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基层财政事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两政一教”债务化解;转移支付使用监管。 | |
住所 |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渭阳中路1号8楼803室 | |
法定代表人 | 王闽 | |
开办资金 | 7.9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秦都区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76万元 | 11.5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秦都区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业务开展情况。1、2024年我中心大力宣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紧紧围绕我区“四美三宜”(即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农民增收生活美、乡村文明身心美;宜居、宜业、宜游)总体要求,动员各村积极申报财政奖补项目,做好项目筛选申报工作。坚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民主决策,筹补结合。尊重民意,确定项目,张榜公示,确保财政奖补项目经过村民议事程序,使政府投入和村民出资投劳相结合,共同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抓好项目申报环节。在这个环节上,我们根据中、省、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要求,要求村内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确定、申报今年财政奖补建设项目。区基财中心在结合群众急需解决公益事业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建设农村道路、排水及路灯亮化、美化工程等公益事业建设。抓好项目招投标工作,对建设工期长、资金量大的重点项目由财政局牵头,基层中心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及专家评审员进行公开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做到公开、公正阳光操作。抓好项目实施的监理和督查环节。各村依托村监督委员会,成立由所在村的老干部、村民代表、民主理财组人员等组成的工程监理组,对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督。二、取得社会效益。上级专项资金争取成效显著2024年度,我中心共争取下达财政专项资金1686万元。较上年多下达422万元,同比增长33%。1、2024年度,我中心争取下达上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共计686万元,较上年下达538万元多争取148万元,同比增长27.5%。2、2024年度,按照省市关于村组织经费提标要求,我中心积极配合市局测算争取,共下达村组织运转经费及村干部工资1000万元(其中: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中省级转移支付711万元,市级配套289万元),较上年726万元多下达274万,同比增长37%。以上两项资金的下达,在缓解了区级支出压力的同时,为我区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和全区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方面奠定了良好的财力基础。(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成果丰硕2024年度,我中心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共11个,总投资746万元,项目完成率100%;资金支付完成674万元,资金支付率达到90%。分别为:双照街道办府北村街道硬化、街道亮化项目;庞南刘村街道硬化、街道排水项目;白良村街道硬化、街道亮化项目;苏家村街道亮化项目;府南村街道排水、街道硬化项目;龙南村街道排水、街道硬化项目;夏家寨街道排水、街道拓宽项目。马庄街道办宜渡村街道亮化项目;西界村街道亮化项目;天阁村街道排水、街道硬化项目。以上项目共计完成道路硬化3120米、整修排水沟3050米、修建花坛425平方米、安装太阳能LED路灯431盏,受益群众约2万人。通过以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加快了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切实改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三)街办财政所改革管理稳步推进在街道财政所机构改革工作中,我中心认真贯彻省、市农村综合改革会议精神,明析街道财政所职责,健全街道财政所职能,从街道财政制度建立、设施完善、业务提升、队伍建设、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着力加强街道财政管理。同时开展创建街道财政所规范化示范所,推进财政所科学化精细化管理。2024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配合市财政局开展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有关政策财政能力评估工作,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调整打下基础;组织辖区10个财政所积极参与省市组织的全国“最美财政所”评选活动,其中人民路财政所、西兰路财政所顺利通过市局初评,已上报省财政厅参与复评。三、存在问题。(一)干部和群众认识不到位。部分乡村干部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缺乏正确认识。有的存在畏难情绪,怕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害怕一旦实行“一事一议”左右不了群众的情绪,反而会陷入尴尬境地,甚至费力不讨好。(二)议事范围不明确。议事往往抓不住主题,内容过于笼统,不够具体,让村民摸不着头脑,听不懂意思。(三)议事程序不科学。有的村议事之前,村“两委”会没有编制预案,有的以党员组长骨干会代替村民议事会;不经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讨论通过,就直接向农民筹资筹劳;不议事就收钱,或者光收钱不议事。使得“一事一议”失去了应有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四、整改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促使村民乐于出钱、出力改善村内人居环境。按照项目管护办法规定,完善资产转移手续,确保村内资产管护到位。在实施程序上做到“五个严格”。一要严格把控范围。择优确定重点项目,提高奖补额度,做到既能解决村里的当务之急,又符合民心民意。二要严格操作程序。把握项目拟定、初审、审批、公示、民主议事、筹资筹劳审批、实施、验收、决算和申请奖补等10个环节,做到程序到位,资料完备,既让群众满意,又让上级放心。三要严格资金管理。上级拨付的奖补资金、村集体投入、村民或社会捐资等所有用于“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资金,必须统一纳入当地乡财政所设立的村账乡代管账户,专款专用,实行报账制管理。“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支出报账必须按程序办理,项目村民主理财小组人员必须在有关凭证上签字。四要严格业务培训。加大对乡村两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确保准确掌握政策,提高工作水平。五要严格落实管护责任。按照“谁建设,谁受益,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明确村级公益设施的所有权,严格落实管护责任主体,积极探索后期管护方式,提高项目的使用效益。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积极协调沟通,加强资金筹措与管理。一是积极争取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我区共有村落106个,上级仅下达53个行政村的村级运转经费,47个村改居经费由区级资金支付,我中心将加大力度协调沟通,大力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缓解区级支出压力。二是加大力度筹措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资金。因双照划转,我区村组织增加,我中心将积极向上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同时通过宣传,增强村民建设家乡的主体意识,提高企业和村民对村级公益事业的认识和参与度,着力解决我区村级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确保区级我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顺利开展。(二)精心谋划组织,强化项目规划与实施。2025年,我中心将根据省市最新的政策规定,在已实施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工作基础上,结合农村实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公益事业项目规划。积极探索管理工作中的新方法,创新工作思路,开展实地调研,严格按照先硬化、排水、亮化,再美化的工作思路,精心谋划、统筹组织,更好地推进我区2025年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同时加强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三)加强帮助指导,推动财政示范所建设在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贯彻省、市农村综合改革会议精神,顺应街道财政所机构改革的需要,积极探索、调研街道财政所运转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早日形成一整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地制度体系,推进街道财政所规范化示范所建设。一是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构建规范、透明、高效的财政管理体系;二是提升财政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街道办的中心工作和辖区内居民,保障公共服务供给,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强化财政监督管理,防范财政风险,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通过优化财政管理,为街道办的基层治理提供有力的财力支持和制度保障,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同时随时跟进“最美财政所”评选进度,及时补充所需资料。(四)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基层财政队伍建设。2025年,我中心将继续做好村级公益事业政策宣传工作,同时进一步健全培训制度,加大政治理论、财政业务、信息技术等方面培训,突出抓好岗位培训,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街办财政干部及村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着力培养一批既讲政治又懂业务、既懂业务又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新时代基层财政工作的发展要求。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