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秦都区> 咸阳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秦都大队

咸阳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秦都大队

发布时间: 2025-02-21 11:14
单位名称 咸阳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秦都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障辖区市场秩序稳定。依法查处辖区内违反工商、质监、食药、物价、食盐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住所 咸阳市秦都区泉北三巷中段
法定代表人 白芳
开办资金 22.9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秦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6.32万元 27.43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秦都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4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秦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加强依法行政,维护消费者权益。大队将日常监管稽查与投诉举报相结合,全面加大执法办案力度,从严从快查处各类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并通过各种媒体对违法经营户进行通报,列入监管“黑名单”。结合“行刑衔接”机制,对属于刑事犯罪的严格进行移交。深挖案件线索,对投诉数量多、问题严重的经营户重点监管,一旦发现违法线索坚决立案。全面增强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二是扎实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工作。大队持续推进“铁拳行动”、紧紧聚焦“3.15”曝光行业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春节期间食品安全等各项专项整治,共开展肉制品、校园食品安全、酒类、农资打假等各类专项执法检查13次;联合检察院、烟草局、教育、文旅、人民银行、消防等检查奶茶店、烟酒店、校外培训机构、大学食堂等10次;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大学食堂、化肥等检查6次。共检查农贸市场、商店425家次,“药械化”经营店115家次,烟草经营店20家次。此外,还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班检查3次,下达监察指令书2份;开展电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检查特种设备45台次,其中电梯32部,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8份。整个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执法车辆360余次。大队充分发挥市场监管执法工作职能,努力营造安全、放心、规范的市场消费环境。三是加强宣传,提升群众自我保护意识。配合局消保科、市局宣教科、市支队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负责现场假冒伪劣产品的展示,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3000余份,悬挂横幅10余条,摆放展板50余块,受教育群众多达2500余人次,撰写信息宣传稿件28份。二、工作成效全年共核查案件线索810起,立案205起,结案208起(含跨年结案25起),罚没共计652334元整,不予立案306起,简易程序58起。累计受理群众投诉举报17000件次,协同各市场所办结回复16150件次,办结率95%,帮助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60万,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共开展打击非法传销工作共计35次,捣毁传销窝点35个,遣散人员332名,共出动执法人员326人次,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三、存在的问题尽管在市场监管执法工作中投入诸多努力,也收获了一定成果,但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执法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当前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体系不够完善,部分人员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监管政策理解不够深入,在实际执法中难以准确运用。同时,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如在处理复杂的产品质量检测、知识产权侵权判定等问题时,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导致执法效率和质量受到影响。二是职业打假应对能力欠缺。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职业打假人群体不断涌现,且手段愈发多样复杂。目前,我们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和成熟的解决方案。在面对职业打假人的投诉举报时,容易陷入被动局面,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却未能有效解决问题,甚至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舆论风险。三是新兴行业和支柱产业监管服务滞后。对于新兴行业,如直播电商、共享经济等,以及当地的支柱产业,在监管和服务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传统的监管思维和方式难以适应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节奏和创新商业模式,在保障市场秩序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之间难以找到平衡。同时,在为支柱产业提供精准服务、助力产业升级方面,缺乏创新思维和有效手段,未能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四、改进措施一是强化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制定系统全面的培训计划,定期邀请法律专家、行业学者进行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专题讲座。每季度组织一次专业技能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设置优秀奖励,激励执法人员自主学习提升。同时,建立内部学习交流平台,鼓励执法人员分享执法经验和学习心得。二是完善职业打假应对机制。安排专人收集整理近年来职业打假案例,分析其手段和特点,建立应对数据库。定期组织执法人员、法律专家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共同探讨应对策略。制定并完善应对措施和方案,明确投诉举报处理流程和标准,加强与司法机关、行业协会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创新新兴行业和支柱产业监管服务方式。成立专门的调研小组,深入研究新兴行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特点、运营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监管服务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创新试点项目。在试点项目中探索新的监管思维和服务方式,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精准监管,为支柱产业提供定制化的政策咨询和服务指导。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宣传引导强化声势,营造氛围厚又浓。拓宽深度、加大力度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全面提升普法宣传活动的知晓率,群众的参与率,通过宣传提高群众识假辨假能力,提升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行业规范约束,开展相关政策宣传和公开倡议活动,倡导企业合法经营。(二)教育培训提升能力,监管效能再升级。按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大队将从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两方面入手,大力加强执法人员教育培训,重点加强食品快速检测、特种设备、计量、质量方面的执法能力培训,不断补足短板,强弱项,努力提高大队行政执法人员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三)深挖线索精准打击,案件查办有力度。大队将继续聚焦“铁拳的行动”所涉及的食用油非法添加、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及农资、生产销售劣质燃气具等10个方面违法行为为重点,结合日常监管、“12315”、马上就办平台投诉举报、案件协查、专项整治等契机,继续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等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查处“两品一械”、制假售假、加油器具作弊、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以及经营使用过期失效产品等其他市场监管领域突出违法行为,坚持“查处一批、曝光一批、震慑一批、规范一批”,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四个最严”要求。(四)投诉举报快速响应,群众利益守护牢。高度重视消费者诉求,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完善投诉举报处理制度,践行“枫桥经验”,明确投诉举报处理流程及时效,加强业务人员培训,加强投诉举报平台使用宣传,建立24小时值班制,随时接收投诉举报,做到接诉、处置及时快捷,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