;电子图书25.1033万余册,包含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视频等。2024年,我馆新增纸质和电子图书及期刊2000余册,报纸13种,接待读者22.21万余人次,实现文献资料借阅3.7万余册次,普通参考咨询2250次,文献咨询122次。(二)分馆建设2024年,我馆新增2个社区分馆,并为分馆加工图书5000余册,附近居民可凭二代身份证、微信、支付宝或刷脸借阅图书,方便市民借阅。完成社区分馆与市、区图书馆管理系统有效对接,实现通借通还。并对分馆图书管理员进行图书加工、上架、读者办证和借阅系统的培训和业务指导9次。(三)地方文献2024年收到地方文献205册,其中收到馆际赠送30册。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收集本地地方文献,努力丰富地方文献馆藏。三、存在问题1.数字资源方面,现在我馆电子书和数据库利用率较低,原因是宣传不够,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图书馆有哪些数字资源和服务。2.图书馆专业人员不足。在当今知识飞速更新、民众阅读需求日益多元的时代,我馆专业人员匮乏,尤其是极度缺少图书馆管理专业出身的人才,导致论文发表数量不足和质量不好的情况。3.图书馆特殊群体服务不足。对于视障群体,图书馆内专门的盲文书籍储备量少得可怜,且更新缓慢,往往局限于一些经典文学作品,难以满足他们对多元知识,如时事新闻、科技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同时,辅助阅读设备稀缺,像盲文点显器、有声读物播放机等配备不足。残障儿童群体也是容易被忽视的一角。图书馆针对他们的阅读区域设置简陋,缺乏适合不同年龄段残障儿童的益智玩具、绘本,以及专业的阅读引导人员,难以激发残障儿童对阅读的兴趣,无法帮助他们像普通孩子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四、改进措施1.我馆已经把电子资源统一整合到微信公众号,建设统一数字平台,整合电子书、有声书、在线课程等资源,不断提高馆员的数字素养。同时,加强宣传与合作,利用新媒体(短视频、微信公众号)推广图书馆服务,与学校、社区、企业合作,开展“图书漂流”“阅读打卡”“流动服务”等互动活动,增强用户粘性。2.对专业人员不足的现象,首先,图书馆自身强化内部培训体系,每周一例会时间组织员工参加专业培训课程、学术研讨会,邀请业内资深专家讲学,鼓励员工自我提升,对发表论文的表现优异者给予奖励,激发员工学习热情。其次,在人员管理方面,图书馆打破地域与行业限制,吸纳有图书馆工作经验或相关文化领域经验的专业人才加入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队伍,让图书馆真正成为专业人才汇聚的知识殿堂,焕发出全新的活力与魅力。再次,图书馆已经向人社局提交了招聘图书馆专业人才的报告,通过补充专业人才提高图书馆的专业水平。3.针对公共图书馆特殊群体服务不足的问题,首先,资源优化是重中之重。图书馆加大对视障群体所需资源的投入,拓宽盲文书籍的采购渠道,与专业盲文出版社合作,定期更新书籍种类,确保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知识。同时,预算增加辅助阅读设备的购置数量,并且,利用数字技术,搭建线上盲文阅读平台,整合更多有声资源,方便视障读者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再者,关注残障儿童群体成长。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残疾类型进行分区布置,配备色彩鲜艳、适合触摸感知的益智玩具,采购针对性的绘本,如自闭症儿童绘本、脑瘫儿童绘本等。培训专业的阅读引导人员,有扎实的儿童教育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特殊教育技能,能够根据残障儿童的特点开展个性化阅读引导,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图书馆成为残障儿童成长路上的温馨港湾。此外,图书馆与当地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组织残障儿童来图书馆活动,共享知识的快乐。五、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秦都区图书馆将继续立足本职工作,做好免费开放、推进全民阅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1、做好免费服务工作,树立文明、热情的服务形象,把“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贯穿到各项基础服务工作之中,普通参考咨询不少于2000次,线上咨询不少于100次。2、新增图书2000册左右,进一步充实馆藏资源。3、开展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地方文献征集与交流不少于200册。4、开展“4.23”图书阅读宣传月、陕西省阅读文化节及“我们的节日”等阅读推广活动不少于10场。5、开展流动服务不少于40场次,图书漂流不少于10次。6、举办周末童乐汇不少于30场次。7、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不少于20期。8、举办红色书展、科普书展、文津图书展等图书展览不少于5场。9、完善馆舍灯光、地砖维修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10、完成其他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