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澄城县> 澄城县寺前镇学校

澄城县寺前镇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2-20 17:23
单位名称 澄城县寺前镇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澄城县寺前镇北街
法定代表人 关健
开办资金 905.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3.42万元 250.4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寺前镇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3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坚守立德树人,抓素质教育。我校紧紧围绕县局“小学抓素质”的基本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国育才使命,用生动的教育实践演绎素质教育的本真,让教育充满温度与力量。我校将班主任作为学校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主力军,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强化学科渗透,组织开展“快乐生活、幸福成长”校园艺术节、“我为祖国点赞”“新时代好少年”演讲赛等系列德育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二)坚持教学中心,抓质量提升。空谈误教,实干兴校。一所学校,教学质量是立足之本,一年来我校领导苦抓,教师苦干,学生苦学,教学成绩不断提升。主要体现在以课堂为教学主阵地,以赛讲促效率,提质量;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持续优化高效课堂,各科任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在落实上下功夫,形成具有学科特点、既减负又增效的高效课堂;以学科研修为动力,不断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按时参加县域学科研修,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承担县级课题4个,组织校本研修项目6个;以教学常规为抓手,严格落实过程管理,坚持领导值日、下组包班、推门听课指导教学;坚持教学各环节的检查和考核,奖优罚劣,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与监控,确保课程齐、科目全、课时足、导向正确,机制健全。(三)坚持师德为首,抓队伍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发展,师德为先。我校从师德师风建设入手,在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上发力,务求全体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坚以德施教,敬业修德,奉献社会,争做“四有”好教师。组织开展了以“小岗位、大奉献”“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四)坚持安全为天,预防为主。坚持每周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排查、食品安全排查,坚持开展安全演练、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消防设施器材维护、防溺水专题教育、代课教师维稳,落实学生上、放学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三级值班”,做到了学校全年无安全事故。(五)坚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全面优化育人环境。扎实做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更换了餐厅不锈钢屋顶,重新安装了用电线路、厨房设备;接通了教职工两栋楼上下水,处理教学楼楼顶;教室接通了电信网络;教学区中华传统美德宣传展板,“七一勋章”“八一勋章”获得者宣传展板,教师风范立体墙图、学生文明礼仪墙图等,增强了文化育人功能。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度,我校细化教育教学管理环节,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先后有三名教师获得县级“骨干教师”称号,一名教师获得县级“教学能手”光荣称号;学校紧紧围绕课堂建设,有效课堂模式基本形成,两名教师在有效课堂赛讲中荣获“二等奖”;加强毕业班常规管理,注重落实,毕业班教学成绩名列乡镇学校前列;狠抓学生培优工作,有3名学生在全县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坚持素质教育主旋律,兼顾学生全面发展,在县局组织的第九届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中荣获“优秀组织奖”和多个单项奖;另外2024年度,我校在县教体局年终考核中荣获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学生资助先进集体”、“控辍保学先进集体”、“体艺卫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教师业务培训较少,有效课堂建设力度不够;2.大量学生进城,生源流失严重。(二)改进措施1.强化教师培训和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加强教研教改的推进工作;2.狠抓质量立校,办群众满意的教育,逐步解决生源流失现状。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业务水平;2.加强学生思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完善学校评价方案,促进素质教育水平全面提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