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救助管理站(汉中市南郑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汉中市南郑区救助管理站(汉中市南郑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2-20 09:42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救助管理站(汉中市南郑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民政执法,社会综合管理,对生活无着人员及非本地户籍临时遇困人员进行救助管理等相关业务,负责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及反家庭暴力庇护救助工作。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杨家坝村七组
法定代表人 李宝泉
开办资金 55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94.36万元 335.9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救助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救助工作开展情况1.适时开展“夏送清凉寒送温暖”活动。及早启动“夏送清凉寒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科学实施精准救助,积极劝导、引导生活无着的人员进站救助。对不愿到救助站接受救助的生活无着人员,及时发放救助饮品、食品、清凉防暑用品;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实行直接救助,最大程度上保障生活无着人员的生命、生活安全。2.开展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于2024年6月19日开展了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主题活动,活动以展板解读、资料宣传、政策解答、参观座谈等形式,向市民宣传救助政策法规,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救助管理服务工作,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3.加强救助机构安全及规范化管理。开通救助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接待服务。严格执行安检登记制度,确立了专人专岗负责。与公安、城管、重点镇(街道)及夜间经营时间较晚的药店、火锅店等经营主体,建立了快速联动反应机制,扩展了受助人员信息来源渠道。对滞留在站的受助人员,第一时间通过今日头条开展即时寻亲。对无法立即查明身份信息的人员按规定发布寻亲公告,报请公安机关开展身份查询。对已查明身份信息的受助人员及时妥善安排返乡。对滞留在站超过3个月且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人员,对接公安机关申请办理户口,并按相关程序纳入特困供养保障范畴。(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情况1.启动孤困儿童“添翼计划”工作。为持续解决好特殊儿童监护问题,我们落实好“添翼计划”,关注情况较为特殊的孤困儿童,为这些儿童匹配“代理爸爸”和“代理妈妈”,并及时了解孩子近况。目前全区共匹配25对,取得了极佳的帮扶成效。2.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测评和排查。协调教体、妇联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抓好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提升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合力做好未成年人心理测评及排查工作。建立一人一档动态化管理,确保全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测评和排查工作圆满完成。3.常态化开展孤困集中陪伴活动。依托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镇(街道)未保工作站及村居“儿童之家”,组织专业服务团队,利用假期为重点儿童群体集中开展陪伴服务活动。全年共开展活动16场,参与人数达360人次。4.完善“护蕾行动”计划。针对家庭居住环境风险点高的“孤困女童”群体,精准分析风险隐患点,继续实施“人防+技防”行动。目前已在7个镇(街道)开展试点,在75名重点孤困女童家庭周围安装了75个可多方通话的视频监控系统,实施重点监护。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在救助管理方面。全年共救助各类求助人员117人次,异地寻亲成功6人,落户安置1人,护送返乡53人次,设置临时救助点6个,发放食品、饮品120余份,出动救助车辆270余次,有效保障了生活无着人员得到及时、安全、有效的救助。(二)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建立区级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开展“轮值会议”,增强部门交流频次,形成工作合力。对全区3800余名基层未保工作人员开展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极大提高了基层工作队伍的工作能力。儿童节期间,积极动员成员部门开展了“情暖六一·与爱童行”主题系列活动,共计举办活动16场次,700余名未成年人参加,积极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救助管理工作宣传力度不够,仍需进一步加强。2.专业化未成年人保护社会组织工作力量不足。(二)改进措施:1.加大对救助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倡议书,公布救助管理求助服务热线,加强与社会各界联动,及时发现、上报、转介处置生活无着人员,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2.加强专业培训与服务工作。继续深入挖掘并联动各方面资源,整合成员部门、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等力量,持续打造更加专业化的未保工作队伍,合力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救助机构规范化管理。开展专项业务提升行动,持续加强救助管理业务技能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开展“临时救助点扩面行动”,健全街面巡查机制,充分发挥成员部门作用,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实现救助业务创新,探索开展“老年人电子围墙”计划,利用信息技术,计划为易走失人员配备智能手环,建立信息保护屏障,推动我站救助管理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二)筑牢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加大对全区各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和“儿童之家”的建设力度。从严、从快打击涉及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织密筑牢南郑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三)巩固“保护示范区”成果。持续完善“法治保障体系、社会预防体系和人文关爱体系”,建立更加科学精准的未成年人保护“大数据”,全面提升未成年人保护成效。(四)开展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全力实施“三年未成年人保护助攻计划”,常态化巡回开展“守护明天,相伴成长”活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