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紫阳县政府采购中心(紫阳县招投标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受理、发布建设工程项目交易、国土资源交易、产权交易、政府采购项目和信息,为交易双方、中介机构提供交易场所、信息资料、技术咨询及其他相关服务。 | |
住所 | 紫阳县政务中心三楼 | |
法定代表人 | 饶帮财 | |
开办资金 | 45.2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紫阳县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5.29万元 | 40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促进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一是推进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42个工程建设公开招标项目采用不见面开标模式,7个项目采用“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模式。二是积极开展“评定分离”试点工作,成功实施我县首个“评定分离”试点项目,共在7个工程建设公开招标项目中采用“评定分离”模式。三是落实在公共资源交易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试行信用承诺替代投标保证金有关要求,督促招标代理机构以电子保函等替代保证金,缓解企业投标成本压力,促进电子化交易。(二)强化项目招标资料备案与交易过程监管服务。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对全县范围内的房建市政、交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以及自然资源等项目的招标资料进行备案受理。严谨细致审核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确保其符合相关政策法规及行业标准,避免出现倾向性条款和不合理限制条件,保障招投标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对于开标、评标全过程,中心严格监督,防止违规操作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确保交易过程有序进行。2024年度共完成招标资料备案63份,监督开标、评标活动63场次,有力维护我县招投标市场的正常秩序。(三)推进政府集中采购项目实施。一是强化采购人沟通协调,提供技术咨询,告知采购流程,缩短办理实效,推进集采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全力做好各采购项目名录信息登记、委托代理签订、采购文件编制、采购方式变更、信息公告发布、评审过程资料收集、中标成交结果公示、合同备案、质疑答复等方面工作,促进采购项目顺利开展。2024年度组织实施政府集中采购项目9个。二是按照“分事行权、分岗设权”的原则,管理、执行、使用相分离,采购经办人、项目负责人、合同备案人相分离的要求,完善中心内控机制,加强单位管理,强化对有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四)开展限额内项目最高限价审核。完善中心业务办理流程图,严把工程建设项目最高限价审核质量,严格按照各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概算预算编制办法,依据施工图设计、计价规则、消耗量定额对送审预算取费的合理性、定额套用、材料预算价等进行复核,做到有理有据、合法合规。2024年度共受理限额内项目393个,其中,受理10万至60万项目共234个;60万-400万项目共135个;工程变更造价审核项目24个。(五)构建招标投标领域监管机制。一是强化对招投标活动的全过程监督,严格审查招投标文件,防止设置不合理的条件排斥潜在投标人。二是配合执法部门做好监督查处,对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保持零容忍,维护招投标市场的正常秩序。三是畅通监督投诉渠道。要求在招标文件或者资格预审文件相关章节注明投诉受理机构及其电话、电子信箱、通讯地址等信息,进一步畅通招投标异议、投诉渠道。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节约财政资金。通过集中采购和规范的招投标流程,争取优惠的价格及条款,有效降低采购成本,为财政资金的合理支出把好重要关口,实现资金节约。2024年度,中心在招投标服务工作方面,累计完成456个工程项目预算审核工作,预算总金额14.25亿元,审核总金额13.29亿元,节约总金额9630万元,节约率6.76%。(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按照《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号),针对专门面向中小微企业采购的项目,在资质评审阶段要求供应商出具《中小微企业声明函》,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中小微企业、监狱企业或残疾人福利性单位优惠条件的投标人,价格给予10%的扣除,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三)保障公共服务质量。积极代理紫阳县中医医院保洁服务采购项目、紫阳县敬老院护理设备采购项目、紫阳县毛坝中学修建宿舍楼家具采购项目等,为政府部门提供符合需求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促进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提升生活品质和社会满意度。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政策法规宣传普及不够,宣传方式较为单一陈旧,缺乏创新性,宣传覆盖面不足,未能充分利用各类新兴媒体平台,宣传内容的深度和实用性欠佳。2.少数干部及新入职干部存在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入性不足,存在碎片化、表面化的学习的问题。(二)改进措施。1.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对政府采购及招投标政策法规的认知度和执行力。2.强化学习教育,定期组织纪律专题学习研讨会,邀请专家进行授课,深入解读党中央最新政策方针和纪律要求。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撰写学习心得,并开展交流分享活动,提升政治觉悟。3.通过内部培训等方式,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鼓励工作人员参加各类专业资格考试,获取相关证书,提升专业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持续深化电子化改革。继续优化招投标平台电子化交易,并向同行业优秀单位学习,进一步实现招投标流程的全流程电子化。(二)加强项目监管与服务。利用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管系统,对招投标全过程实施动态监管,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加强对代理机构监管,按照《关于严格执行招投标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投标主体行为的若干意见》要求,根据中心《工程建设项目办理工作制度》,继续落实“一项目一评价”制度,加强代理机构监管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三)强化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和外部交流,提高工作人员造价审价专业能力。同时,将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与工作要求。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