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陵区招商服务一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招商引资服务。实施招商引资方针政策,组织产业发展、项目入区,招商引资推介;管理协调招商引资有关工作。 | |
住所 | 杨陵区渭惠路东段农科大厦 | |
法定代表人 | 祝东升 | |
开办资金 | 19.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杨陵区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7.42万元 | 61.0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杨陵区招商服务一局.公益 | 从业人数 2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招商引资目标任务2024年完成实际到位资金17.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10亿元)的178%;其中省际到位资金2.0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1亿元)的208%,均超额完成。(二)重点项目情况2024年共招引西北辣椒深加工数字化交易中心、八秦智谷2500吨冷库及果品初加工、环亚国际商标智慧成衣工厂、初犊集团盈医生数字慢病医药医疗中心、陕西众得利年产2万吨果蔬饮料生产基地、林麝驯养繁育基地、洁新洗悦中央智慧洗护工厂、中国农科院甘薯西北种苗研究中心等项目共16个。其中过亿元项目8个,过5亿元项目1个。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13个,其中包括续建项目6个,新建项目7个。其中红阳电声杨凌智能创新工厂、华夏联诚2500万斤冷库改扩建、林麝驯养繁育基地、吉宇生物猪血蛋白提取、洁新洗悦中央智慧洗护工厂、八秦智谷2500吨冷库及果品初加工等6个项目已投产。截至11月底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三)招商活动开展情况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120余次,收集招商信息150余条。先后赴北京、深圳、甘肃、山东等地拜访山东金乡诚弘福、法国麦加可乐、甘肃莫高实业、东鹏特饮等企业,了解企业发展诉求并推动合作;参加第八届丝博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陕西省粤港澳活动深圳站等签约活动4次,年产2万吨果蔬饮料生产基地、环亚国际商标智慧成衣等项目成功签约;成功举办“春回农城情聚故里”新春茶话会以及农高会期间的杨凌·福建果品加工项目投资恳谈会、杨凌·山东企业暨辣椒产业发展恳谈会等3场活动。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围绕五泉标准化厂房,洽谈消费电子、食品加工等项目,并策划电子元器件加工产业园项目;围绕循环经济产业园,招引环亚国际商标智慧成衣项目入驻;围绕中以合作示范园等农业园区,招引农光互补、菌类种植、育种育苗等企业;围绕杨陵田园农庄,招引杨凌立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总部经济类项目入驻,载体效应初步显现。此外,先后盘活杨凌昆之王、阳湖冷链、废弃官村小学、建鸿科技等土地共139.46亩,青少年活动中心及揉谷商贸中心约8000㎡,通过腾笼换鸟、以新填旧的手段推进闲置资产盘活,为杨陵区经济社会发展引入源头活水。深挖驻区高校和科研单位人才智力、科技成果和校友资源,与西农、杨职院两校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精准对接西农的动科、食品、机电、化药、葡萄酒等科教资源获取信息,为深化校地合作开启新篇章。经济效益2024年结合“五联一抓”、“1123工程”大力招引乡村振兴类项目。环亚商标智慧成衣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一期年生产成衣100万件,年产值约1.2亿元,年纳税约300万元,可解决就业300至600人;林麝驯养繁育基地(一期)项目,全部圈舍投入使用后年养殖林麝120头,可带动周边村民养殖,按每户养殖林麝2头计,可增加家庭年收入6万元以上;红栓菌种植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提供30余个就业岗位。三、存在问题与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招商引资抓手不多,在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区域间产业合作力度、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缺乏深度思考。二是在全国构建统一大市场,规范各地招商引资奖励政策背景下,对新形势新要求研究不深、适应不够、转变不快,制定具体、有效的招商引资新措施、新政策还不够。三是对接引进的大项目、好项目较少,尤其是有影响力、有聚集带动作用的产业化重大项目不多,在完成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任务上作用不强。四是部门间协调不力,个别职能部门缺乏“全域”思维,导致项目入区进度缓慢。整改措施:一是充分利用杨凌农业“国家队”、自贸区、综保区、上合农业基地、农高会等优势和平台,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重要跟踪项目,精心策划开展定位明确、效果突出的专业招商推介。定期、定向深度对接区内两校各院系及科研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将高校资源、校友企业资源转化为招商引资优势、区域发展优势。二是抓住西安市工业“退城入园”契机,精准对接好高新区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产业,经开区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筛选符合杨凌的产业化项目,采取“园区共建”“协作分税”等方式,做好“西安孵化+杨凌转化”“西安研发+杨凌制造”“西安制造+杨凌配套”。三是围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探索设立政府引导基金,运用投行思维,以此作为杠杆撬动、吸引外部资本和企业来杨陵投资发展。四是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始终把招商引资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形成全民招商的氛围,大力推进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锚定目标任务,坚定不移抓招商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始终把招商引资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立足自身优势,大力推进全区招商引资工作。紧盯重点产业链前沿动态和东部产业转移、主要外资来源地最新动向,用好在外校友、杨陵乡贤等资源,善用投行思维、链式思维精准招商,不断在引入规模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就业足的项目上有新作为,力争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二)瞄准招商方向,提升招商引资质效一是利用平台优势;二是深挖高校资源优势;三是积极承接西安外溢转移产业;四是发挥产业发展基金导向作用。(三)创新招商方式,积极适应招商新形势一是开展生态伙伴招商。开展产业链供需对接、上下游配套等精准对接招商活动,拉长产业链和技术创新等关键环节,扩大产业生态,形成产业集群。二是强化科技成果招商。不断加强与西农、杨职院、陕西省食品工程中心等区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科技成果数据库,利用产学研合作模式,深化对口合作产业招商,招引更多具备优势的“填空型”企业、“补充型”项目,培育形成经济新增长点。三是做好存量招商。挖掘区内投资企业潜能,了解企业的厂房、土地、富余产能、项目合作需求等,引导企业引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通过并购重组、股权交易、产能合作等方式推动产品创新、产业升级、产能提升,扩大在杨投资规模或引进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四是开拓应用场景招商。聚焦示范型养老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田园农庄等现有载体,依托智慧城市、车联网、光储充等特色场景,精心包装项目,积极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项目。五是加强以商招商。挖掘已落地企业投资潜力,拓展我区在投资企业中的“朋友圈”,开展“以商招商”,引导企业从单独投资发展为抱团投资、连续投资。六是健全体制机制建设。整合构建“招商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园区承接落地”的大招商格局,组建“行业主管部门+要素保障部门+园区”联动的产业招商专班,完善招引洽谈、服务保障、园区配套等工作机制;加强两级招商部门纵向协同联动与区级部门之间横向联动,汇聚工作合力,提升项目落地效率。(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落地建设一是做好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实行“一对一”帮办制度,对土地报批、规划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环节全流程进行指导,推动项目尽快开工。二是做好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配套服务工作,及时协调自来水、污水、电、气、暖等相关单位,协助办理补贴申请、项目申报等工作。三是做好项目建成投产工作,积极对接住建、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帮助企业完成项目验收及生产审批,促进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四是与发改、统计、住建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定期摸排企业及项目变动情况,对具备固定资产投资和省际到位资金纳统条件的项目单位,实时跟进,确保项目及时入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