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秦都区> 咸阳市秦都区英才学校

咸阳市秦都区英才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2-21 11:15
单位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英才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初中义务教育。小学教学、初中教学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韩非路北段
法定代表人 袁媛
开办资金 1418.3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秦都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70.14万元 1115.7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6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校在秦都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1.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认真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四有好教师”为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四个服务”要求引领教师成长发展,强化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培养。组织开展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青蓝工程”“强师计划”“名师工程”“语文节”“数学节”“英语节”“综合学科节”、班主任队伍建设培训等活动,党员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帮助指导对象在论文撰写、教学展示活动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与业务能力。通过一系列活动,学校形成了一支以年轻教师为基础,中青年教师为中坚,骨干教师为核心,名优教师为领军的英才教师梯队和班主任梯队。2024年,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50余位老师在省市区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20位老师被评为省市区先进个人,5位老师被评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称号。2.狠抓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始终把教学质量放在首要位置,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中心,立足课堂教学,夯实“第一课堂”,严抓课堂教学“主阵地”。学校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制定《秦都区英才学校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着力强化备课环节,构建生本课堂,积极尝试开展跨学科、大单元教学和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活动,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帮扶学习困难学生。2024年我校中考成绩取得新突破,各年级各科成绩均位于秦都区前列,为家长、社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3.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学校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认真贯彻《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做强做实校本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以深化“三个课堂”建设为抓手,多元设置课后服务课程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拓展第三课堂资源丰富红色教育载体,开展“走进刘古愚纪念馆”红色研学活动、“走进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等主题研学活动。依托劳动实践基地打造特色劳动教育示范校;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师节学科德育大融合活动、“莘莘学子心浓浓爱国情”迎国庆德育学科融合活动等学科融合的特色德育课程,挖掘本土红色教育资源开发行知大思政课程,厚植家国情怀。4.加强后勤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学校服务中心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服务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致力于提升校园生活的品质和幸福感,构建“一总三线”的管理网络,即以服务中心中层担任总指挥,形成以安全管理为主的一线安全管理线;由采购、维修、财务共同构成保障学校资产安全的保卫线;以及以环境卫生、餐厅、种植园串联起来的后勤服务联防线。同时,切实加大“人防”“物防”“技防”的力度,精心打造“13530+1”安全教育课程,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对公物、财务的管理严格规范,全方位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始终秉持以师生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将师生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放在首要位置,努力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设提供坚实后勤保障。二、产生的社会效益经过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全校教育事业彰显新气象,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学校、教师及学生多次获得上级行政、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表彰,赢得学区内群众的认可,社会美誉度进一步提升。2024年学校新增咸阳市“五好奋进党支部”、咸阳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校园、秦都区2024年中小学体育联赛暨田径运动会优秀组织奖、秦都区2024年中小学体育联赛暨田径运动会(丙组)第二名、秦都区2024年中小学体育联赛暨田径运动会(乙组)第三名、秦都区德育示范校、秦都区劳动教育示范校、秦都区2024年度第四轮316工程学校高质量发展督导评估、秦都区少年儿童“小制作、小发明”暨科学幻想绘画比赛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向社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存在的问题1.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部分学科教师存在专业知识更新不及时的情况,难以满足日益更新的教学内容需求,影响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同时,骨干教师占比相对较低,缺乏有力的示范引领作用。2.教学质量方面: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传统单一,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运用能力不足。同时,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不能全面、精准地反映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工作。3.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与持续性,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尚未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塑造学生品德、凝聚校园精神方面的强大作用。四、整改措施1.制定系统的教师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知识更新的线上线下培训课程,邀请教育专家来校开展讲座,拓宽教师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同时,设立骨干教师培养机制,通过评选、奖励、提供更多发展机会等方式,激励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发挥其带头作用,以点带面提升整体师资水平。2.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方法研讨活动,鼓励教师学习并运用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课堂。同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增加过程性评价比重,从课堂表现、作业完成、阶段性测试等多维度综合考量教学效果,依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3.成立校园文化建设专项小组,深入调研师生兴趣和需求,结合学校特色,制定丰富多样且具有创新性、持续性的校园文化活动方案。开展主题月文化活动,涵盖艺术、科技、体育等多个领域;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节,展示师生风采,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感染力,让校园文化真正深入人心。五、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我校将继续在秦都区教育局领导下,按照我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深入推动学校各项建设。一是聚焦教学质量提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同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精准掌握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二是加强德育工作,将德育融入日常教学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塑造健全人格。三是持续优化校园环境,加大校园绿化、美化力度,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更加舒适、优美、富有文化气息的学习生活环境,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