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澄城县> 澄城县教学研究室

澄城县教学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5-02-21 10:44
单位名称 澄城县教学研究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对全县中小学进行教学管理、评估、指导。
住所 澄城县城关镇西一路62号
法定代表人 张军军
开办资金 58.9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04万元 13.77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教学研究室.公益 从业人数  3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研学强师,导教砺新教研室在业务学习上,采取集中学习、个人研究和外出学习等方式,开展业务学习活动,不断强化教研员的指导水准,提升个人素养,最终达成“课标精神信手拈来、先进理念科学运用、入校指导深入浅出、工作纪律风清气正”的目标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的转变,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二)视导教学,督导实践2024年教研室常态化开展教学视导活动,深入学校、深入课堂,了解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发现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亮点”,分析、诊断问题,找出“薄弱点”,提出改进建议及措施,确立新的“发展点”。教研员走进课堂上示范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了教研员、教师、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心灵沟通。“研”因“教”而求得源头活水,求得创新。(三)有效课堂,提升素养教研室坚持把德育工作、思政课“大练兵”主题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注重思政课教研,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课大练兵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5月对全县27名教师的思政课进行了课堂评估,提高我县中小学思政课课堂质量。10月组织了澄城县第四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有效提升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能力。有效课堂建设工作中,教研室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课堂改革提供专业支持。教研员累计听评课2300节,形成学科有效课堂调研报告,为有效课堂落实问诊把脉,指出了后期工作的方向。(四)教育科研,赋能创新为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组织中小学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新高考改革线上线下培训,实现全员培训。开展义务教育学段城乡一体县域研修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在实践中增加了教研员、学科带头人专题讲座,优秀教师示范课、学科集体大教研等形式,增强了研修成果的实效性。坚持科研课题引领提升,引导教师从有效课堂探索的各个环节中确立课题,使小微课题研究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已立项在研课题有省级规划课题5项、市级规划课题38项,县级课题92项。(五)科学评价,引领质量10月,深入各学校进行“有效课堂”专项督导,指导学校教师转变课堂、转变角色、转变目标。从宏观层面指导学校在课程规划、班级管理及学生生涯规划,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及策略。注重“五育”并举,探索科学评价的方式方法,运用好评价结果。在学科评价中坚持质量评价的严肃性,讲究试题质量,保证试卷质量,保证检测的权威性、可信度。组织了小学四、五年级的综合素养测试,从多维度监测学校教学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在全体教研员的努力下,教研室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市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展示活动,6人获市级思政教学能手,2人获省思政课程教学能手二等奖;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3人次荣获省、市荣誉;“2024·同课异教”高中有效课堂优质课展示活动,26名教师获得奖励;组建义务段优秀教师团队,设计各学科课时作业,建设我县本土作业资源库。组织教师参加省市“教育短视频”、德育征文、体音美优质课评选等活动,56人次荣获奖励。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学生课外作业量大幅减少,幼小衔接有序实施,高效课堂建设与教学改革扎实推进,县域学科研修成果显著,中高考成绩处于全市前列,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县域群众满意。教研室被教体局评为教学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先进单位、责任目标考评先进单位。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教研员学科门类不完整,教研力量薄弱;后备人员缺乏;2.教研经费原因致使教研员外出学习培训人数和次数的不足,影响教研员的专业成长。3.教育现代化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与指导不能适应教育的需求。(二)改进措施:1.多种渠道拓宽教研员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鼓励教研员多学科研究与实践,另一方面聘用学校省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作为兼职教研员,壮大教研队伍。2.通过区域教研联盟、学术沙龙与论坛,多维度提升教研员素养。3.要紧抓科技发展的机遇,借助人工智能,利用AI提升课堂教研与教学的实际效果。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紧抓有效课堂建设不放松,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坚持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放在首位,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同时,开展赛教活动或现场观摩活动,总结成绩,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二)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大教研,把县域学科研修作为把握单元教学目标、探讨教法学法、训练内化的重要平台,在教研成果运用上,采取上观摩示范课、教学设计征集等方式加以深化,把课题研究和成果实践作为教研的有益补充,发挥其科研引领的作用。(三)加强对教师的业务指导,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采用学科业务研讨交流活动,组织教学观摩等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